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37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40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纺织废水集中处理厂升级改造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汤新宝  孙芮  陈季华  奚旦立 《环境科技》2009,22(1):36-37,40
某纺织废水集中处理厂接纳的主要废水为棉纺织、染整、洗毛、化工等综合性废水。这种废水成分复杂.污染程度高,混合废水CODCr质量浓度高达2000mg/L,pH值达13。为响应江苏省DB32/1072--2007《湖地区城镇地区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新标准,研究了老污水厂升级改造的关键技术:首先采用清浊分流,将高浓度的退浆废水与洗毛废水经8d厌氧预处理,使CODCr质量浓度由8000mg/L降至1800mg/L.然后与印染废水混合,使调节池出水CODCr质量浓度从1600mg/L降至800mg/L左右;污泥量减少40%~50%;并深化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工艺,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节约80%反冲洗水,并使曝气生物滤池出水CODCr质量浓度稳定在60mg/L以下。  相似文献   
2.
A/O/BAF/亚滤技术深度处理针织印染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染废水由于色度高、水质变化大、生化性差等特点,是当前工业废水处理的难点和焦点之一.针对印染废水的危害及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采用中试规模(300t/d)的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亚滤技术(A/O/BAF/亚滤技术)对针织印染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进水在一定范围波动时.出水水质稳定.出水CODCr<50mg/L,色度<2倍,浊度<1度,水质指标优于建设部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其中CODCr、色度、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95%、96%以上.通过3个多月的生产实验证明针织印染废水经A/O/BAF/亚滤技术深度处理后,能满足染整工艺对水质的要求;且该工艺具有剩余污泥少,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色度、浊度、难降解有机物去除效率高等优点.中试研究表明该技术操作简单、易于管理,可为工业化规模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厌氧水解酸化-好氧氧化A1/A2/O工艺剩余污泥减量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在碱减量印染废水A1/A2/O生物处理系统,通过污泥回流、把剩余污泥回流到A1段,利用A段污泥的水解、酸化和O段微生物的好氧氧化作用可有效实现对回流剩余污泥的减量,同时O段好氧污泥的表观产率系数下降,系统产生的剩余污泥量减少.厌氧水解酸化-好氧氧化A1/A2/O工艺实现污泥减量由3段共同完成:A1段实现回流剩余污泥的“液化”和惰性化;A2段对系统污泥减量起到了强化作用;而O段微生物的合成作用在逐渐减弱.6个月连续运行的动态试验表明,在A1段的容积负荷(CODCr)为2.54 kg·(m3·d)-1、水力停留时间为7.56h条件下,A1段利用水解酸化作用对回流剩余污泥的减量达到67.87%,系统O段好氧污泥的表观产率系数也下降到试验初始时的45.5%.在A1/A2/O污泥减量系统中,各段污泥性状发生了变化,A1段污泥[MLVSS/MLSS]值从试验开始时的0.718 2下降到0.592 2,A2段污泥[MLVSS/MLSS]值从0.667 3下降到0.526 7,剩余污泥的减量是活性污泥逐渐惰性化过程,污泥的粒度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定煤矸石的污染析出特性及规律,以某高速公路的煤矸石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模拟大自然降雨的过程,并控制实验过程中的浸泡时间、pH、固液比及空隙率,对煤矸石进行淋溶实验.结果表明,在静态浸泡实验中,污染物浸出量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大,48 h污染物析出达到平衡;煤矸石中污染物的浸出量随初始pH值的降低而增大;随固液比的增大而增大.煤矸石空隙率越小,污染物析出的质量浓度越高.在模拟自然降雨的第一次淋溶过程中,煤矸石中浸出的污染物质量浓度最大,从第二次的淋溶过程开始,污染物的释放量便迅速下降,并保持较平稳的溶解释放速率.实验结果说明,降雨次数和降雨量的增加会促进煤矸石中污染物的溶解释放.在煤矸石中混合黏土、砂砾等增加煤矸石的空隙率,可以降低污染物析出量,从而减轻煤矸石资源化利用中对沿线土壤和地下水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5.
2008年5.12汶川Ms8.0级特大地震,其破坏之强烈、灾害之严重、救灾难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乃历史所罕见,全国震惊,举世关注。作者作为国家汶川地震科学考察队成员,负责汶川地震后水库震害的科学考察工作,深入地震灾区,爬山涉水,行程1万余公里,对成都、都江堰、德阳、绵阳、广元等市及其下辖区、县开展水库震害科学考察,详细收集了水库重灾区的震害,涉及四川全省各县市近300余座高危险情及以上的水库震害和应急除险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6.
为弄清大渡河流域电站建设对虎嘉鱼等5种保护鱼类的影响情况,探索适宜的保护措施,在流域枯水和丰水期分别选择了电站建设上下游6个有代表性的断面采集水样,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等方法测定了重金属元素等16个指标,用单因子和综合指数评价法对电站上下游水质进行了对比评价;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调查了5种保护鱼类在近10年间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电站建设对水质综合影响指数在1.64—1.82之间,影响严重;5种保护鱼类种群数量近10年间急剧下降,目前已为未见或罕见。  相似文献   
7.
桩锚—加筋土组合支挡结构在治理大型复杂滑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某高填方山区机场滑坡为原型,进行降雨作用对桩锚—加筋土组合支挡结构加固边坡稳定性的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桩顶位移随注水时间产生三个阶段的变化:初期平缓发展阶段、突变增加阶段、再次平缓发展阶段。后排悬臂式桩桩顶位移变化量明显大于前排埋入式桩,因此,多排锚索抗滑桩加固边坡设计时,在后排桩悬臂情况下,宜考虑后排桩比前排桩截面尺寸大、锚索间距小来减小其桩顶位移,增强坡体稳定性;②填方边坡位移随注水时间变化,坡顶一级边坡位移量最大,随边坡级数增加,位移量减小,因此多级边坡加固可适当增加边坡锚索框架;③填方坡体沉降量随注水时间表现出后缘大、前缘小的趋势;④加筋土的变形与边坡坡体的变形一致,表明加筋土能够增强填方边坡的整体性;⑤各监测曲线最终均趋于平缓,表明桩、锚和加筋土组合支挡结构体系性能发挥良好。  相似文献   
8.
中国火电行业SO2排污交易政策研究及框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美国推行排污交易的发展历程及经验,从总量控制与排污交易的基本内涵出发,阐述排污交易的基本特征.立足于中国当前火电行业SO2排放总量控制的进程,综合分析当前火电行业SO2排放总量的控制方法、边际治理成本差异、定量化管理条件以及社会认同程度可以得出,中国已具有对火电行业实行SO2排污交易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中国火电行业实行SO2排污交易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9.
用名义基准期来标定建筑的重要性类别的方法能够直观体现重要性类别的不同,通过分析比较了我国抗震设计规范与文中所提方法在规定不同重要性建筑的设防参数方面的差别,并重点对17个同家的和文中所提方法计算的不同重要性建筑的地震作用进行分析比较之后,发现所提方法确定的不同重要性建筑地震作用的比值与美国、日本、欧洲等多数国家均比较接近,从而定量地验证了所提方法确定的名义基准期取值的合理性.该方法目前已经被我国<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试用)>(CECS 160:2004)采用.  相似文献   
10.
尤方立 《安全》2008,29(5):5-8
本文采用了理论分析、火灾与疏散的组合模拟程序FDS+EVAC,以一狭长空间为例,进行了火灾烟气作用时的人员疏散仿真研究,分析了通风排烟设备对火灾烟气运动和人员疏散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