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不同湿地模型中根系微生物的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林  李冰  余家辉  朱加宾  朱健 《环境科学》2017,38(8):3312-3318
为了研究不同植物和滤料组合的小型湿地模型在处理养殖池塘水体过程中根系微生物群落的特征,并分析植物对根系微生物富集的影响,本研究对两种植物(茭白和慈菇)和两种滤料(石榴石和磁铁矿)进行组合构建了6种不同的湿地模型,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湿地植物根系微生物的结构特点和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湿地模型根系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各不相同;所有收集的微生物总体上属于52个门,118个纲,455科,905个属和1 426个种;根据Shannon指数,茭白(平均为5.77)比慈菇(平均为5.29)在微生物富集方面具有更强的能力;但是,慈菇和茭白根系微生物中变形菌门的比例分别平均为61.97%和51.78%,说明慈菇能够更好地富集变形菌.β-变形菌纲为实验期间不同植物根际富集的主要细菌类群.本研究结果为人工湿地植物优化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湿地组合最佳构建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基于RuO2-IrO2/Ti形稳电极和Fe0牺牲电极实现电氧化-电絮凝(EO-EC)一体化处理含Tl (I)废水,并与单一的电絮凝(EC)进行比较,探讨了EO-EC处理含Tl废水的机理.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EC,EO-EC (1:1)组合技术适应于宽pH (4-10)以及电流密度范围(5-20mA/cm2)下含Tl废水高效处理,且不易发生钝化;活性氯以及氧化还原电位在Tl (I)间接氧化Tl (III)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沉淀分析表明生成的Tl (OH)3(s)与絮体Fe (OH)3(am)共沉淀,纤铁矿位点可吸附残留Tl (I).EO-EC一体化技术可满足实际含Tl废水达标处理(<2µg/L)且具有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贵州织金典型煤矿区矸石堆场周边地表水体及耕地进行调查与采样分析,探讨了煤矸石堆场Fe、Mn元素迁移对周边地表水体及耕地累积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煤矸石堆场酸性排水的影响,煤矸石堆场周边溪沟水Fe、Mn含量分别达0.81~32.14mg/L、1.17~8.42mg/L,超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标准"限值的3~107、12~84倍。堆场周边旱作土中Fe、Mn含量分别达63 530~85 990mg/kg、243.1~910.1mg/kg,水稻土达46 940~75 810mg/kg、144.5~409.1mg/kg,Fe、Mn累积指数旱作土分别达1.61、2.97,水稻土分别达1.24、1.33。随着与堆场距离的增大,水稻土Fe、Mn含量逐步降低,在500m范围内Fe降低了35%,Mn降低了61%,而旱作土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硅藻土(CDt)的吸附能力,采用NaBH_4液相还原二价铁法合成负载纳米铁的硅藻土颗粒(nZVI-CDt),运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nZVI-CDt进行表征,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不同吸附条件对CDt和nZVI-CDt吸附Cd~(2+)的影响,并结合等温吸附属性、吸附过程控制步骤以及吸附动力学、热力学属性分析探讨了CDt和nZVI-CDt对Cd~(2+)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负载纳米铁后,硅藻土的团聚现象得到改善,分散性更好,表面活性基团向有利于吸附方向发生变化,吸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相对于CDt,nZVI-CDt对Cd~(2+)的吸附量提升了3.9倍;nZVI-CDt对Cd~(2+)的吸附较为迅速,20 min左右就可达到吸附平衡;随着投加量的增加,nZVI-CDt对Cd~(2+)的吸附量呈下降趋势,而初始浓度对Cd~(2+)的吸附影响则正好相反;相对于CDt,溶液初始pH值对nZVI-CDt吸附Cd~(2+)的影响明显减弱;nZVI-CDt对Cd~(2+)的吸附能力受温度影响不大;nZVI-CDt对Cd~(2+)的吸附符合Temkin等温吸附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反应容易进行,且以物理吸附为主,吸附过程控制步骤为发生在微孔内的吸附反应.吸附热力学参数表明CDt和nZVI-CDt对Cd~(2+)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过程,且系统的无序性增加.  相似文献   
5.
