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84篇
安全科学   51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449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91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以小麦秸秆(WS)、氢氧化钠(NaOH)、L-半胱氨酸(L-Cys)、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为原料,通过化学预处理、酰化反应在WS中引入巯基官能团,制备出重金属吸附剂巯基丙酰化小麦秸秆(MPWS)。通过吸附实验考察了MPWS对水中Cd(Ⅱ)的去除性能,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确定了MPWS的制备条件,借助红外分析(FTIR)、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SEM-EDS)等表征手段探讨了MPWS的制备机理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WS粒径为0.60 mm,化学预处理NaOH溶液浓度为0.1 mol/L,n(EDC·HCl)∶n(L-Cys)为0.05∶1,m(NHS)∶m(EDC·HCl)为1∶1,m(CWS)∶m(L-Cys)为1∶5,反应介质pH值为10,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3 h的制备条件下,MPWS对水中Cd(Ⅱ)的吸附性能最好,Cd(Ⅱ)的最高去除率可达94.20%。FTIR和SEM-EDS分析表明,NaOH溶液预处理除去了一定量的半纤维素、木质素,MPWS中成功引入了巯基、胺基、羧基,Cd(Ⅱ)被吸附到MPWS结构中;MPWS对Cd(Ⅱ)的吸...  相似文献   
2.
铁氨氧化(Feammox)是一种以廉价、易得的铁作为微生物电子供体的新型自养生物脱氮技术,即Fe(Ⅲ)还原与厌氧氨氧化的结合工艺,拥有成本低廉、无需有机碳源、污泥产量小、无温室气体产生等优势,是污水处理的一种潜在脱氮途径.本文对铁氨氧化反应的机理、功能菌种的种类和特性及电子穿梭体对其的影响进行了介绍,总结了铁氨氧化在污水环境中的脱氮效果及其与厌氧氨氧化、硝酸盐依赖型亚铁氧化和生物电化学系统的耦合技术,并指出目前铁氨氧化的应用问题及该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可能是菌分离纯化、工艺参数控制.  相似文献   
3.
腐殖质作为电子穿梭体在介导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降解和转化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电化学方法测定了市政污泥堆肥胡敏酸的电子转移能力(electron transfer capability,ETC),并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探讨堆肥过程胡敏酸化学组成和结构变化对其ETC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胡敏酸的电子接受能力(electron accepting capacity,EAC)和电子供给能力(electron donating capacity,EDC)分别在12.46—18.62μmol e-·g~(-1)C和165.07—257.84μmol e-·g~(-1)C之间,从堆肥初期到堆肥末期,两者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在堆肥前期N、C和H含量下降较快,而S含量在后期下降较快.平行因子分析发现,随着堆肥进行胡敏酸中代表类腐殖质物质的组分1和组分3的含量逐渐升高,而代表类蛋白物质的组分2的含量逐渐减少.胡敏酸HIX、S_R和SUVA_(269)分别从初期的0.523、3.33和1.69变至0.732、2.20和2.39,说明胡敏酸中有机质的腐殖质化程度、分子量和芳香性均随着堆肥腐熟呈现出增大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随着堆肥进行胡敏酸中类腐殖质物质增多、类蛋白物质减少,导致胡敏酸分子量、芳香度与腐殖质化程度增大,从而促进了胡敏酸EDC和EAC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考察一次性降温和阶梯式降温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ASBR)脱氮性能的影响。一次性降温方式(30℃降至15℃),阶梯式降温方式(30℃降至25℃,再降至20℃,最后降至15℃)。温度30℃时,NH_4~+-N和NO_2~--N的去除率分别为97.3%和98.5%,总氮去除速率为5.12 mg·(g·h)~(-1),?NO_2~--N/?NH_4~+-N为1.33,厌氧氨氧化活性(SAA)为0.139 g·(g·d)~(-1)。一次性降温至15℃时,NH_4~+-N和NO_2~--N的去除率分别降至47.9%和55.1%,总氮去除速率降至2.74 mg·(g·h)~(-1),?NO_2~--N/?NH_4~+-N升至1.51,SAA降至0.071 g·(g·d)~(-1)。阶梯式降温至15℃时,NH_4~+-N和NO_2~--N的去除率降至51.6%和61.2%,总氮去除速率降至3.22 mg·(g·h)~(-1),?NO_2~--N/?NH_4~+-N升至1.48,SAA降为0.083 g·(g·d)~(-1)。阶梯式降温方式脱氮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5.
