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黑龙江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土地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生态安全关系到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以黑龙江省为例,探讨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针对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现状特点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鉴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将熵值理论和物元理论相结合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并根据此模型从宏观上对2000-2006年黑龙江省土地生态安全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2000-2006年黑龙江省土地生态均处于较安全水平;②2000-200:3年黑龙江土地生态安全水平为负值,2004-2006年为正值,说明其土地生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土地生态安全环境不断改善;③同时存在水土流失治理率、耕地有效灌溉率、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偏低及万元GDP能耗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偏高等不安全因素,威胁土地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2.
白酒厂属于典型的甲乙类火灾高危单位,具有火灾风险高、火灾扑救难度大、火灾造成伤亡大等特点。以白酒厂类火灾高危单位为研究对象,针对酒厂酒库、原酒车间、成品库、包装车间、包装材料库、办公楼等重点部位,通过深入调研,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分析某白酒厂存在的火灾安全隐患及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该白酒厂的消防安全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建筑火灾风险、消防救援力量和消防给水几个方面。采用专家打分法赋予评估指标权重,并根据风险等级划分得出该酒厂的整体火灾风险评估等级,进而评判该酒厂的安全状况,针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及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有重点的整改管理,保障其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3.
土地既是一个社会经济综合体,又是一个自然历史综合体.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必然涉及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鉴于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灰色性和不确定性,建立基于灰关联分析模型,将灰关联分析应用于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中.该模型以一种新的方法进行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并结合实例进行应用.通过与综合指标法相比较,进一步验证该模型在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实践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城市土地生态安全是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针对河南省城市土地利用现状的特点,从经济可行性、社会接受性、生态合理性三方面建立了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构建的三角模型对河南省17个地市在2001年、2004年、2007年和2010年4个时间断面的城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河南省17个地市的城市土地生态安全性总体呈增大态势,但普遍不高,多处于弱安全区域;(2)各地市的社会接受性指数逆向发展,经济可行性指数稳步提升,生态合理性指数不断增大;(3)2001-2010年河南省城市土地生态安全呈两种趋势:一是一般安全趋势,并且持续提升,二是一般安全→很安全→一般安全波动趋势;(4)社会可接受性指数不均衡分布趋向明显,生态合理性指数和非经济可行性指数在各城市趋向均衡分布。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农用地利用经济效率的DE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BC2模型,对黑龙江省1990—2007年和各地市2007年农用地利用的经济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用地利用的经济有效性存在一定的波动,2007年全省整体达到了DEA有效,但齐齐哈尔、大庆等5个地市处在DEA无效状态,这5个地市中大部分位于水土协调度和森林覆盖率较低的松嫩平原,且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需要不断提高区域内的水资源利用率,优化农业产生要素的组合,避免无效投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农业产出水平。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既可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又可为新一轮规划的修编提供科学依据。运用系统分析法、归纳演绎法、专家咨询法等方法研究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初步将其构建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3个层次,包括社会指标、环境指标及资源指标。  相似文献   
7.
2006年我们必须继续深化改革,以自我完善、自身造血和社会引入、合理流动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精干高效监测预报人才队伍;必须全面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拓宽应用地震监测预报基础设施和研究成果服务社会、服务经济的服务面;必须抓住机遇,全面完成好“十五”网络项目建设任务,用基础学科研究成果促进地震预测预报研究,促进经验性归纳向地震机理探究的工作方向转变,为“十一五”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打好基础。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我们要按照国务院“突出重点全面防御、健全体系强化管理、社会参与共同抵御”三大战略要求,依靠科技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