将ASBR-SBR工艺用于丙烯酸吸水树脂生产废水的处理.研究了ASBR反应器厌氧消化时间对废水CODcr去除性能和对后续SBR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消化24h,既可去除大部分有机物,又可保持出水较好的可生化性,为后续SBR工艺运行提供了良好的进水条件.通过实验确定了SBR反应器的最佳运行工艺,进水搅拌3h、曝气8h、沉淀1h、出水2h、闲置1h,CODcr总去除率为96.56%,出水CODcr<500 mg/L,满足当地接管标准.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贵州省中部煤矸石堆场生长的马尾松进行调查及采集,以探讨马尾松对煤矸石基质中Fe、Mn迁移转化的影响及调控效应.结果表明,煤矸石堆场生长的马尾松植株中Fe质量比由大到小依次为根、叶、茎,Mn质量比由大到小依次为叶、茎、根.马尾松对煤矸石基质中Fe、Mn有明显的吸收固定作用,其中对Mn的富集系数达4.93.马尾松根际煤矸石基质与非根际煤矸石基质中的可交换态Fe质量比无明显差异,但两者之间可交换态Mn质量比有显著性差异.马尾松根际效应可提高煤矸石基质中Fe、Mn的活性及生物有效性,特别是Mn.此外,马尾松根际煤矸石基质与非根际煤矸石基质溶液中Fe、Mn质量浓度的差异均达显著性水平,其中根际煤矸石基质溶液中Fe、Mn的质量浓度比非根际基质溶液平均降低71.1%和41.5%.马尾松有助于减少煤矸石堆场中Fe、Mn的迁移量及其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基础建设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产生的垃圾也迅速增加。大量垃圾的产生,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还会给周围环境带来一系列问题。本文在评述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三种主要技术上,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多元化综合处理系统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贵州西部土法铅锌矿区不同类型废渣重金属的释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健  刘方  王兰  李金娟 《环境化学》2012,31(9):1452-1453
贵州省西北部水城-赫章铅锌矿带是贵州铅锌的主要产地,其中赫章县是我国著名的土法炼锌集散地,土法炼锌已有300多年历史.铅锌矿的开采导致大量含硫化物矿物的矿渣及尾矿等暴露于地表,在氧化作用、淋滤作用及地表水的  相似文献   
9.
以贵阳不同植被类型酸性土壤(果园、草地、茶园、阔叶林、针叶林)0~30 cm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了5种植被类型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微生物量C/N、土壤呼吸作用、反硝化作用差异。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土壤有机碳含量在7.11~37.00 g/kg之间,全氮含量在0.95~3.64 g/kg之间,低于贵州石灰土上的次生林;土壤有机碳/全氮均值介于5.98∶1~16.93∶1之间,表现为针叶林茶园草地阔叶林果园;(2)土壤NH_4~+-N含量在0.79~49.49 mg/kg之间,阔叶林最高,针叶林和茶园最低;NO_3~--N含量均值在0.04~1.18 mg/kg之间,针叶林最高,茶园和阔叶林最低,可能与针叶林、茶树等植物优先利用NH_4~+-N作为养分来源有关;(3)SMBC、SMBN分别介于818.01~3 192.86 mg/kg和141.36~531.42 mg/kg之间,SMBC/SMBN与pH值、铵态氮含量分别呈显著、极显著负相关,表现为针叶林草地茶园果园阔叶林;(4)土壤反硝化速率介于122.21~1 229.09 mg/(kg·h)之间,高于贵州石灰土上的次生林,果园和针叶林N_2O流失率较高,反硝化作用产生的CO_2不断被消耗。总的来说,区域土壤趋于有机碳积累,酸性环境、低NH_4~+-N含量下微生物倾向于生物体碳的积累;土壤氮矿化速率较快,N_2O流失率较高,初始NO_3~--N水平是决定酸性土壤N_2O释放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几次台风暴雨Q矢量诊断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健  沈晓玲 《灾害学》2006,21(2):90-94
利用非地转ω方程说明了Q矢量散度的物理意义,并通过计算2004年对浙江省造成重大影响的几个主要台风影响过程中的Q矢量散度场,分析比较了Q矢量散度场在不同等压面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台风、暴雨的关系,指出低层等压面上Q矢量散度场的演变对台风暴雨预报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