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4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70篇
综合类   197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69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辽宁省是我国东北地区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也是东北地区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全省国土面积14.8万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长2292千米,近海水域面积6.8万平方千米。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和畜牧业、渔业、优质水果及多种特产品的重点产区,也是全国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较为发达的地区。作为共和国老工业基地的辽宁省,资源能源优势突出,区域优势特点明显,城市分布相对集中,但经济结构和布局应进一步优化调整,以促进资源能源配置格局更趋合理,为辽宁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平稳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粮食需求不断增加,农业生产却无法跟上它的脚步。2008年出现的粮食价格暴涨,在世界各地都相继引发粮食危机甚至是暴动。在这种背景下,世界是否会出现新一轮农业“绿色革命”呢?  相似文献   
4.
2008年10月31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胡元坤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说,当前全国秋粮收获正在紧张进行,除了晚稻以外,其他粮食收获已经基本结束。从预计情况来看,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有望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将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连续5年增产。  相似文献   
5.
粮食安全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小区域由于受政策因素的影响较大,粮食安全相关指标的变化呈一定阶段性,长时间序列的数学规律并不突出,不利于规划工作的展开。论文基于昆山市的研究,提出谱系聚类与数学模型相结合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推出了聚类结果有效性的量化判定标准并对聚类法运用准则做了深入的探讨。实际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昆山的粮食安全相关的社会经济指标变化确实呈明显阶段性;与利用全部时间序列数据建立的模型相比,运用谱系聚类的模型拟合和预测效果都有明显优势;至2015年,昆山市粮食自给率将下降至6%,最小人均耕地面积降低至0.022 hm2。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对比及讨论,文章认为,谱系聚类法运用于小区域粮食安全预测,方法可操作性强,结论科学性显著。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的资源环境问题,指出粮食生产成本核算的不完整性,粮食生产造成的资源耗减和环境降级得不到补偿。运用环境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粮食生产的完全成本进行分析,提出粮食生产的完全成本除包括直接生产成本外,还应包括粮食生产的资源环境成本。论文以南方红壤丘陵区的湖南省祁阳县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分析,研究表明,2008年该区域粮食生产的资源环境成本相当于当年农业总产值的36.55%;早、中、晚稻的完全成本分别达到4.27、3.84和4.40元·kg-1,其中资源环境成本分别为1.38、 1.65和1.64元·kg-1,直接生产成本分别为2.89、 2.19和2.76元·kg-1,而实际市场价格分别仅有1.76、 1.90和1.84元·kg-1。研究结果对有关部门制定相关农业政策、调整粮食生产布局、促进区域粮食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The mutual e ects of metal cations (Cu2+, Pb2+, Zn2+, and Cd2+) and p-nitrophenol (NP) on their adsorption desorption behavior onto wheat ash were studied. Results suggested that Cu2+, Pb2+, and Zn2+ diminished the adsorption and increased the desorption of NP remarkably, while Cd2+ had no such e ect. In contrast, NP diminished the adsorption of Cu2+, Pb2+, and Zn2+ onto ash, however, this suppression e ect depended on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s of metal cations. NP had no e ect on Cd2+ adsorption on ash.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and X-ray absorption spectroscopic (XAS) studies suggested the following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the metal suppression e ect on NP adsorption: (1) large hydrated Cu2+, Pb2+, and Zn2+ shells occupied the surface of ash and prevent nonspecific adsorption of NP onto ash surface; (2) Cu2+, Pb2+, and Zn2+ may block the micropores of ash, resulting in decreased adsorption of NP; (3) complexation of Cu2+, Pb2+, and Zn2+ was likely via carboxyl, hydroxylic and phenolic groups of wheat ash and these same groups may also react with NP during adsorption. As a “soft acid”, Cd2+ is less e cient in the complexation of oxygencontaining acid groups than Cu2+, Pb2+, and Zn2+. Thus, Cd2+ had no e ect on the adsorption of NP on wheat ash.  相似文献   
8.
2004-2013年中国粮食实现连续十年增产。粮食内部种植结构调整、高产作物对低产作物的种植替代,成为促进粮食持续增产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不同粮食作物单位产量的耗水和耗地程度不同,在推动粮食总产增长的同时,这种结构调整也会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水土资源消耗。本文系统测算了粮食"十连增"对我国水土资源利用的影响,并重点讨论了粮食内部种植结构调整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过去十年来,结构调整共为我国粮食生产节省了10 150万亩的播种面积和310.6亿m3的水资源消耗。分区域来看,结构调整在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和西北地区发挥了较好的"节地又节水"作用,但在东南地区则体现为"节地但耗水"。粮食生产重心北移,北方高产但单位质量耗水量相对较低的玉米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比例的持续扩大,除推动全国粮食总产量增加以外,也一定程度缓解了北方地区水资源消耗的负担。但尽管如此,粮食"十连增"总体上仍进一步加剧了全国水土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未来水土资源的刚性约束,使得我国粮食增产的压力持续扩大,且面临巨大的生态环境成本;而粮食生产结构调整的深入则会加剧不同粮食作物间供求不平衡的矛盾,同时也面临着国际市场贸易环境变化及国内外粮价相互传导所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因此,今后依靠结构调整进一步促进粮食增产且发挥节地节水作用的空间将会十分有限。综合来看,为实现中国粮食总量安全与结构平衡,一方面应当立足国内生产,提高水土资源的利用效率,挖掘低产粮食作物的单产潜力;另一方面也应考虑适度利用国际粮食市场,调剂与平衡国内农产品供需,以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9.
2013年,河南省科技厅紧紧围绕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实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ENN精粹     
徐芳  夏威 《世界环境》2015,(3):94-95
<正>计算机+基因工程提升作物产量2015年4月10日ENN环境新闻网新闻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超级计算机与基因工程可以帮助农作物提高将阳光转化为能量的效率,并有望解决迫在眉睫的粮食短缺问题。研究者认为:光合作用远未达到最大的理论效率。超级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可以允许科学家对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进行建模,找到并改进植物生长中的瓶颈问题。不过,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