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53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50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7,(3):184-193
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岩浆热液型金多金属矿床是皖南地区最重要的矿床类型。在对该区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等,按照三维二元结构特征构建安徽休宁—歙县地区金多金属矿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该模型表达了勘查区已知的和推测的矿床(体)地质特征,对勘查区乃至皖南地区金多金属矿的勘查具有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
通过对金属矿山安全生产全过程的分析,建立了金属矿山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和安全预警数学模型,给出了金属矿山安全预警系统的设计,为提高金属矿山安全管理的系统性、精确性、有效性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3.
以淮北某地下铜铁矿山为例,环保验收调查过程中发现工程存在变更及不符合环评报告、批复要求等情况,如何解决问题,进行竣工环保验收。  相似文献   
94.
地下金属矿山安全评价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对矿山实行安全评价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根据地下金属矿山生产工艺的特点,分析发生事故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以定量分析的方法,从企业管理、工程设计、人员配备、环境条件等方面进行安全评价,提出评价体系,系统而直观地反映企业生产安全程度。  相似文献   
95.
江西瑞昌上湾铜多金属矿床是在九瑞矿集区界首—大桥背斜核部首次发现的中型矿床规模以上的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文章通过分析上湾铜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总结该矿床的找矿标志。结果表明,该矿床的矿体主要呈浸染状、细(网)脉浸染状、条带状产出于花岗闪长斑岩及其与奥陶系碳酸盐岩接触带的矽卡岩中。花岗闪长斑岩为矽卡岩型矿体的成矿母岩,具富碱高钾及壳幔混合的特征,认为背斜核部及奥陶系与志留系之间薄弱面是此类矿床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6.
"目前,受经济下行影响,企业效益很差,明年公司尾矿库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需要延期换证,请问在延期换证时能不能省略安全现状评价,直接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换证?"龙岩小娘坑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的负责人黄华英问.  相似文献   
97.
矿山尾矿渣中硫化物的氧化作用易形成酸性矿山废水(AMD)和重金属污染,而氧化过程中形成的次生矿物对控制重金属污染起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XRD和SEM等主要手段,对粤北大宝山多金属矿槽对坑酸性矿山废水四种不同颜色沉积层的次生矿物种类及其形貌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沉积层均有丰富的次生矿物。从上到下,次生矿物种类从简单变复杂多样。尾矿砂层(S1)次生矿物种类主要为叶绿矾、针绿矾、黄钾铁矾;赭色层(S2)主要次生矿物有磷铝矾、七水铁矾,四水白铁矾、黄钾铁矾等;灰绿色沉积层(S3)主要有水砷铁矿,镁叶绿矾、赤铁矾及较丰富的李时珍石;S4层主要有黄钾铁矾、施威特曼石、铁明矾、水绿矾、镁叶绿矾等。其中黄钾铁矾是最常见的次生矿物,主要呈片状、菱面体状,与施威特曼石共生;施威特曼石也相对较富集,呈海胆状、放射状、鳞片状、球状等集合体产出;石膏较富集,呈完整晶体出现。酸性矿山废水中重金属元素的活动性受到次生矿物的影响;次生矿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净化酸性矿山废水中有害元素,减少酸性矿山废水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98.
A field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metal and arsenic contamination in soils and vegetables on four villages (Shuichuan (SCH), Beiwan (BWA), Dongwan (DWA) and Wufe (WFE)) located along, Baiyin, China, and to evaluate the possible health risks to local population through foodchai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st significantly contaminated soils occurred upstream at SCH where Cd, Cu and As concentrations exceeded 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s for Chinese agricultural soil. Further downstream the degree of contamination semi-systematically decreased in concentrations of metal. Generally, the leafy vegetables were more heavily contaminated than non-leafy vegetables. Chinese cabbage is the most severely contaminat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Cd exceeded the maximum permit levels (0.05 mg/kg) by 4.5 times. Bio-accumulate factor also shows that an entry of Cd to food chain plants is the greatest potential. Furthermore, the estimated daily intake amounts of the considered toxic elements (Cd, Pb and Cu) from the vegetables grown at SCH and BWA and DWA have exceeded the 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 levels. Thus, the vegetables grown in three villages above, which affected by Baiyin mining and smelting have a health hazard for human 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99.
火山岩型银多金属矿床是滇东南地区的重要矿床类型,矿床中疏的δ34S值分布于-6.9‰~+7.3%之间,并且呈波浪式分布;铅同位素组成以正常铅为主,并受异常铅的混染。硫、铅同位素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这些硫、铅同位素特征表明,该矿床成矿物质可能具有多种来源,除了直接来自玄武岩外,还有来自古海水硫酸盐和地层的贡献;该矿床的成因与玄武岩海底中心式喷发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