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5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能控制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智能控制的适用范围及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的特征进行了简单分析。对智能控制的3大主要分支模糊逻辑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及专家控制系统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应用的最新动态进行了评论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引入智能控制是一种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的有效方法,国内在污水生物处理智能控制的应用研究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国内的研究及应用还处在发展阶段,应当加强。最后对污水生物处理智能控制的发展方向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结合某木浆厂的实际运行数据,对采用木聚糖酶辅助漂白前后的木浆质量、主要物料消耗量及产生废水的污染物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在工艺运行参数不变条件下,使用木聚糖酶辅助漂白能够显著提高生产纸浆质量等级,降低原木、二氧化氯和能源消耗量,减轻漂后废水的污染负荷,对于降低纸浆生产成本,保护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组合MBR工艺中试系统处理高氨氮生活污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低碳氮比〔ρ(BOD5)/ρ(TN)〕、高氨氮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对强化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MBR)组合工艺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处理效果进行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在A/O工艺中引入纤毛填料,强化了组合工艺去除有机物及氨氮的效果,缓解了膜组件污染;根据进水负荷和温度变化,优化了工艺运行参数ρ(MLSS)和混合液回流比,系统稳定运行期间的HRT为6.7~11.9 h,膜通量为11~20 L/(m2.h);处理系统对BOD5,CODCr,氨氮及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97.4%,87.2%,97.5%和100%,处理水ρ(BOD5)≤6 mg/L,ρ(CODCr)≤40 mg/L,ρ(氨氮)≤5 mg/L;由于碳源缺乏,组合工艺对TN和TP去除率较低,分别为28.5%和26.8%,但处理水中的TN和TP以硝态氮和溶解性磷酸盐为主,是植物吸收氮源和磷源的主要形式,因此对符合再生水水源要求的处理水可作为城市绿化及农田灌溉用水回用,不仅可补充植物与作物生长必需的氮磷营养元素,而且为城市生活污水资源化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东莞市集约化、大规模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模式、投融资模式、工程建设模式、技术咨询模式以及配套政策法规体系.这种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对全国类似城市环保设施群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也为我国未来大规模的环保设施建设管理机制的制定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5.
前置反硝化脱氮系统外加碳源在线控制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低碳氮比(C/N)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对连续流前置反硝化生物脱氮系统外加碳源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从而能使出水硝酸盐和亚硝酸盐(NOx-N)的浓度在满足出水水质标准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外加碳源的投加量.试验结果表明:总回流比大于2碳源不足时,增加总回流比并不能提高脱氮效率;总回流比一定,缺氧区出水NOx--N的浓度达到2mg/L左右时,即使碳源投加量成倍增加,TN的去除率提高不多.在对总回流比与投加碳源量的相互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外加碳源量的控制方案:通过使缺氧区出水NOx--N浓度维持在2mg/L左右来控制外加碳源的投加量,总回流比由进水TN及出水NOx--N浓度的标准值来确定.该控制方案既容易判断碳源投加的最佳点又能节省碳源的投加量,易于在污水处理实践中实现.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现阶段污泥处理过程中管理机制不足的问题,通过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管理现状的分析,揭示了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暴露出的管理方式弊病;以广东省东莞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管理实践为例,提出污泥处理项目投融资机制和污泥处理成本分担支付机制,可有效实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集中处理处置过程的环境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碱减量废水来源、水质特点、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废水处理的难点,结合碱减量废水资源化技术发展现状、技术应用情况、处理设备成套化水平及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认为从碱减量废水中回收对苯二甲酸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建议国家和地方在纺织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通过制定技术政策和加强环境监督,引导企业积极对碱减量废水进行回收,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在对絮凝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几种不同扰流形式的旋流扰流絮凝反应器。通过试验对其絮凝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找出了比较合理的絮凝器结构。这对于研制开发新型絮凝反应器,发挥新型絮凝剂的效能,提高出水水质,保证供水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NPR中试基础上研究了温度和碳源对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影响污泥沉降性能,低温下有机物的去除更容易受到有机负荷的影响.温度对生物去除SS,CODcr和TP的效果影响不大,对氨氮及TN的去除效果影响比较明显,在温度由8 ℃上升到26 ℃的过程中,氨氮及TN去除率分别由16%和18%上升到84%和69%.控制系统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能够实现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外加碳源有助于脱氮效率的提升,20 ℃下碳氮比(ρ(C)/ρ(N))由5提高至8时,TN去除率由57%提高至66%,对除磷效果影响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以日本琵琶湖流域东北部净化中心为例,介绍了日本琵琶湖流域市政污水处理概况,重点阐述了以投加絮凝剂的多段硝化脱氮法为核心生物工艺的"超深度"处理技术和以"焚烧—熔融"为核心工艺的污泥资源化处置技术,为我国市政污水的深度处理和污泥处置提供了技术和发展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