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88篇 |
完全免费 | 38篇 |
专业分类
环保管理 | 1126篇 |
出版年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51篇 |
2013年 | 44篇 |
2012年 | 60篇 |
2011年 | 89篇 |
2010年 | 71篇 |
2009年 | 77篇 |
2008年 | 50篇 |
2007年 | 72篇 |
2006年 | 69篇 |
2005年 | 55篇 |
2004年 | 67篇 |
2003年 | 51篇 |
2002年 | 49篇 |
2001年 | 33篇 |
2000年 | 44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多自然型河流治理法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本文首先介绍了成都府河望江公园段多自然型护岸工程的由来,然后通过简述国外多自然型河川治理常用方法论述了对河流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最后在对府河多自然型护岸设计介绍的基础上提出了试验工程的深远意义及其对今后工作的启迪 相似文献
2.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Indicator Systems: Experiences from Germany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Walz 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0,25(6):613-623
ABSTACT / Environmental indicator systems aim to improve both th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n the state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environmental policy making. They have to fulfill scientific, functional and pragmatic requirements, e.g., consideration of ecological context, transparency and reproducibility, comprehensibility, policy relevance, international comparability, and justifiable expendi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periences mad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erman environmental indicator system and draws general conclusions toward further improvements. For Germany, an indicator system has been developed that uses the pressure-state-response approach proposed by the OECD, together with a classification in 14 environmental themes.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the main criteria used for selecting the indicators are the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indicator, its quantifiability and data availability, and its comprehensibility and policy relevance. Altogether, about 140 indicators are selected. This high number stresses the need for further high-level aggregation, e.g., using methods developed for the valuation process in LCA. Further improvement is also needed, especiall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sponse indicators and in the area of data systematization. 相似文献
3.
4.
岷江上游生态环境治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本文对岷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面临危机进行了分析,提出对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6.
7.
我国煤炭开采和燃烧过程中的硫污染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煤炭在开采和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硫污染物主要是酸性矿井水和二氧化硫,由煤炭燃烧造成的硫的干湿沉降以及煤炭开采过程中形成的酸性矿井水使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从而对土壤造成严重的破坏。主要表现在造成土壤中可溶性硫酸盐的大幅度升高;引起土壤的pH值下降;植物营养元素特别是K、Na、Ca、Mg等产生淋失;活性铝溶出量增加;有毒重金属活化;抑制土壤酶的活性等方面。可以通过脱硫除尘、加强绿化、建立合理的工业布局、加入土壤改良剂等措施来减少硫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改善其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但总量控制是关键,是最根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9.
大气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简要地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ANN)、物元可拓集(MEES)、集对分析(SPA)、遗传算法(GA)和投影寻踪技术(PP)等的基本思想和特点,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将这些新理论和新技术应用于大气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取得的最新成果,指出了大气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研究的可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论成都的环境用水和水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首次提出环境用水概念,指出水质、水量、水面是环境用水的基本要素。阐述了环境用水对成都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就成都环境用水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途径。结合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就成都的水生态环境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