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篇 |
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篇 |
废物处理 | 3篇 |
环保管理 | 3篇 |
综合类 | 26篇 |
基础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2篇 |
评价与监测 | 2篇 |
社会与环境 | 15篇 |
灾害及防治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7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2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济战略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冯之浚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2):1-5
本文分析了战略研究演化的轨迹,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指出了21世纪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国外水电环境认证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行对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是世界范围内十分关注的问题,中国水电事业的发展也开始进入生态制约阶段。建立水电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标准,推行生态环境认证制度,是降低水电工程不利生态影响的重要措施之一,国际上在这方面已经进行的实践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概要介绍了瑞士“绿色水电认证”和美国“低影响水电认证”的主要内容、技术标准和运行机制,并且对两者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建立水电环境认证程序和推行水电生态环境保护标准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且讨论了推行水电环境认证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的范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之浚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4):10-13
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途径。借鉴“范式”理论探讨和研究了循环经济范式替代末端治理范式的变革:①自然资源的价值得到重估。循环经济范式中将自然资源列为最重要的资源形式。认为它是人类社会最大的资源储备,提高资源生产率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②不同生态伦理得到整合、提升。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基础强调“生态价值”的全面回归.主张在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向生态化转向,承认“生态位”的存在和尊重自然权利。它既包含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生命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兰种生态伦理追求人类道德完善的合理成分。又补充了各自其不完善的方面o③生态阈值的研究得到深化。循环经济范式的基本前提之一是认为生态阈值是客观存在的。强调在生态阈值的范围内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从原来的仅对人力生产率的重视转向在根本上提高资源生产率。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切实有力地保护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能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的。④深层生态学的研究得到加强。循环经济范式是一种深层生态学。符合天人调谐的理念。它不仅强调技术进步.而且将制度、体制、管理、文化等因素通盘考虑,注重观念创新和生产、消费方式的变革.树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4.
长江流域重要保护物种分布格局与优先区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开展大尺度重要物种的保护优先区研究对于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率十分重要. 选取1 020个物种(包括植物568种、哺乳动物142种、鸟类168种、两栖动物57种、爬行动物85种)为长江流域重要保护物种. 在分析重要保护物种类群分布格局的基础上,利用系统保护规划与专家参与的方法,提出了长江流域物种保护的27个保护优先区.保护优先区总面积占流域面积的41.8%,涵盖了重要保护物种973种,占全部重要保护物种数目的95.4%.建议以保护优先区为基本单元,开展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及保护区群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冯之浚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2):5-10
加强技术创新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本文阐述了技术创新对提高综合国力竞争、调整产业结构的作用 ,分析了我国技术创新系统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技术创新及其实现产业化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6.
李天威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4,49(3):8-13
我国环境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重大敏感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环境应急技术是应对重大敏感突发环境事件的重要保障条件,本文结合我国环境应急实践,全面阐述近年来环境应急科技支撑现状,分析环境应急科技支撑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以环境应急实战需求为目标指向,全面深入推动环境应急科技创新变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理念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从开始关注循环经济理念,到今天把循环经济定为国家发展的基本国策之一,已经历了十余个年头。从理论探索到工程实践,在多学科共同交叉研究中,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诸多基本理念。为了承上启下,对这方面的创新思想进行总括,作为进一步以工程科技创新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8.
9.
10.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出发点,通过调整规划布局或规模从规划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文章探讨了化工建设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和方法学体系,并以武汉化工新城为例,对该理论方法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