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涡度相关技术为主要观测手段,连续观测冬小麦和水稻生态系统主要生长季净生态系统CO2交换(NEE)的变化规律,评估两种农田生态系统CO2的源/汇功能.结果表明,整个观测期间,两种作物生态系统CO2浓度的日变化曲线呈现白天低、晚上高的"一峰一谷"型,冬小麦生态系统变化较为平缓,而水稻生态系统变化则比较剧烈.冬小麦和水稻生态系统白天30 min CO2通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3.4 μmol·m-2·s-1和-12.9 μmol·m-2·s-1,通量最高值分别出现冬小麦的孕穗期与水稻的开花期.此外,两种作物生长季CO2通量表现出"U"形曲线的日变化特点,白天以吸收CO2为主,冬小麦和水稻生态系统分别于12:00和11:30达到吸收峰值;夜间CO2通量变化较为稳定,表现为呼吸排放CO2.两种农田生态系统均表现为碳汇,冬小麦与水稻生态系统净碳交换分别为188.2 g·m-2与233.8 g·m-2.  相似文献   
2.
使用MARGA离子在线分析仪ADI 2080对2017年12月27日~2018年1月5日南京市PM2.5化学组分进行连续采样分析,结合气象要素和大气环境监测数据,探讨了霾污染过程中水溶性离子的时间分布特征及其来源特征.结果表明:霾日中南京水溶性离子浓度为121.41μg/m3,是洁净日的3.2倍.霾污染过程中水溶性离子平均浓度大小顺序为NO3- > SO42- > NH4+ > Cl- > K+ > Ca2+ > Mg2+,SNA离子占总水溶性离子浓度的91.97%.霾日中水溶性离子日变化均为三峰型,洁净日中Cl-、SO42-和NH4+的日变化为单峰型,Ca2+为双峰型,K+、Mg2+为三峰型.随着空气污染状况的加重,总水溶性离子在PM2.5中的占比不断减少,空气质量为优时占比95.93%,严重污染时为63.25%.霾日中随着污染加重,NH4+占总离子的比例稳定在23%左右,SO42-占比缓慢减小,NO3-占比不断增大.NOR、SOR的日变化在霾日呈双峰型分布,洁净日则较为平稳.观测期间的水溶性离子主要来源有二次转化、煤烟尘、扬尘以及生物质燃烧.  相似文献   
3.
人工增雨(雪)常用的评估方法为统计检验和物理检验,统计检验需要大量试验样本,且随机化试验在我国难以实现,大量样本无从获得。物理检验目前主要是雷达观测演变状况和飞机直接观测云内微物理参数,由于技术和能力有限,这些方法都难以实现。为了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后尽快得出评估结果供政府及环境保护等部门参考,利用雨滴谱记录数据对一次人工增雪作业后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发现这些数据在没有常规降雪记录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评估结果看,人工增雪作业后,降水强度有明显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秦皇岛市50年来气候变暖变干,年平均气温提高2.3℃,≥10℃年积温增加11.4%,无霜期延长22天,但年平均降水量却减少12.6%。这对农业和工业的影响弊大于利,对旅游业的影响则有利有弊。为此应趋利避害,加强水资源的开源节流,发展节水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延长旺季。  相似文献   
5.
风暴潮天气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一般情况下,大于500 km的东到东北大风持续12个小时,且风速大于或等于6级,将在秦皇岛沿海形成风暴潮天气。通过分析引发风暴潮天气的动力条件,风暴潮与台风、温带气旋等天气系统相关联系,再根据天文、潮汐变化、台风、温带气旋24 h诊断预报,判断台风、温带气旋移动径,从而达到准确预报风暴潮天气之目的。分析表明:成灾风暴潮多发生在朔日和望日及其后的5天。  相似文献   
6.
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受天时、地利等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其中水资源尤显突出和重要.水资源主要包括地上水、地下水、自然降水.地上水主要由冰川、雪山、江河湖泊组成,这些条件在河北低平原均表现为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7.
利用近50 a秦皇岛气象资料,对该地区气候资源及农业气候资源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表明:秦皇岛地区年降水量650~700 mm左右,呈减少趋势。全年80%保证率的降水量为425 mm,存在供需矛盾。蒸发量较降水量明显偏多,直接决定了该地区土壤在自然状态下绝大部分时段处于干旱状态。年平均气温10℃左右,呈上升趋势。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 154 MJ/m2,太阳辐射资源较丰富。秦皇岛地区农时较长,气温稳定通过10℃期间历时192 d,可以实行短生育期作物一年二熟或套作二熟。  相似文献   
8.
渤海西部局地大雾变化趋势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2-2012年秦皇岛地区4个气象站大雾监测及Micaps 3.0常规资料,对比分析卢龙与沿海站大雾的时空尺度分布特征,对大雾持续时间、日数进行跨月、跨年统计,从中筛选出189个样本个例进行变化趋势分析。对典型17个过程个例按能见度大小进行3级设定,对应其同步天气背景,分析大雾偏多的成因。  相似文献   
9.
为增加有效降水,降低干旱和雾霾等环境污染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安全,研制了以提高开发空中水资源能力为主要目的、基于GIS技术的人工增雨作业决策指挥系统,依托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Micaps数据资料和自动站数据库,应用Microsoft C#语言开发了增雨作业预警和指挥功能、指挥信息和作业信息收集互传功能、增雨效果评估功能、常规业务管理功能,构建了功能较为完善的业务系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秦皇岛地区水资源及人均占有率、气候干旱化之现状及秦皇岛地区降水的特点,发现秦皇岛降水有明显日变化特征(凌晨1~2时和傍晚17~18时降水量较大)。从化学制剂的选择、碘化银成核环境确定、积云增雨的高度判断三个方面提出了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在作业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