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废物处理   8篇
综合类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韩国固体废物的管理中针对包装废物的管理体制和制度。韩国固体废物的主要监管执行部门是环境资源公社。韩国固体废物管理制度按照循环经济3R原则,制订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废物付费制度、押金返还制度、分类排放标识制度及事业场废物减量化制度,在控制韩国包装废物产量和提高回收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包装废物既产生于工业生产过程,也产生于商业物质循环流过程,更产生于居民的日常生活,是一类广泛存在的废物和资源。通过大量的资料和数据全面分析了美国的包装废物管理、产生和回收体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其中的一些经验可以为我国包装废物的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英国制定了包装管理法规,提出了国家回收目标和公司回收目标.英国包装废物的总体回收率和再生利用率逐年提高,通过良好的环保理念、宣传措施、经济措施和建立回收体系,实现提高全社会参与包装废物回收和利用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我国金属包装废物产生和回收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以饮料包装为代表的金属包装物使用广泛,今后仍将增加。依靠现有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我国金属包装废物的回收率具有较高的水平,说明现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具有合理性;在现场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基础上,分析了金属包装废物的回收特点和数量特征;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中金属包装物的含量很低,证明了金属包装废物具有较高的回收率;依据文献资料和专家观点,阐述了金属包装废物再生利用的总体特征和今后需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玻璃包装废物产生特性和回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玻璃包装废物的市场价值较低,难以依靠以自发自愿为主的市场化回收体系很好地回收各类玻璃包装废物。从玻璃包装行业特点入手,通过大量文献资料和必要的实地调研,分析了我国玻璃包装废物的流向特征、环境特征和产生数量特征,分析了玻璃包装废物回收的有利因素,提出了回收玻璃包装废物的两个关键控制环节的对策措施。为进一步强化玻璃包装废物的环境管理和循环利用提供支持依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韩国固体废物的管理中针对包装废物的管理体制和制度。韩国固体废物的主要监管执行部门是环境资源公社。韩国固体废物管理制度按照循环经济3R原则,制订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废物付费制度、押金返还制度、分类排放标识制度及事业场废物减量化制度,在控制韩国包装废物产量和提高回收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包装废物既产生于工业生产过程,也产生于商业物质循环流过程,更产生于居民的日常生活,是一类广泛存在的废物和资源.通过大量的资料和数据全面分析了美国的包装废物管理、产生和回收体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其中的一些经验可以为我国包装废物的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我国包装废物产生及回收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针对我国包装废物产生、回收、最终处置的各阶段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主要对于我国现阶段塑料、纸制品和金属制品的包装产生消费量进行综合分析,并实地对居民生活小区零散个体回收者的包装废物回收量和包装废物再生企业包装废物原料回收渠道以及最终流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包装废物含量进行了调研.将包装废物产生量、回收量与最终处置量相比较的结果可以看出,现有回收体系对于部分包装废物回收效果较好,例如包装废物中PET聚酯瓶和金属罐的回收效果最好;而没有经济利益的塑料袋几乎完全没有得到回收再生,是回收工作的难点.再进一步通过对复合包装再生企业和PET聚酯瓶再生企业的回收体系的实例分析,提出我国现存包装废物回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已具备可适用于包装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基础,但对包装废物回收利用的管理多依靠市场行为和再生资源管理体系,缺乏规范性和针对性。包装废物管理的法规、政策、管理主体及其责任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导致对包装废物的监管缺位等一系列问题。在现有的法规体系基础上,提出包装废物管理改进的主要方面和对策措施,将法规政策落到实处,需要有关部门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典型的垃圾填埋场和复合包装再生利用企业的调研,分析了我国现有复合包装废物产生与回收再生利用的现状.并针对纸塑铝复合包装材料的结构和特点,对现有复合包装材料的再生利用技术进行研究比较,指出了我国复合包装回收利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