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CALMET对复杂地形下风场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CALMET模拟风场的基本原理,对资料的选用及参数的设置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在复杂地形及下垫面条件风场的模拟进行了应用研究。模拟结果对了解区域风场特点,合理规划布局,掌握污染扩散特点,科学利用风能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加昆  张国庆 《青海环境》1997,7(4):182-186
介绍了环境空气的气象和污染源排放物数据的处理和图形制作以及图形显示输出流程,系统试运行表明,环境空气数据、图形处理系统能准确及时预测大范围多源、多种排放物在各种气象条件下的地面浓度分布、能够对多处形式的排放源进行分类叠加,能够按各排放源不同种类的排放物或叠加排放物制作和输出图形,在所拟建工业建设项目的空气环境影响评价、空气环境现状的研究、城市规划和纳污量估算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2年9月在青海省河南县架设的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GMS卫星遥感资料以及雨滴谱和探空资料,分析了一次夜间的对流性降水过程,对积云形成降水的特征以及降水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对流形成的对流云团,在中小尺度系统的驱动下,可以发展成具有一定降水强度的降水云团,形成较大的降水过程;其具有多单体结构,单体之间的合并增长是云团增长发展的主要方式;水平风场的辐合尤其是中层的气流辐合是云团增长的主要因子。降水形成以冷云机制为主,雨滴谱初期为单峰形,中期为多峰形。这类对流天气的形成具有地域性的特征,高原强烈的太阳辐射使气层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地形风使较为湿润的气流沿山谷、河谷向高原主体输送,从而使低空形成潮湿层,而夏季高原上中小尺度系统活动频繁,这些系统结合特定地形,形成动力机制,如气流辐合、抬升等,促使气层释放不稳定能量,形成较大范围的对流性天气。  相似文献   
4.
瓦里关山TSP浓度分布特征及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瓦里关山2003—2004年监测的TSP浓度资料,分析其浓度值的时间分布特征,讨论了浓度值分布与风场的相关关系;分析瓦里关山周围大气污染物中烟尘、粉尘排放情况,对大气污染物中烟尘粉尘排放对瓦里关山TSP浓度值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探讨,得到了关于高原相对清洁区TSP分布的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
高浓度空气污染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1~2005年西宁市空气质量监测资料与500hpa及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西宁市高浓度空气污染的成因及一般机理.结果表明:西宁市高浓度空气污染是因上游地区刮风扬起的尘土伴随冷空气东移或沿湟水谷地西进所致.上游地区地面刮风造成大范围扬尘的动力条件来自天气系统,从500hpa天气图上能反映出大风速区,在卫星图上能看到大范围含尘气团.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GIS软件在新一代大气预测模式复杂地形的模拟和资料获取中的应用,为模拟污染物在复杂地形中扩散提供精确的基础数据,并为GIS和环境学科的交叉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黄河上游地区云雨宏观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2~1996年4~9月,黄河上游河曲段部分气象站,逐日02、08、14、20时云量,20~08时、08~20时降水资料,计算分析了4~9月黄河上游河曲地区云层特征,阴天、雨天出现频率,地理分布,总云量、低云量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黄河上游河曲地区,4~9月阴天出现频率约45%。地理分布以久治为高值中心,由南向北呈递减趋势。≥01mm降水日数占阴天日数的比例约70%,≥5.0mm的比例约23%,≥25.0mm的比例不足1%。并指出黄河上游地区以低云降水为多,但降水强度小,持续时间短,夜间降水多于白天  相似文献   
8.
利用西宁地区2009-2011 年地面气象及高空探测资料,统计及数值模拟研究了大气边界层风、温场特征。结果表明,西宁地面风场状况受地形的影响较大,风场复杂。地面较高频率风向与河谷走向基本一致,谷底平均风速较小,在北川河谷及湟中县西南为风速低值区。高空和地面主导风向在100 m以下发生转换,7:00 高空以西风和西西北风为主,19:00 则以东东南风和西西北风为主,风速均以西风和西西北风最大。风速垂直切变在冬季大,夏季小,夏季傍晚的风速垂直切变明显高于清晨。温度场特征表现为冬季出现逆温频率高,夏季低,清晨出现逆温层厚度较傍晚厚且逆温增温率强。逆温特征较黄土高原河谷城市及黄土高原较湿润地区更为明显,但较黄土高原干旱区则相对弱。混合层高度特征表现为春、夏季较高,冬季最小,气温相当的干旱季节混合层高度大于湿润季节,日混合层平均高度约在200~3 000 m变化,变化幅度大,扩散条件的日变化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以新一代大气污染物扩散理论为基础的ADMS-EIA系统作简要的概述,并对其在建设项目大气环境预测评价中的应用从参数的选取到预测结果分析评价作以阐述,为以新大气污染物扩散理论在实际的环境研究工作中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依据2001-2012年的空气污染指数(API)日报数据,从月(或季、年)平均和空气污染等级2个角度出发,研究西北5省5城市(西宁、兰州、银川、西安和乌鲁木齐)API和空气污染状况比例的变化特征和趋势分析,统计结果表明:(1)5城市空气质量等级以Ⅱ级良为主,首要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在年、季节、采暖期和非采暖期API值有趋于同步的下降变化趋势,污染(优良)天数呈现明显的下降(上升)趋势,大气污染呈现一定的"区域化"的特征。(2)5城市API指数变化规律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差异。从多年API年均值来看,西安、兰州和乌鲁木齐较高,银川和西宁相对较低,且乌鲁木齐、兰州和西宁空气质量状况不稳定,而西安和银川变化相对比较平缓。5城市的年变化也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总体上夏秋季空气质量明显好于冬春季。(3)5城市谱峰区间逐渐向低浓度范围偏移且天数逐渐增加,高浓度事件逐渐减少,各城市向低浓度转变的年份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