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企业工艺和产品特点出发,分析了石油炼制企业主要水污染物的排放量与企业加工量、加工工艺、加工装置、末端治理设施之间的简单逻辑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企业规模、生产装置特征和污染治理技术的石油炼化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量复杂系数核算方法。通过与实际监测数据的对比,该方法的误差满足总量核算中石油炼化企业排放量核算的要求,为行业总量减排核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一维土柱装置模拟非水相液体(NAPLs)在我国两种典型土壤(北京潮土与湖南红壤)中的垂向迁移过程,以甲苯为例研究了其在两种土壤中的迁移性能;采用XRD技术测定土壤的矿物组成。实验结果表明,当潮土和红壤孔隙率均为45%时,甲苯在潮土中的迁移速率和最终迁移距离均显著高于在红壤中。甲苯在潮土中的阻滞系数(Rf=18.9)小于在红壤中(Rf=26.5),表明红壤对甲苯的吸附阻滞作用强于潮土。XRD表征结果显示,红壤中粒径小的黏粒含量较高,具有较多的黏土矿物,对甲苯具有更强的吸附阻滞能力,致使甲苯在红壤中垂向迁移速率小,最终迁移距离较短。  相似文献   
3.
尿素法ADC发泡剂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由总到分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评价指标体系,以ADC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生产先进企业的数据为基础,确定了各指标的基准值及权重,建立了ADC发泡剂清洁生产评价体系,介绍了定量评价指标和定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方法以及企业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热解吸修复污染土壤过程中DDTs的去除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热解吸修复技术对北京某农药厂旧址的DDTs(滴滴涕)污染土壤进行修复试验,优化了土壤中DDTs的热解吸温度,对DDTs热解吸动力学过程以及土壤水分对热解吸修复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热解吸修复技术可有效去除土壤中DDTs,在340℃时土壤中∑DDTs的去除率达到99%,此时土壤中的w(∑DDTs)为0.598mg/kg,低于HJ 350—2007《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1.0mg/kg),但继续升温∑DDTs去除率的变化不明显. 土壤中∑DDTs的热解吸动力学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R2为0.9914),热解吸过程受土壤中w(∑DDTs)的影响较大,即随时间的增加,w(∑DDTs)下降,热解吸速率会迅速降低. 土壤含水率对热解吸效果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当土壤含水率超过16%时p,p-DDE的去除率明显降低,而土壤含水率对其他组分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根据草甘膦生产含磷废料的成分特点,先进行预处理及指标调节,然后采用高温氧化-定向转化法进行氧化、聚合反应,得到高品质的磷酸盐产品。实验结果表明:控制预处理后含磷废料中杂质氯化钠质量分数不超3%、p H在7~9,雾化后进入高温氧化-定向转化反应器,在750~800℃下反应50~60 min,产物中焦磷酸钠质量分数达97%以上,含磷废料的COD去除率达99%以上,杂质氯化钠分解率不超0.8%。该方法工艺条件稳定,工程化简单,可以直接得到附加值较高的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磷酸盐产品,回收产品的经济性较好,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采集北京某农药厂旧址的农药污染土壤,对土壤中六六六(HCHs)的热解吸修复温度进行优化选择,研究了HCHs的热解吸动力学以及土壤含水率对热解吸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吸修复技术可有效去除土壤中的HCHs,在310℃时土壤中∑HCHs的去除率达到97.77%,且此时土壤中的∑HCHs质量比(0.93 mg/kg)低于我国《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然后继续升高温度,去除率的变化不明显。土壤中∑HCHs的热解吸动力学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76),热解吸过程受土壤中∑HCHs质量比的影响较大,即随时间增加,热解吸速率会迅速降低。土壤水分对热解吸效果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当土壤含水率超过16%时,β-HCH、γ-HCH、δ-HCH的去除率明显降低,而对α-HCH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氯苯类生产过程POPs污染风险点分析及环境管理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氯苯类生产过程中的二噁英类、五氯苯、六氯苯等非故意产生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具有潜在风险。对具有典型工艺特征的氯苯类生产过程中关键节点的二噁英类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在残渣、残液、废水和副产品(多氯苯混合物)中发现高浓度二噁英类,主要成分为多氯代二苯并呋喃,推测可能与原料中呋喃类杂质有关。为践行我国《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的履约责任和控制二噁英类排放造成的环境风险,结合国内外相关管理制度提出了法规制度、监督管理、工艺改进、产品质控和废物处置等方面的环境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