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6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115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魏玮  李平  郎漫 《环境科学》2021,42(9):4462-4470
本研究以铜(Cu)、镉(Cd)污染水稻土为对象,通过水稻盆栽试验研究聚丙烯酸(PAA)、聚丙烯酰胺(PAM)、聚乙烯醇(PVA)和腐殖酸(HA)这4种结构改良剂对水稻生长和重金属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施用结构改良剂处理水稻株高和秸秆重分别增加了7.34%~22.0%和10.0%~32.2%,结构改良剂用量越高,增幅越大.施用0.4%的结构改良剂对水稻有一定的减产效应,籽粒重比对照处理降低了6.70%~32.6%.施用结构改良剂对土壤pH值无影响,但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效态Cu (5.38%~39.7%)和Cd含量(6.98%~59.6%),水稻根、秸秆和稻米中Cu含量分别降低了0.88%~27.2%、8.50%~45.2%和3.41%~31.2%,Cd含量分别降低了5.93%~20.5%、10.0%~51.4%和3.12%~50.7%,PAA处理的降幅最大、PVA处理的降幅最小.结构改良剂降低了Cu和Cd从根系向秸秆的转运系数,但增加了Cu和Cd从秸秆向稻米的转运系数.总体来看,施用结构改良剂促进了水稻生长,抑制了水稻对Cu和Cd的吸收,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具有一定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92.
生物流化床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硝化强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厌氧/好氧/硝化耦合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处理高浓度难降解垃圾渗滤液,通过摇瓶富集与开放体系扩大培养得到高浓度的硝化菌液,用于硝化生物流化床反应器的挂膜启动、驯化与动态运行实验。结果表明,扩培菌液中亚硝化细菌与硝化细菌的浓度分别达到9 .0×107 和3. 5×107 MPN/mL。硝化生物流化床的强化挂膜启动与驯化约历时30d,实际废水动态运行的结果显示,当进水垃圾渗滤液平均氨氮浓度为284 .4mg/L时,出水氨氮浓度为14. 3mg/L,达到了GB16889 1997一级排放标准,经过硝化生物强化的流化床反应器处理高浓度垃圾渗滤液的硝化速率高达28. 1gNH+4 N/m3·h,与未经生物强化的同类系统相比高出近1倍。  相似文献   
93.
生物沥浸去除污泥重金属及改善脱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天然矿山酸性废水中富集制备了3种嗜酸性细菌混培物,开展了污泥生物沥浸实验,研究了沥浸去除污泥重金属(Cu、Zn、Cd)同时改善脱水性能的效果.结果表明,3种嗜酸性细菌混培物均可有效去除污泥中的重金属(P<0.01).沥浸12d后,改进型Starkey培养基富集的嗜酸性细菌混培物对Cu和C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2.0%和82.9%,9K培养基富集的嗜酸性细菌混培物进行生物沥浸处理对Zn的去除率可达到87.5%.同时,生物沥浸还可以显著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P<0.01).经过12d沥浸,污泥的离心脱水率可由73.1%上升到90.0%.显微观察和能谱分析结果显示,污泥脱水性能的改善是因为生物沥浸能使污泥结构由絮体状变成明显的颗粒状,并可形成以铁、氧和硫为主要元素组成的次生矿物规则晶体.  相似文献   
94.
本文通过室内试验揭示了稳定塘串联系统较之单塘系统具有较高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建立了描述稳定塘串联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并应用计算机对有机物浓度冲击负荷和流量冲击负荷下的串联组合系统进行模拟,验证并发展了室内试验的结论:稳定塘的串联组合系统对有机物浓度冲击负荷和进水流量冲击负荷均具有缓冲能力。   相似文献   
95.
采用化学方法,研究了以巯基甲壳质制备巯基酯化壳聚糖的最佳合成方案。研究表明,巯基甲壳质的脱乙酰条件(包括时间、温度、氢氧化钠浓度)影响其产物巯基酯化壳聚糖对重金属镉离子的吸附效果。当脱乙酰时间为2 h,温度为160℃,氢氧化钠浓度为20%时,20 mg的合成产物对30 mL Cd2+浓度为20 mg/L水样的去除率最高,达到85.46%,其对镉离子的吸附量达到28.5 mg/g。通过对产物进行红外分析发现,巯基甲壳质中出现脂基特征峰值,脱乙酰后脂基并没有消失,证明最后的产物为巯基酯化壳聚糖。  相似文献   
96.
为了解我国安全领域疏散研究的整体情况,以中国知网收录的8本安全期刊为样本,通过Cite Space和Gephi等软件绘制安全疏散研究的时间分布、作者合作、机构合作以及关键词的知识图谱。图谱显示,我国安全疏散研究在时间分布上先后经历萌芽期、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和成熟期;作者主要以李元洲、霍然、陆守香等为核心,并由此形成一个较大的合作网络;机构合作集中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和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等单位;火灾、数值模拟以及性能化设计是疏散研究中的热点关键词,涉及安全疏散的研究对象、火灾疏散、工具或方法以及因素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安全疏散的知识图谱反映出我国安全疏散研究从产出、合作到研究主题都已初具规模,研究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97.
针对液氯运输泄漏事故特点,建立运输泄漏事故后有毒气体扩散模型;利用MATLAB软件,模拟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泄漏事故,并进行风险分析,根据不同浓度氯气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和扩散浓度等值曲线,将危险区域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立即致死4个区域。仿真结果表明:固定点源连续泄漏事故的地面有毒气体浓度峰值比移动点源连续泄漏事故的地面有毒气体浓度峰值大,但前者的影响范围通常比后者小。该方法能快速预测出运输泄漏事故后有毒气体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为指导事故现场人员及时采取有效安全防护、紧急疏散和组织抢险救援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危险废物具有腐蚀性、急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等特点。处理处置危险废物的方法有多种,本文通过对危险废物的特点分析,比较常用的几种处理处置技术方法,最后提出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9.
本文测定了磨刀门河口7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Zn、Cu、Mn、Pb、Ni、Cr、Cd7种元素的含量,并对其分布特征、来源与沉积环境的影响、风险评价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中的Cu、Mn、Ni、Pb、Cd元素主要源于磨刀门河口的输入,Zn和Cr则具有多种来源;沉积物粒度特征是影响Cu、Mn、Ni、Pb、Cr5种元素分布的主控因素;研究区潜在生态风险整体情况较为严重,表层沉积物的生态风险的主要由Cd元素引起。  相似文献   
100.
基于心理契约的煤矿企业本质安全文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许多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仍然停留在表象层面,并没有形成员工的理性安全自觉,难以实现煤矿企业的本质安全。研究证明,心理契约是安全文化构建的基础与着陆的关键环节。基于心理契约理论,首先考察心理契约与煤矿企业本质安全文化的内涵,其次挖掘心理契约与煤矿企业本质安全文化相互影响的机理,最后提出全新的煤炭企业本质安全文化模式。认为只有基于心理契约,以本质安全精神文化为核心,以本质安全制度文化、本质安全行为文化、本质安全物质文化为支撑,方能构建煤矿企业本质安全文化模式,真正实现人-机-环境的本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