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6篇
基础理论   8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喀斯特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贵州省喀斯特土石山区为例,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喀斯特生态实验站的部分试验数据,从全局性、紧迫性、高效性、层次性、可持续性、创新性与多样性的角度提出了在贵州喀斯特土石山区的急坡地、陡坡地、缓陡坡地其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模式分别采用3种典型模式,即:灌草模式,乔灌草模式与林果模式,以期促进该区域的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以及方法论属性三个方面论述了生态学的内涵.生态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与完善,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同时生态学具有渗透性特征,向学科、产业、政区以及社会各领域.指导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便于最优地处理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同时也阐述了目前广泛应用的"生态"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南方地区荒坡山地种植龙须草的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定位试验,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荒坡地种植龙须草对土壤理化性状,草地小气候环境和水土流失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龙须草能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改善土壤通气透水性能。增加土壤贮水量,降低土温,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可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运用植被生态学与恢复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在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以受干扰而退化,经封育后自然恢复至灌丛阶段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其中设置400个5 m×5 m共计1 hm2的相邻网格样方,对其进行群落学调查.应用聚集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格林指数、聚集强度、Cassie指标、方差均值比的t检验等方法,研究了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自然恢复灌丛阶段群落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所有种群的空间分布呈显著的聚集分布,同时,各种群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也呈聚集分布,且随发育阶段的进展聚集程度逐渐减小.这主要与物种本身的生态学与生物学特性有关,以及与物种的竞争排斥作用有密切联系.聚集程度的大小在一定的程度上可用来表征植物群落的恢复程度,随着恢复过程的向前发展,种群聚集程度将下降.这将丰富该地区植被生态学与恢复生态学的内容.为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1980~2015年荆江三口五站逐日流量数据,采用IHA指标体系分析度量三峡工程运行前后荆江三口水文情势的变化。除新江口和弥陀寺在枯水期1~3月有小幅增长外,三口各站点月均流量值均减小,汛期下降幅度较大。最大日流量值持续下降,但2003年后变化趋势相对平缓。沙道观和管家铺站断流天数显著上升,各站流量变化率明显降低。荆江三口水文情势变化受长江干流径流量减少、径流过程改变以及干流与口门河段河道冲淤不一致的共同影响,对长江中游四大家鱼种群以及洞庭湖苔草草洲的发展产生一定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6.
河道尾砂富集分离后,形成高砷尾砂,对尾砂进行脱砷处理,可以使之达到炼铁要求,针对高砷尾砂炼铁需求,进行实验室试验并分析该生产工艺预处理参数,通过对硫酸浓度、固液比和搅拌速率等工艺参数进行分析,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在浓度为15%,固液比对1:3,搅拌速率在300r/min的情况下,该条件下铁渣中砷去除效率可达到4.177%。通过物相分析,采用硫酸处理主要利用矿样中As2O3溶于酸的特性使高价态的砷进入液相排出。针对高砷尾砂进行脱砷预处理,初步减少矿样中砷的含量,为矿样进一步资源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以及方法论属性三个方面论述了生态学的内涵。生态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与完善,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同时生态学具有渗透性特征,向学科、产业、政区以及社会各领域,指导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便于最优地处理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同时也阐述了目前广泛应用的“生态”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以典型的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不同恢复阶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序列方法,选用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裸荒地、草坡、灌木林和森林基本相似的4个植被恢复阶段,通过调查取样和实验分析,探索了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物理性状和速效养分的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植被由低级向高级的演替,土壤微生物量碳、有机质及速效磷显著升高(p<0.05);土壤pH值、容重及根土比显著降低(p<0.05);速效氮和速效钾变化不一致;(2)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根土比、有效磷、土壤容重与微生物量碳具有较大的关联度,通径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土壤容重和根土比对微生物量碳的形成有较强的直接作用,有效氮表现出较强的间接效应;根土比-有效磷、有机质-土壤容重、有效氮-土壤容重之间相互调节,相互制约,间接调控着微生物量碳的形成。这将丰富该地区植物生态学与恢复生态学的内容,为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定位研究方法,以中亚热带区域七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生态系统对土壤生物学肥力指数、内梅罗土壤质量指数、土壤退化指数的影响,以及各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生物学肥力指数和内梅罗土壤质量指数都是以常绿阔叶林最高,其次是混交林和阔叶纯林,连栽杉木纯林最低.土壤退化指数与内梅罗土壤质量指数正好相反,连栽杉木纯林土壤退化指数最高,混交林和阔叶纯林稍低.另外,混交树种不同,土壤质量指数也有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内梅罗土壤质量指数、土壤退化指数与土壤生物学肥力指数相互之间存在正的相关性;另外,这3种土壤质量指示指标分别和林下植被层、森林凋落物现存量之间也有着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龙须草对我国南方紫色土小生境的改良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文军  邹冬生 《生态环境》2006,15(1):124-128
龙须草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先锋植物,为了探讨龙须草对我国南方紫色土地区的生境改良作用,在20度的紫色土荒坡地上设置了光坡地、自然草地、龙须草地、龙-林复合地四个处理,分别调查水土流失状况、土壤结构、土壤营养、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结果表明:与紫色土光坡地和自然野生草地相比,龙须草地和龙林复合地的水土流失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土壤结构、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状况、土壤营养状况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四个处理中龙-林复合处理的小生境改良作用最好,这说明在原有水保林下种植龙须草可获得较好的生态效益。南方紫色土地区种植龙须草不仅有利于当地生态恢复的实施,而且对生态恢复成果的保持和农民收入的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