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57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63篇
综合类   87篇
基础理论   7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39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科学度量人居环境自然背景的适宜性,有助于合理引导人口分布与流动,促进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运用GIS技术,以250 m×250 m栅格为基本单元,选取气候、地形、水文、地被、自然灾害等因子,构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模型,定量测评安徽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程度,剖析各类型区的适宜性和限制性。研究表明:安徽省人居环境指数介于33.64~74.58之间,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总体较好,绝大部分地区适宜人类居住,适宜性在空间上大体呈现南高北低的态势,与现有人口分布格局相反。一般适宜区面积最广,占安徽省总面积的46.08%;比较适宜区次之,占31.29%;高度适宜区占22.54%;临界适宜区面积最小,仅占0.08%。安徽省近61.16%的人口分布在一般适宜区,高度适宜区与比较适宜区人口所占比例不足40%,临界适宜区人口极为稀少。地形起伏度和水文指数是造成全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分异的主要因子,测评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安徽省人居环境的自然本底。全省人口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较大,人口流动与集聚的适宜范围较广。 关键词: 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栅格;GIS;安徽省  相似文献   
2.
湿地重要性评估是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有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湿地功能要素的识别是科学、客观地评估湿地的保护价值及其重要性的前提条件,同时是识别湿地保护地空缺,加强湿地保护规划的重要基础.结合安徽省湿地特点,采用熵权法从湿地的必要性、稀有性、及其调节功能、资源功能等9个方面选取22个指标,构建了安徽省湿地重要性评估指标体系,对安徽省湿地斑块进行生态保护价值重要性评估,并根据自然断裂法,将安徽省湿地划分为极重要、高度重要、较重要和一般重要湿地,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湿地重要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安徽省湿地重要性评估分值在0.9741~6.5588之间,其中极重要湿地(4.0271~6.5588)居多,主要分布在长江、淮河流域,面积约50.30万hm2,占研究区域湿地面积的48.29%,高度重要湿地(2.4049~4.0270)约13.25万hm2,较重要湿地(1.4351~2.4048)面积约18.17万hm2,一般重要湿地(0.9741~1.4350)约22.40万hm2,零星分布于全省;湿地鸟类资源、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数、水资源、水质以及湿地的自然性等是安徽省湿地重要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结果为安徽省湿地的保护价值定位、优先建立建设和等级划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正态云模型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监测和评估区域生态安全状况,针对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中出现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构建了基于正态云模型和熵权法的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首先,结合PSR理论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构建了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正态云模型进行评价,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了区域生态安全等级;并利用GIS技术实现了区域生态安全评价计算结果的可视化表示。最后,以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10—2015年的相关指标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除了2013年处于III级水平,2010—2015年安徽省生态安全状况基本处于II级水平,表明安徽省生态安全评价结果为危险等级。  相似文献   
4.
对话人物:季昆森,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九届、十届副主任,第二届中华环境奖获得者,研究员。现任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会会长,上海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季昆森:在正确看待和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同记者: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世界经济仍未走出金融危机的泥淖,美国、欧盟经济增长乏力,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时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其债务危机。新兴经济体由于世界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发展迟滞。在这种形势下,您认为我国应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近10年能源足迹测度及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安徽省为生态建设省,随着中部崛起战略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实施,能源消费给当地生态环境形成了较大压力.依据生态足迹模型对安徽省2000—2009年能源足迹进行了时间序列测度,基于STIRPAT模型揭示了能源足迹驱动因子的边际贡献,运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了2015年与2020年能源足迹.结果表明:安徽省人均能源足迹由2000年的0.500 8 hm2增至2009年的1.043 5 hm2,人均能源足迹赤字由2000年的0.432 9 hm2扩至2009年的0.975 5 hm2;煤炭足迹对能源足迹平均贡献率为76.29%,占主导地位;能源足迹强度由2000年的1.083 3 hm2/104元降至2009年的0.704 7 hm2/104元;研究时段内,能源足迹生态压力指数均大于5.人均GDP和第二产业在经济中所比例均与能源足迹呈正相关,二者边际弹性系数分别为0.000 073 57和0.006;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与能源足迹呈负相关,其边际弹性系数为-0.186.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是从国外引进的,为什么短短几年时间在全国各地形成蓬勃发展之势。一是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二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有关部门和各地党政领导的大力推动;三是这种经济模式符合自然、经济、  相似文献   
7.
近日,经安徽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安徽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正式实施,安徽省将以环保节能的新型墙体材料取代几千年来延续使用的实心黏土砖,保护土地资源和环境。  相似文献   
8.
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在安徽省蒙城地震台基础上,建立的国家级地球物理野外观测和研究试验基地。蒙城地震台始建于1978年,位于小涧镇黄柏山麓,占地18130.56m^2,海拔高程54m,台基为震旦纪砂岩,属国家基本台站,  相似文献   
9.
新年伊始,安徽省怀宁县发生血铅超标事件,引起广泛关注。近几年,血铅事件一次次牵动人们的神经。2009年发生了6起较大血铅事件,  相似文献   
10.
交通与经济系统相互影响又互为合作,二者的良性反馈与循环是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的切实保证。基于安徽省77个县(市)域研究单元,利用公路交通路网和社会经济数据,借助交通优势度模型、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模型,考量分析了公路交通和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其耦合协调特征。结果表明:(1)安徽省县域公路交通路网密度北高南低,总体较优;交通可达性呈"单核"圈层分异;区位优势度呈"多核"圈层分异;交通优势度正介于"多核"向"单核"圈层转变的过渡状态。(2)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金字塔型"分化,低发展水平单元基数较大;优势单元多集中于皖江城市带地域;地级市市辖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高于周边县(市)。(3)全省县域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整体良好,但协调度水平总体偏低,绝大多数县(市)公路交通发展超前经济。如何依托既有公路交通支撑,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是打造全省公路交通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