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26篇
基础理论   4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全国土壤元素背景值研究中,所有土壤样品均按A、B、C三个发生层次采样,这对于全国背景值的统计运算及统计单元间的比较,无可置疑,是正确的。但若深入研究区域性土壤元素背景值的形式、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实事证明按照土壤剖面的发生学特征,更详细地划分发生层次,逐层采样,不但更有利于准确划分A、B层的界限,而且对于揭示背景值分异的实质——在土壤发生过程中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行为的差异,也是完全必要的。本文以黄土高原五个主要土类(含亚类)为例,按照土壤发生层次,讨论土壤元素在剖面上的分布特征,探讨土壤元素背景值垂直分异与土壤剖面发生学特征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黄土元素背景值分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中国黄土中40个元素的背景值,并以F、Cr、Mn、Co、Ni、V、Cu、Zn、As、Se、Cd、Pb、Hg等13个元素为例,讨论了其在黄土高原的分布与含量。利用趋势面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揭示了黄土中元素的某些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及元素背景值的分异规律。结果表明,黄土的元素背景值具有三维的分异特征,黄土的质地及沉积的生物气候环境黄土是影响背景值分异的主要因素。为中国黄土的风成学说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山西主要煤矿的煤、煤矸石以及燃煤电厂的不同粉煤灰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并就资源化利用中,用于制造建材后造成的r辐射年剂量率以及建筑物室内氡浓度作了安全评价,为再资源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西藏高原36种元素的植物含量水平及其在土壤-植物系统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利用吸收系数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定量描述了植物对土壤不同元素的吸收、富集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西藏高原的土壤-植物系统中,亲硫元素和碱金属、碱土金属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较亲铁元素活跃,植物元素的类型划分和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其规模之大,位置之重要,影响之深远,将在中国水利建设史上是前所末的,因它具有发电,防洪和航运等多方面的综合显著效益,对沿江地带乃至全流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影响,而库区的土地配置,是关系世纪之交库区建设成败的大事,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不开土地,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针对三峡库学,城市规划学和发展战略学等基本原理为  相似文献   
6.
中国森林资源的主要灾害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资源以集生的乔木为主体,能够对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产生巨大影响的植物群落,中国森林资源面积有13093×104hm2,森林覆盖率13.8%。目前的现状是,森林资源缺乏、分布不均、蓄积量低、有林地面积小、构成不合理、可供采伐利用少等,其主要原因是森林资源灾害的长期存在并日趋严重。通过对森林资源灾害类型和致灾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提高森林资源生产能力,改善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和防止灾害发生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7.
毛发、粮食、土壤中微量硒的荧光分光光度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采取2,3-二氨基萘试剂,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毛发、粮食、土壤中微量硒的分析方法。对分析试验条件作了探讨,此法不受一般的干扰,灵敏度高,每毫升环己烷中硒的最低测出量为0.001ug;精密度和准确度:毛发、粮食、土壤中硒的测出值的变异系数及样品中加入标准硒的回收率分别为1.30%、1.10%、1.05%及98.5—102.9%、95.9—101.5%、96.8—102.5%。  相似文献   
8.
不同海拔对干热河谷土壤微生物量及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萐  李鹏  李占斌  刘国彬  郑郁 《中国环境科学》2011,31(11):1888-1895
以四川宁南县金沙江下游的河谷地带为研究区域,选择不同海拔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海拔下土壤微生物量及其活性的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在干热河谷区,海拔对微生物量、基础呼吸强度、诱导呼吸强度(SIR)影响显著,且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上述指标呈显著线性增加.在海拔705~1005m处随着干热风影响的减少,微生物量及其活性逐渐增加,其后随着海拔的继续升高,干热风影响降低,微生物量及其活性总体趋于稳定.海拔1005~1400m可以作为是干热风影响的过渡区.微生物量、基础呼吸强度、SIR具有明显的干湿季变化且变化规律相似,其中干季微生物量及其活性显著低于湿季.干季代谢商(qCO2)随海拔先降低后升高并趋于稳定,湿季没有显著差异.干季和湿季土壤微生物量与理化属性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干热风是影响土壤微生物量及其活性的主要因子之一,从生态恢复角度出发,应该尽可能的减少干热风和水分对土壤和植被的胁迫作用,促进该区域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陕西渭北高塬的调查研究证明,大骨节病发病率不同的相邻村庄内,居民发中的9种重要生命元素,唯硒的含量与各村居民患病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同时,该病流行地点的人发中各元素含量唯硒低于国内外健康人的发硒水平.通过对病区内不同地貌环境的土壤及饮水类型分布等项研究,阐明了重、中、轻病村交错分布的人体硒低的原因,这对大骨节病的产生与环境通过食物链导致人体硒低有关又再次提出一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土壤退化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水土流失所引起的土壤严重退化,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心的问题。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由于土壤侵蚀,全世界每年丧失可耕地500—700万公顷,到本世纪末可能增加到1000万公顷。我国有些地区土壤侵蚀问题也很严重。水土流失的面积约150万平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