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
鉴于绿色GDP核算与实践的复杂性,以及技术方面存在的困难,其核算实现一直是绿色G D P 研究的主要难点,例如,如何界定自然产权,并合理界定其对环境的价值等。从目前来看,国际上还没有完全可以借鉴的国家和政府层面上的绿色G D P核算的成功经验。那么,如何在中国推行绿色G D P核算?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以为参考。 相似文献
5.
环保投资体制是指在特定经济体制下,由环境保护投资领域中投资主体、计划管理、资金筹集、资金使用以及投资服务市场体系等要素组成的运作体系。环保投资体制是国民经济投资体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国民经济投资体制的变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现行的环保投资体制正面临着严峻地挑战。因此,深化改革我国现行的环保投资体制,建立一个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环保投资体制已迫在眉睫。一、环保投资体制改革现状剖析(一)环保投资体制的改革历程国民经济投资体制改革始于1979年。在此之前,固定资产投资基本上来自国家(中央和地方)财…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利用2010年污染源普查数据和MEIC排放清单建立全国大气污染物高时空分辨率排放清单,在此基础上利用2012年环境统计数据对其进行修订建立2012年全国大气污染物高时空分辨率排放清单;结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研究工作,测算了《计划》实施后在污染源综合治理、落后产能淘汰、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对SO2、NOx、颗粒物、VOCs的减排量,同时对污染物新增量进行了预测,建立了《计划》实施后全国大气污染物高时空分辨率排放清单;利用CMAQ空气质量模型模拟分析了《计划》实施的空气质量改善效果。结果表明:《计划》实施后,将可以减少641万吨SO2、859万吨NOx、547万吨颗粒物(不含扬尘污染控制)、627万吨VOCs,全国、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区域PM2.5年均浓度将分别比2012年下降22.08%、33.99%、23.98%、24.04%。如果《计划》要求全部落实,可以实现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相似文献
8.
9.
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阶段,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换,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新常态下,环境保护将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环境态"的发展特征,本文基于中长期环境经济预测模型定量测算了2020年我国社会经济、能源和水资源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我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总量增长将趋缓,新增消耗量进入涨幅收窄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将从源头上减轻新增污染减排的压力,主要大气和水污染物排放将进入高位平台期,排放强度将呈现高位回落。 相似文献
10.
国际金融危机对环保的影响,短期可能是"正面"的,这是减产停产减消费带来的。中期影响,可能是负面的。在发展(甚至生存)与环保之间,天平会倒向何方?具体到两年4万亿的投资大盘,应该有一块用于环境保护。为了绿色GDP,建议实行"三绿政策":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增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