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367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538篇
基础理论   413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41.
水稻土裂缝的生成对N2O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土柱试验模拟了3种水稻土从淹水到日渐变干过程中的N2O日变化和时变化规律.相同质地的粉质黏壤土青紫泥和黄斑田有相似的N2O日释放规律,区别于粉质壤土的小粉土.24h内开裂土壤青紫泥和黄斑田的释放高峰分别在14:00和凌晨2:00,未开裂的小粉土释放高峰仅在凌晨2:00.裂缝的产生使N2O释放高峰提前出现.在培养过程中开裂的青紫泥和黄斑田的N2O日排放通量与含水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指数关系,而未开裂的小粉土则未呈现明显相关关系.在裂缝产生过程中,裂缝的平均体积与N2O日排放通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乘幂关系.裂缝的平均面积与N2O日排放通量存在显著的乘幂关系,裂缝的平均深度与N2O日排放通量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42.
以太湖地区代表性的青紫泥、黄泥土、白土等3种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用低能量分离-分散法提取得到不同粒径的团聚体颗粒组,用HPLC测定了本土和分离得到的团聚体颗粒组中16种PAHs的含量.结果表明,供试水稻土不同粒径的团聚体颗粒组中PAHs含量分布存在差异,PAHs总含量以<2μm粒径的团聚体颗粒组最高,其次是200~2000μm粒径的团聚体颗粒组,PAHs在这2个团聚体颗粒组有明显富集现象(富集系数为1.25~3.92);而20~200μm和2~20 μm粒径的团聚体颗粒组中PAHs含量小于本土,呈现亏缺现象(富集系数为0.64~0.88).考虑到不同粒径团聚体颗粒组的相对组成,水稻土中PAHs主要分布于20~200μm和200~2000μm 2个团聚体颗粒组中,而在<2μm粒径的团聚体颗粒组中最少.PAHs在不同粒径的团聚体颗粒组中的含量分布与其总有机碳、腐殖质碳、胡敏酸碳的含量有关,并在很大程度上受芳构化疏水性有机物含量的控制.因此,水稻土不同粒径团聚体颗粒中有机碳及其组分的性质影响着这些团聚体颗粒组分对PAHs的吸持与固定.  相似文献   
943.
Ammonia volatilization loss and ^15N balance were studied in a rice field at three different stages after urea application in Taihu Lake area with a micrometeorological technique. Factors such as climate and the NH4^+-N concentration in the field floodwater affecting ammonia los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ammonia loss by volatilization accounted for 18.6%-38.7% of urea applied at different stages, the greatest loss took place when urea was applied at the tillering stage, the smallest at the ear bearing stage, and the intermediate loss at the basal stage. The greatest loss took place within 7 d following the fertilizer application. Ammonia volatilization losses at three fertilization stage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ammonium concentration in the field floodwater after the fertilizer was applied. ^15N balance experiment indicated that the use efficiency of urea by rice plants ranged between 24.4% and 28.1%. At the early stage of rice growth, the fertilizer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was rather low, only about 12%. The total amount of nitrogen lost from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stages in the rice field was 44.1%-54.4%, and the ammonia volatilization loss was 25.4%-33.3%. Reducing ammonia loss is an important treatment for improving N use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944.
光合生物有机肥在有机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光合生物有机肥在生产有机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光合生物有机肥应用在生产有机水稻上,按HJ/T80—2001有机食品技术规范操作,667m^2能生产有机水稻538.8kg,农户增加经济效益138.59元。  相似文献   
945.
镉对植物引起的氧化胁迫是Cd毒害的重要原因之一.综述了Cd诱导水稻氧化胁迫效应的机理以及如何利用生物表面活性剂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946.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Fe(2+)胁迫下的水稻品种生物性状和主要生理生态特性,明确Fd(2+)120mg/kg为鉴别水稻品种耐性差异的适宜亚铁浓度.并提出可将苗高、根系生长量、根系氧化力、干物质产量作为水稻品种耐亚铁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947.
我国南方某些铜矿附近水稻土铜污染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948.
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水稻土氮素形态转化与N2O释放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勇先  田光明 《生态环境》2003,12(2):157-159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对稻田土壤在4种水分管理模式下施用尿素后N素形态转化和N2O的释放情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N2O的释放峰值与NH4+-N浓度峰值同时出现,即尿素迅速水解为NH4+-N的同时N2O就大量释放。且不同水分管理模式都迅速达到N2O释放的高峰,但不同模式的峰值存在明显差异,其顺序为:干湿交替>临界饱和水>淹水管理>旱作管理。研究结果还表明,NO2--N浓度在第7天达到峰值时并没有出现相应的N2O释放峰,这可能与土壤的较高pH有关。60%WFPS处理以及干湿交替培养的落干期NO3--N浓度会持续增加,并随着NO3--N浓度峰值的出现,N2O的释放也出现一个峰值。  相似文献   
949.
在用土培方法探索水稻土培生物测定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甲磺隆残留对水稻秧苗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高沙土,添加法加入甲磺隆,培养时调节土壤含水量35%左右,恒温培养6d,将获得满意的甲磺隆残留土培生物测定结果;用此方法测得的江苏主要水稻品种对甲磺隆残留的敏感程度呈现:常规粳稻>糯稻、杂交粳稻>常规籼稻>杂交籼稻之趋势;土壤中甲磺隆残留量达05μg/kg对江苏大多数水稻品种秧苗根系生长有着强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50.
通过淹水植稻试验,研究了几种有机-无机复混肥肥料氮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含不同有机物料(木薯渣、人粪渣、泥炭和花生麸)的有机-无机复混肥肥料氮的有效性不同:有机物料能够延缓前期肥料氮的释放,促进中后期水稻氮素的供应;不同有机物料对水稻氮素供应的影响亦有不同;有机物料的组分是影响有机-无机复混肥肥料氮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