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强化生物除磷系统(A2/O-MBBR)联合工艺,研究硝化液回流比(100%、150%、200%、300%)对该系统反硝化除磷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ρ(COD)为400 mg/L、ρ(NH+4-N)为30 mg/L、ρ(SOP)为8 mg/L条件下,硝化液回流比对A2/O-MBBR工艺系统中COD、NH+4-N和TN的去除率影响不大,而对缺氧区的吸磷量影响明显,缺氧区吸磷量随着硝化液回流比的增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回流比为200%时,缺氧区的NO-3-N浓度为4mg/L左右,吸磷量最大为20.2 mg/L,胞内聚合物PHB代谢活性最好,利用率最高为1.12 g/(g·L)。体现了A2/OMBBR联合工艺具有显著的反硝化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2.
运用磁种混凝技术处理校园生活污水,通过分析原水水质,磁种(Fe3O4)、混凝剂PAC(聚合氯化铝)或PAS(聚合硫酸铝)、助凝剂PAM(聚丙烯酰胺)投加方式及投加量考察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磁种的添加量和添加方式对水处理起到关键性作用。先添加磁粉0.3g/L,再添加PAC 0.3g/L,PAM 0.002g/L混合搅拌出水COD去除率为78.90%,处理后COD含量43.60mg/L,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COD浓度对污泥转移SBR工艺除污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污泥转移SBR工艺采用污泥回流的方式,将间歇运行的SBR反应器内处于沉淀期的污泥回流至厌氧生物选择器中,使得SBR沉淀撇水界面降低,增加了系统的充水比和参与反应的活性污泥总量,进而提高了除污能力。以生活污水为原水,研究新工艺下COD浓度对除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回流比为30%,泥龄为10 d,C/P为74~124,C/N为6~20时,系统除污能力较强且稳定,出水P和TN浓度分别小于0.4,15 mg/L,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结合碳源在系统中的合理分配可知,50%~70%、35.60%、18.86%的COD分别在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被消耗,该新工艺实现了对碳源的优化利用,提高了系统的除污能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发酵类制药工业的基本情况、产品种类和生产工艺,以及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编制的目的和基本要求,掌握中国发酵类制药工业自行监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从监测方案和信息记录2个方面,针对于该行业废水、废气、噪声和周边环境质量等的监测点位、监测指标和监测频次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对于信息记录中监测信息、生产和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工业固体废物的记录要求,提出相应的技术建议,为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史晓丹  李勇  李大鹏  王忍  邓猛  黄勇 《环境科学》2015,36(5):1622-1629
以太湖梅梁湾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借助Rhizon间隙水采样技术、Unisense微电极技术,解析了物理扰动和摇蚊幼虫组合扰动下,沉积物微环境及微界面特征对物理扰动强度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高强度物理扰动下(240 r·min-1),溶解氧渗透深度(OPD)达到12.1 mm,远高于低强度(60 r·min-1)的3.8 mm.沉积物总氧气交换速率(TOE)、TOE与DOE差值、ORP、溶解氧渗透深度(OPD)、DO空间分布的差异性等均显示了与物理扰动强度正相关趋势.沉积物中p H增加的区域和幅度及Fe2+减小的区域和幅度也显示了相同响应规律;在沉积物表层0~6 cm范围内,相同深度沉积物的含水率、孔隙度、总微生物活性均随物理扰动强度增加呈递增趋势,并对物理扰动强度的响应程度随沉积物深度递增逐渐减弱.这暗示了物理扰动胁迫摇蚊幼虫构造更深和更多的廊道,进而从垂向的角度改造了沉积物微界面和微环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