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为了确定酸雨对大田作物产量的影响,美国Brookbaven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工作者,于1979年夏季,用大豆进行了田间试验。为估计最恰当的田间小区设计和统计学分析,前一年在同一地块进行了预备性试验。为避免局部土壤条件不同的影响,试验小区用随机排列。将试验地划分为6个方块区,在每个方块内都设5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5次,共30个处理小区。小区长2.43米,每区播3行大豆,行距45.7厘米。仅对中间一行进行酸雨处理。收获时只对中间行内中心处15株大豆产量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由Aspergillus flavus和A.parasiticus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对人类有毒的强致癌性物质.许多食品都有可能被曲霉菌污染而产生黄曲霉毒素.也有少量关于抑制曲霉菌生长和黄曲霉毒素产生的天然抑制剂的报道.  相似文献   
3.
纤维素的可更新性是煤碳和石油所不能比拟的。据估计世界的纤维素年产量在10~(11)吨以上。农付产品、食品工业、造纸工业、林木业以及城市废物等,天天都在产生大量的废纤维。 废纤维即是环境污染物又是最有潜力的可再生资源。利用废纤维生产单细胞蛋白是统一资源循环与再生、减轻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4.
70年代以来,国内外不少研究者利用微生物对农作物秸秆等有机废弃物进行生物处理,期望借生物的分解合成作用,提高其饲用价值。但因一般微生物对具有木素纤维素结构的天然纤维素材料分解力差,且无直接经济收益,成本较高,无法在生产上应用。 八十年代初,德国的zadra.F.,在实验室内利用包括侧耳属真菌在内的白腐菌,进行了芸苔、芦苇、向日荧秆、稻壳的降解与体外消化率试验;笔者根据物质多层次利用的原理,进行了秸秆多层次利用的探讨;何锦星等利用侧耳属中的凤尾菇对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类对镉的开采和广泛应用,镉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使土壤含镉量越来越高,导致作物吸镉量增加,植物体内长期形成的元素间的关系受到破坏,生物量减少,品质恶化。 1955年荻野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一些经产妇女中出现骨痛病。1968年日本厚生省正式宣布该病是由于长期食用含镉食物和饮用含镉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