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了各污染源的NMVOC排放因子,重点分析化工产储源的NMVOC排放因子,估计了1998~2007年中国各地区、各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NMVOC)排放总量,并研究了各污染源NMVOC各成分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近年来NMVOC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2007年中国人类活动排放NMVOC总量达到2380.24万吨,是1998年的1.8倍。其中固定源燃烧排放958.95万吨(生物质燃料842.27万吨),交通源478.62万吨,溶剂应用408.23万吨,化工产储源301.11万吨,石油储运和精炼131.84万吨,混杂源101.49万吨。本研究为挥发性有机物(VOC)总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组织和产品碳足迹与清洁发展机制(CDM)在计算电力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方法上的区别,在发改委电力排放因子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项修正与补充,分别得到用于组织和产品碳足迹的中国电力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结果表明,发改委发布的电力基准线排放因子与本文得出的组织和产品碳足迹的排放因子有显著差距,不应混用.本文计算的排放因子可为国内组织及产品碳足迹研究提供更恰当的数据来源.  相似文献   
3.
用红外干燥方法对酒精污泥进行干燥实验,研究了干燥温度和污泥厚度对水分蒸发速率、干燥速率及体积变化率的影响。实验表明,恒速干燥段的干燥速率仅与干燥温度有关;临界湿含量随污泥厚度增加而升高,随干燥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污泥体积在恒速干燥段收缩速度较快,在降速干燥段仍有微小的变化。对污泥干燥特性曲线进行分析,建立了恒速干燥段及降速干燥段的干燥模型,并将模型预测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4.
纸塑铝复合包装材料的碳足迹评价与认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610065摘要:对纸塑铝复合包装的生命周期碳足迹建模、数据收集和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基于碳足迹评价结果,提出了削减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改进建议,并讨论了碳足迹案例的数据质量. 结果表明:纸塑铝复合包装材料生产80%以上的碳足迹来自纸板、铝箔和塑料的生产,其次是电力和运输;清洁生产、绿色采购和产品设计改进是降低纸塑铝复合包装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有效措施,其中原材料及供应商的选择是最有潜力的措施;此外,应尽可能采用代表产地实际水平的数据,以提高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5.
板框压滤机内酒精污泥过滤脱水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螺杆泵输送和板框过滤机压滤的方法对酒精污泥进行机械脱水,研究了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添加量、污泥的进口湿含量、螺杆泵转速、过滤介质和过滤时间对污泥过滤特性的影响,并对滤饼吹气压榨进一步脱水。实验表明,在PAM添加量wPAM=3 kg/(t干污泥),污泥的进口湿含量x0=95%,螺杆泵转速n=180 r/min,过滤时间t=2.5 h并进行吹气压榨可将污泥的湿含量降至69.91%。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环境风险评价发展概况的基础上,简要探讨了环境风险评价存在的问题,包括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在技术方法上协调不足,环境风险评价与环境风险评估衔接不够到位,环境风险评价方法体系与国外尚存在差距,部分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标准指导有待完善。针对以上问题,建议不同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和合作,推动环境风险评价、安全评价技术标准和手段更好地统一;将环境风险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估有效衔接或合并;加强相关基础研究和数据积累工作;在相关技术导则或评估指南中明确事故应急池等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设置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不确定度和敏感度分析的LCA数据质量评估与控制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提出定量评估并控制LCA数据质量的系统化方法(称为CLCD-Q方法),从LCA案例的原始数据和清单数据算法开始评估不确定度;然后通过两次蒙特卡罗模拟,先后得出单元过程清单数据及LCA结果的不确定度;最后结合敏感度分析,辨识出LCA模型中具有高不确定度和高敏感度的关键数据,从而指出控制和改进数据质量的关键点.结果发现,上述方法可在eBalance软件和CLCD数据库中实现.同时,对中国电网电力生命周期的示例研究表明,上述方法将传统的LCA数据质量评估延伸到了原始数据层面,从而为数据收集过程中的原始数据与算法选择提供了直接的支持,同时也可以针对数据质量不达标的LCA结果,指出最有效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