以壳聚糖(CTS)为原料,先用苯甲醛保护其C_2位上的氨基生成Schiff碱壳聚糖,再将二硫代羧基通过黄原酸化反应接枝到CTS C_6位羟基上,制备出一种新型高分子絮凝剂——黄原酸化CTS(XCTS)。采用单因素实验法考察了XCTS制备的影响因素及其制备条件,并探讨了水样中Cu~(2+)初始浓度、pH对XCTS除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XCTS制备条件为CS_2用量2.0mL、NaOH浓度5.0%(质量分数)、预反应温度30℃、预反应时间30min、主反应温度60℃、主反应时间240min时,制得的XCTS除铜性能最好,Cu~(2+)的最高去除率可达97.7%。XCTS最佳投药量随着水样中Cu~(2+)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Cu~(2+)的去除率随着水样pH(pH不为7.0时)升高而先增大后减小,水样pH为6.0时,Cu~(2+)去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7.
采用交替厌氧/缺氧/好氧运行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通过梯度投加电子受体NO_3~-,考察长期缺氧吸磷驯化下强化生物除磷(EBPR)系统的性能及除磷方式的转化。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300~450mg/L、PO_4~(3-)(以P计,下同)和氨氮分别为8、14mg/L时,驯化期间TN去除率均保持在75%以上,长期缺氧吸磷驯化对COD和氨氮的去除没有影响。硝态氮投加量为5mg/L时,EBPR系统因电子受体投加不足除磷性能迅速恶化,增加硝态氮投加量至10mg/L,经过近30d的恢复,缺氧吸磷率最高可达97.67%,进一步提高硝态氮投加量至15mg/L,系统内硝态氮的积累导致缺氧吸磷率下降。污泥吸磷小试结果表明,经缺氧吸磷驯化后,即使除磷性能欠佳的低浓度电子受体系统污泥也具有良好的反硝化吸磷能力,可见经NO_3~-长期驯化的缺氧吸磷系统有利于筛选以NO_3~-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聚磷菌。  相似文献   
8.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微波改性膨润土(CTMAB-膨润土)作为助凝剂,采用聚合氯化铝(PAC)联用CTMAB-膨润土进行强化混凝实验,对水体中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的消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微波改性后,CTMAB进入到膨润土层间,增大了膨润土层间距;PAC的最佳投加量为15mg/L;强化混凝最佳pH为6~7;PFOS去除率随原水浊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同等条件下CTMAB-膨润土对PFOS去除率整体优于粉末活性炭。  相似文献   
9.
谭彪  李杰  朱泽敏  白廷洲 《化工环保》2015,35(6):599-602
结合我国腈纶废水的特征,系统归纳了近年来我国腈纶废水常用物化预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物化预处理方法包括内电解法、混凝法、Fenton氧化法、电解法、臭氧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微波法等。这些方法普遍存在高成本、高能耗、实际运行费用大等问题。对未来物化预处理方法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最后指出,腈纶废水的处理应朝着节能高效和资源化的方向发展,推动我国腈纶废水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西北地区潜流湿地净化污水中氮的效率,采用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实验,对比研究了6种填料对水中氨氮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砾石、生物炭、红砖、瓷砖、无烟煤和混凝土渣对氨氮的吸附平衡时间分别为12、24、17、12、8、12h,吸附量体现为生物炭砾石无烟煤瓷砖混凝土渣红砖。6种填料对氨氮的动力学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受到固体颗粒表面液膜影响,并非速率控制单独起作用。溶液浓度和温度升高有利于填料对氨氮的吸附,6种填料对氨氮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表明吸附过程为多分子层吸附且吸附表面不均匀。6种填料对氨氮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吸附为吸热过程、焓推动作用,均不属于自发过程。6种填料都适合作潜流湿地填料,但生物炭对氨氮吸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