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76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电导返滴定法测定苯酚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向苯酚试液中加入定量过量的NaOH标准溶液,用H3BO3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NaOH,通过计算求得苯酚含量,测定下限为10-5mol/L。并成功地测定了某化工厂废液中苯酚含量。  相似文献   
92.
示踪试验中的浓度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用电导率仪直接测定动态水流中示踪剂的浓度变化情况,并对影响电导率值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3.
赤峰市降水电导率变化及其相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赤峰市自1988年以来的降水电导率资料统计分析,表明降水电导率的变化与风力大小,降水多少、植被覆盖程度和pH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4.
潮间带土壤盐度与电导率的关系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以5:1的水土质量比浸提潮间带土壤,质量法测定的土壤盐度(质量分数),与电导法测定的稀释了5倍的土壤浸提液(5:1水土质量比)的电导率值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质量法实测的土壤盐度与电导率计算的土壤盐度之间的相对误差多在5%以下。因此,用电导法测定潮间带土壤盐度不失为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尤其是样品数较多时更可节约时间。  相似文献   
95.
瓦里关地区降水pH值和电导率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对中国大气本底基准现象台降水化学监测系统进行了描述,对1998年5月至2000年8月期间,在瓦里关山获得的141个降水样品进行了pH值和电导率的分析,其结果显示:(1)本套系统降水发生的随时性和总体质量控制特征的自动化程度较高,是国内目前较先进的一套降水化学监测系统。(2)瓦里关地区1998-2000年期间pH平均值为6.199,范围在5.00-8.50之间,且降水样品的pH值呈中性,有下降的趋势,(3)电导率平均为24.71μs/cm,范围在1.00-50.00μs/cm之间,且夏季高于夏季,降水较洁净。  相似文献   
96.
油和水物理性能的差异是设计浮油回收设备的基础。依据两者导电率差异研制出全自动浮油回收机,适用于粘度较低的浮油回收。利用两者粘度的不同,生产出收油效率较高的盘片式自动浮油回收设备,特别适合于粘度较高的浮油回收。  相似文献   
97.
大辽河水质污染规律及污染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自动站监测数据,分析了大辽河入海口段水质污染变化规律及污染趋势,分析结果认为,大辽河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和有机污染物;水质冬春季污染较重,夏季污染较轻;涨潮时污染相对较轻,落潮时污染相对较重;氨氮污染有逐年加重趋势。有机物污染逐年减轻。  相似文献   
98.
太湖不同介质电导率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王瑞  代丹  张弛  邓义祥  何成达  于涛 《环境科学》2019,40(10):4469-4477
电导率是表征水体溶解性固体物质或盐度的重要参数,也是水体常规监测参数之一.为揭示太湖不同介质电导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对太湖水体水质历史数据(1980~2009年)以及近10年来野外监测数据(2009~2018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来太湖水体电导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并在1996~1997年发生突变.太湖水体电导率由1980~1996年的(239. 43±70. 60)μS·cm~(-1)增长到目前的(477. 31±23. 47)μS·cm~(-1),年均增长率10. 40μS·(cm·a)-1;空间上,西北湖区水体电导率显著高于东南湖区;水体电导率变化以主要离子变化为主导,氮营养盐的贡献基本可忽略;流域人类活动是引起水体电导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此外,太湖水体电导率受季节性径流的影响更为显著.与湖水电导率变化规律相比,西北湖区表层沉积物、孔隙水(0~10 cm)电导率均低于东南湖区,深层( 10 cm)则相反.剖面上,西北湖区表层沉积物、孔隙水(0~10 cm)电导率和深层( 10 cm)无显著差异,但东南湖区表层沉积物、孔隙水(0~10 cm)电导率高于深层( 10 cm).沉积物电导率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P 0. 01),与p H呈负相关(P 0. 05),表明有机质对金属离子活化迁移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酸性环境下更有利于离子的活化.对不同介质间电导率分析发现,表层沉积物和孔隙水(0~10 cm)电导率均与上覆水电导率呈显著正相关(P 0. 01),而深层( 10 cm)沉积物及孔隙水电导率与上覆水电导率没有相关性,表明表层沉积物和孔隙水(0~10 cm)对上覆水电导率有明显影响.此外,整个剖面上(0~50 cm)沉积物电导率和孔隙水电导率呈显著正相关(P 0. 01),说明沉积物和孔隙水之间进行着比较充分的离子迁移交换,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总体上高于对上覆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 MFC)装置耦合零价铁脱氮和生物阴极,研发基于铁阳极的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可有效避免脱氮过程中外源有机物的添加,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减少二次污染.本文以MFC装置为平台,零价铁为阳极,附着生物膜的碳刷为阴极,组成零价铁自养反硝化装置.在控制变量的条件下,采用单因素试验法探究不同起始pH(5~9)、不同外接电阻(50~2000 Ω)、不同阴极电导率(0~232 g·L-1)和不同起始基质浓度(42~800 mg·L-1)对零价铁自养反硝化效能和MFC产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脱氮作为首要目标,产电作为次要目标时,零价铁生物自养反硝化体系最佳起始pH为7,最佳起始硝氮浓度为200 mg?L-1,最佳阴极电导率为添加116 g·L-1,最佳外接电阻为1000 Ω.对自养反硝化效能影响因素的探究将有助于优化反应条件,探明碳阴极生物脱氮过程的主要干扰因素,提升生物自养反硝化技术效能.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