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7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实验室重金属废水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验室废水中Hg2+和Cr3污染特点,以硫酸亚铁、硫化钠作为还原剂,将废水中的Cr6+还原为Cr3+,Hg2+和Cr3+以沉淀的形式混凝去除。分别考察pH值、反应时间及还原剂投加量对两种重金属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过低的反应时间不利于Cr6+和Hg2+的去除,pH2.0时,Cr6+和Hg2+的还原效率较高,FeSO4和Na2S加量分别在1 000 mg/L和667 mg/L时,Cr6+和Hg2+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利用正交实验对污染物去除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两种无机还原剂投加比例对铬、汞两种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影响大,pH值次之,反应时间对去除率的影响最小,在pH为2.0、FeSO4和Na2S加量分别在1 000 mg/L和667 mg/L,反应时间为30 min时,废水中Hg2+和Cr6+的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98.23%、95.97%,处理后废水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铜铅锌冶炼行业含汞废物的处理处置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明确了现有各类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适用性,找出了该行业典型含汞废物污染防治技术关键通用性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含汞废物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含汞废物综合治理技术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循环喷淋吸收塔针对氨气和硫化氢两种恶臭气体进行化学氧化吸收处理,研究了水溶液、氧化吸收液、紫外辅助氧化吸收3种工况条件下氨气和硫化氢的吸收效率以及硫化氢的氧化途径。结果表明:紫外辅助条件下相对于水溶液吸收和氧化液吸收具有较好的吸收效果,出气口硫化氢和氨气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65和0.13mg/m^3,去除效率分别为89.97%和90.71%,吸收液中硫酸根含量可达24.6mg/L,单质硫和亚硫酸根分别为22.3和32.5mg/L,可见紫外辅助条件下具有最好的氧化效果和吸收效果。向循环槽定量添加H2O2和补充浓硫酸,48h内硫化氢的平均去除率进一步提升至91.1%。  相似文献   
4.
通过开展残渣与有机污染土壤的混合焚烧实验,分析了炉渣、烟气中多环芳烃和重金属的含量及浓度,明确了残渣焚烧的适用工艺及条件。结果表明,在一段炉焚烧温度600~900℃、二段炉出口温度≥1 100℃、烟气停留时间≥2s、急冷器出口温度≤150℃的条件下,炉渣中重金属含量较高,少部分进入到尾气中,多环芳烃含量极少,大部分被焚烧破坏和尾气净化设施去除。实验结果表明,在残渣掺入量为30%条件下,尾气排放能够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
李宝磊 《环境工程》2017,35(2):180-183
为考察某有色金属冶炼厂对其周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了土壤中汞等重金属的水平分布特征和垂直分布特征。在该厂的厂内、上风向、下风向区域分别进行代表性布点,同时在当地主导风向下风侧最大落地点400 m~2范围内进行棋盘式布点,分层采样,共计96个样品,以GB 15618—200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三级标准为评价标准,对土壤中汞、铅、砷、锌的污染状况及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厂内土壤汞浓度为355 mg/kg,超出标准限值1.5 mg/kg约239倍;土壤重金属水平分布特征随当地主导风向影响较为明显,而重金属垂直分布特征各异,汞浓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升高,砷浓度垂直分布较均匀,锌浓度的垂直分布特征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李宝磊  陈刚  张正洁 《化工环保》2018,38(5):514-518
本文对我国PVC生产行业含汞废物的特性和处理处置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明确了现有各类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适用性,找出了该行业含汞废物处理技术的关键通用性规律。在以上研究基础上,结合含汞废物特性,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含汞废物综合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我国典型涉汞行业含汞废气治理技术进行梳理和剖析,分析了现有各类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适用性,明确了大气汞污染防治技术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现有烟气净化设施,结合烟气组分特征,提出了系统化的含汞废气综合治理技术,为推进我国汞履约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沈阳市污泥堆存处置过程恶臭污染管理与预警方面存在的问题,文章研究了污泥恶臭产生条件、污泥堆存处置过程恶臭污染特征,明确了污泥堆存处置过程的恶臭风险因素。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恶臭风险评估与分级预警指标体系,并通过案例分析对指标体系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恶臭风险评估与分级预警系统软件,为企业恶臭风险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了科学的监管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焦油渣、煤沥青开展配煤捣固炼焦实验,分别分析不同炼焦残渣配比下,焦炭成分的变化,确定其较优掺入比例,并分析残渣对焦炭和尾气中多环芳烃、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焦油渣掺入比例为4.5%,煤沥青掺入比例为6%是较为适宜的。此条件下,焦炭中重金属含量较高,进入到尾气中的部分有限,而多环芳烃含量极少,大部分都进入到尾气中,故炼焦尾气需要经冷凝、过滤和吸附净化后再排放。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利用3种凝胶固化材料对垃圾浓缩液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处置,同时利用浓缩液与固化材料形成的浆状混合物喷射至垃圾堆体表面,考察其作为膜覆盖的防水、异味隔绝效果。结果表明,3种固化材料对浓缩液中COD、氨氮和盐分均具有较高的固化效率,其中固化材料C效果最为明显,3种污染物固化效率分别为87.2%、93.7%和86.6%,汞和砷两种重金属的固化效率分别为87.6%和94.6%。恶臭阻隔实验结果表明:3种固化材料对于生活垃圾和市政污泥两种臭气污染源均具有较高的臭气阻隔效果,尤其是固化材料C在密闭实验组中对于两种污染源臭气浓度的隔绝效率仍然为77.73%和71.62%。此外,此覆盖材料还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冲刷水中污染物浓度值极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