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邹积超 《环境保护》2014,(16):51-54
【案件来源】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案件点评人】邹积超【案件类型】评价类【案件名称】杭州中泰九峰垃圾焚烧厂事件【主要污染类型】大气污染【主要污染行为】垃圾焚烧导致大气污染【违法企业所属行业】固废处理【关键词】邻避;杭州中泰;垃圾焚烧;环境保护;法律【案件概要】2014年5月10—11日,为反对杭州中泰九峰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大量群众涌上02省道和杭徽高速余杭段,进而发生部分人员封堵高速公路省道、打砸车辆等违法事件,导致交通长时间中断,并造成人员受伤。【案件启示】邻避问题极为复杂,但其本质不单纯涉及利益问题,还内含权利与权力的博弈。邻避问题的化解重要在预防,在公众权利保护、参政议政意识觉醒以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化解邻避问题最为重要的路径是法律。有必要针对邻避问题的起因和本质,对邻避设施相关的决策、实施、补偿和救济进行规范,实现邻避问题的有效化解。  相似文献   
2.
田洋 《环境保护》2023,(4):60-62
民法典中首次提出了环境损害的惩罚性赔偿条款,为环境健康损害惩罚性赔偿提供了依据。在司法实践中,要对其具体的适用进行探讨以指导包括公益诉讼在内的司法行为。本文从公众健康损害预防、健康损害赔偿补充、健康损害维权监督三个方面分析了惩罚性赔偿适用的必然性与意义,按照主体身份与客体要件的维度对具体适用范围边界进行了阐释,并从被侵害人民事诉讼、公益诉讼、行政救济三种路径分析了该条款在司法与执法实践中的适用路径,以期为后续的落实与执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由于引入第三方这一新兴主体而产生责任承担上的诸多问题,在传统模式的思维下继续认定相关主体的责任承担方式会导致责任承担间的冲突。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的特殊性在于排污企业与第三方环境服务公司在治污过程中角色扮演上的不同,就会导致原责任承担主体上的变动与交叉,所以厘清排污企业与第三方在此模式下的定位是明晰相关责任主体的前提。因为第三方治理模式本身存在区分与差异,因此在不同的治理模式下分别探讨各个责任的承担方式更为合理。具体来说,在不同的第三方治理模式下,排污企业和第三方都会成为法律意义上的"排污者"。因此首先在明确作为第三方治理模式之基础的合同性质前提下,分别在不同的治理模式框架下,在确定谁是"排污者"的条件下探讨颇具争议的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是解决责任承担不明较为合理、系统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案情介绍 自卧龙公司2002年4月成立之初,风某即担任该公司董事长,2006年1月2;5日被股东大会罢免。2005年2月3日,股东大会通过决议,董事长的工作报酬为当年实现利润总和(净利润+所得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增值税)的8%。依此规定,风某补领了2003年度和2004年度的工资近60万元。2005年,风某应得工资为876560元,扣除已经支付的工资19736元,尚欠856824元。  相似文献   
5.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亟待对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这道阻膈经济危机与社会危机互动的“防火墙”增高加厚,并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重民生”的政策框架下处理好保增长与保就业、保就业数量与保就业质量、保就业与保社会保险的关系。就此,应当基于现阶段劳动者保护水平(企业用工成本)是否已达到或接近劳动者生存底线和社会安全底线的判断,确定劳动法的选择思路。鉴于我国被危机所击中的“软肋”正好是经济建设为中心向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转型的根本原因,继续加大保护劳动者的力度以实现转型,是应对危机冲击的治本之道;并且,标本兼治,治标为主逐步转向治本为主,是我国劳动法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6.
陈松 《环境保护》2016,(8):69-71
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在美国环境法治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其对联邦各行政机构的协调、监督作用的发挥举足轻重,是美国环境评估制度推行的重要力量。通过对环境质量委员会职权、机构性质、功能的分析,肯定了其优势,也指出其存在:在效力上的非强制性、地位上的依附性、评议上的局限性等缺点。  相似文献   
7.
环境司法协作是促进区域、流域环境整体性治理的重要保障。但当前相关研究侧重某个重点区域、流域的环境司法协作分析,亟待对京津冀、长三角、成渝、长江、黄河等区域、流域环境司法协作实践进行全面的考察和规范分析。可以依据协作目的、内容、空间,将多元化的环境司法协作样态分为政策回应型协作与程序便利型协作、纵向协作与横向协作、省(区、市)内协作与跨省协作等。针对规范性、结构性、机制性等困境,区域环境司法协作需要从纵向协作迈向纵横协作结合、从协议型协作迈向立法型协作、从低位阶协作迈向高位阶协作。未来还需要加强区域、流域、陆海统筹下的立法协同,探索“共享法庭”及其配套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纳入与应用,推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司法的深度融合,从而对区域环境司法协作进行全面的规范性补强、结构性调适、协同配合机制的建构及数字化司法转型。  相似文献   
8.
陈倩 《中国环境管理》2022,14(1):123-129
我国2020年《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的立法目的在结构层次、推演逻辑等方面均有不足,无法统摄整个能源立法实践,极大影响了能源法的立法质量。不同的立法目的产生不同的法律实效,我国能源法的立法目的不仅取决于能源法的位阶,而且必须以实现“双碳”目标为价值指引。能源法需要遵循从“理念”到“价值”再到“目的”的推导逻辑,从形式诉求和实质要义出发,设置逻辑严密、层次清晰的立法目的条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