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比较严重,而氨气挥发是氮损失的主要途径。利用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好氧堆肥,研究其堆肥过程中氨气变化规律及其对堆肥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堆肥期间,氨气含量先增加后减小,最后基本稳定在5 mg/kg左右;而全氮含量先降低后增加;硝态氮含量先降低后增加;铵态氮是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减小至稳定;pH值先下降后升高,最终稳定在中性范围内;w(C)/w(N)先增加后下降;有机质含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
滇池沉积物内源氮释放风险及控制分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淹水培养法测定了滇池20cm沉积物可释放态氮(EN)、潜在可释放态氮(MN)及稳定态氮(FN)含量,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结合沉积物定年数据计算了不同形态氮蓄积量.依据沉积物-水界面氮释放通量、EN蓄积量及MN蓄积量对滇池沉积物内源氮污染状况进行分区,评估了不同区域滇池沉积物内源氮释放风险,并对不同分区提出了污染控制措施.结果表明,滇池沉积物内源氮释放风险:外海南部外海北部外海中部草海,潜在释放风险:外海南部外海中部草海外海北部;滇池沉积物氮污染有由北向南转移趋势;滇池全湖20cm沉积物蓄积TN5757.90t,EN637.72t,MN1320.76t,FN3799.42t.根据沉积物氮污染滇池可划分为高污染区、中度污染区、低污染区及安全区,分别占全湖面积的13.51%、15.02%、46.06%、25.42%,其中高污染区主要分布在草海、外海北部盘龙江附近;中度污染区主要分布在高污染区以下从宝象河到观音山区域及滇池出水口海口等区域;低污染区主要分布在中度污染区以下从广谱大沟到整个外海南部区域.高污染区可采取底泥环保疏浚技术,中度污染区可采取安全生态性高的原位控制技术,低污染区可采取覆盖技术,配合水生植被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择了武汉地区某化工厂氯乙烯接触工人20例(平均工龄5.8年)、苯接触工人14例(平均工龄9.1年)及对照者22例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SCEs)检查,其中氯乙烯接触者中工龄≤5年者8例。结果表明,以上两种毒物接触者的染色体畸变率及姐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氯乙烯接触者中工龄≤5年者的总畸变率为13.75%,SCEs为9.18±2.02,分别与对照组6.67%和5.48±1.67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但结构畸变率3.88%与对照组2.11%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本文认为两种细胞遗传毒理学技术——常规技术和SCEs技术对长期接触氯乙烯和苯的人群的染色体的诱变效应都是明显的,且后者较前者更为灵敏。氯乙烯和苯作为化学诱变剂能诱发人体染色体畸变及SCEs增加,已分别为国内外许多学者所证实,本文对苯和氯乙烯作业接触人群进行了细胞遗传毒理学检测,旨在探讨其细胞遗传毒理学效应的指标及其各指标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浓度H2S的生物治理研究较少的现状,利用生物膜法进行了以活性炭为填料净化中浓度H2S适宜条件的研究.考察了温度、营养液喷淋量、空塔气速、H2S初始浓度及pH与H2S净化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适宜条件为温度30 ℃、营养液喷淋量10 L/h、空塔气速0.16 m3/h、H2S初始质量浓度低于60 mg/m3和pH为2.0.在适宜条件下,生物膜填料塔对H2S的净化效率可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5.
滇池沉积物氮内源负荷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滇池沉积物间隙水氮浓度垂向分布特征,根据Fick扩散定律定量估算了沉积物-水界面氮扩散通量,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滇池沉积物间隙水溶解性总氮(DTN)主要以氨态氮(NH4+-N)形式存在,占其总量的72.30%,其浓度随深度增加而升高;其次为溶解性有机氮(DON),占其总量的24.59%,其浓度随深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最后趋于稳定;硝态氮(NO3--N)所占比例较低,浓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滇池沉积物-水界面NH4+-N扩散通量分布范围为12.73~59.74mg/(m2·d)[均值30.18mg/(m2·d)],全湖年均氨氮释放量为3305.04t,其中草海、外海北部、东北部及南部湖区扩散通量较大,达35mg/(m2·d),全湖呈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全湖年均DON释放量为1147.55t,其全湖分布特征与氨氮一致;NO3--N扩散通量分布范围为-2.70~0.27mg/(m2·d)[均值-0.50mg/(m2·d)],总体表现为由上覆水向沉积物扩散.与我国其他湖泊相比,滇池具有较大沉积物氮内负荷,其沉积物-水界面NH4+-N扩散通量较高,对湖泊水体氨氮浓度贡献较大,且其与沉积物总氮、有机质、可交换态氮和可交换态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即滇池沉积物NH4+-N释放主要受其可交换态氮,特别是可交换态中氨氮含量影响;同时,滇池沉积物DON潜在释放风险也较大,且与沉积物C/N有关.  相似文献   
6.
张婷  严红  王帆 《环境工程》2013,(Z1):480-482,560
利用自制的堆肥装置,研究了纳米Y沸石对生活垃圾堆肥中氨气吸附的规律,同时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分析了吸附氨气前后纳米Y沸石的变化,探讨了其对氨气吸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纳米Y沸石对氨气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最大吸附量可达到3.21×10-6mol/g,对氨气的最大去除率也可达到93.3%,并最终稳定在81%左右。纳米Y沸石对氨气的吸附作用机理属于物理吸附,可以通过一定方法解吸复原,解吸后的纳米Y沸石对氨气同样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去除率也能达到9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