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某型无人机伞降回收系统故障模式、 影响及危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提高某型无人机伞降回收系统的可靠性,采用硬件法与功能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系统进行了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利用定量分析方法和危害性矩阵图对该系统的危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需要对"主伞故障"这一失效模式加以重点关注。给出了使用中应采取的预防措施,使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显著增长。  相似文献   
2.
中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而水资源短缺逐渐成为城市迅速发展的制约"瓶颈".为科学衡量城市水资源的保障程度,建立了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度模型,并以全国31个省级区域为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多重目标的基础上,全国各省域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度可分为高可持续、中可持续、低可持续、亚可持续等4类区域,且结果与给水资源的赋存状况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在21世纪我国大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水资源已经成为主要的制约瓶颈。文章以泉城济南为例,对济南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阐述了水资源短缺对大城市经济发展、保护城市特色和市民生活等方面的影响,从宜传教育、资源开发利用、宏观调控等各个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促进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能源日益成为城市和区域发展的瓶颈。利用SPSS回归聚类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以中国能源消耗规模最大的山东省为研究对象,总结山东能源危机现状特征。山东的能源危机不仅仅是能源自身的问题,目前已经演化成为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环境污染的源头、城市化健康发展的障碍、区域差距扩大的诱因。它映射和引致了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等一系列关联效应,其影响已从区域层面扩大到全国乃至世界层面。要保障21世纪山东快速城市化进程的能源供给,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基础,多元化、优质化的能源战略是关键,集约紧凑型的城市化战略是必然选择,同时必须建立科学的能源监管和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5.
南京市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用地优化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经进入快速城市化的关键时期。城市用地需求激增,城市空间变化剧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正确评价城市土地的利用水平,促进区域城市的健康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南京市为例,总结了城市用地建设中存在的城乡失衡、耕地危机、功能削弱、效率降低等主要问题,并尝试建立土地利用优化评价模型,以综合判断在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用地的集约化程度。通过对南京市的实证分析可见,在城市的迅速扩张中,城市用地的确存在集约水平波动的现象,而且不同指标呈现差异化发展趋势。21世纪的城市土地利用,由粗放到集约、由重量到重质、由紊乱到有序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现代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消耗不断加剧,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生态补偿成为改善环境的重要途径。在总结国内外重要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补偿的背景、内涵和类型,并借鉴国内外生态补偿的实践,梳理了生态补偿原则、主体、途径、标准等生态补偿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绕城高速公路的建设,国内大城市高速走廊效应日益显著.以山东济南市东绕城高速公路为例,利用SWOT分析方法阐述了绕城高速公路走廊发展的基础条件,明确了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定位.最后,在总结分析结构提升、重点突破、组团布局、集群发展、品牌联动五大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走廊发展所需的人才、科技、投资、资源、基础设施等六大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消耗不断加剧,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生态补偿成为改善环境的重要途径。在总结国内外重要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补偿的背景、内涵和类型,并借鉴国内外生态补偿的实践,梳理了生态补偿原则、主体、途径、标准等生态补偿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9.
土地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基础资源。在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原本稀缺的土地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土地的集约利用成为时代必需。在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用地矛盾的基础上,探讨了土地集约利用的可行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