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24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津市紫色土中N、P养分元素区域空间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7  
利用地统计学,结合GIS研究紫色土土壤表层(0~20cm)的全氮、碱解氮、全磷和速效磷4种养分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氮和速效氮为正态分布,全磷和速效磷为对数正态分布;通过半方差函数分析,发现全氮存在纯块金效应,块金值为0.2,其它养分在一定间距内(50m)存在空间相关性,且为中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在25%~75%之间);用普通克立格法和对数正态克立格法进行最优内插,做各种养分含量的分布图.结合GIS可充分了解土壤中N、P养分的空间变异性规律,并可进一步应用于精确施肥和农业非点源污染预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抗虫植物会向土壤中释放外源基因表达蛋白并存留在土壤中;同时,外源基因的插入会改变转基因抗虫植物的农艺性状和化学组分。它们主要通过这两个方面可能对土壤质量产生影响。本文综述了转基因抗虫植物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就它们在今后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的建设,是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建立了这产的一个系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在科学理论和方法作指导。本文论述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提出了系统开发程序。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药的生产使用状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我国现阶段的农药环境污染主要与农药的生产、使用及管理状况密切相关。本文概述了有机氯农药禁用后我国农药生产使用的特点、发展与现状,分析了农药生产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造成的环境影响、对人体危害,并就此提出相应的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尔夫球场使用农药,对周围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已引起人们普遍关心.评价化学农药毒死蜱时,根据球场工程结构和排水系统,以及球场施用农药的剂量、次数、方式,并考虑当地的气象、环境特征,进行了非正常因子风险分析试验.试验表明,毒死蜱施用后,农药主要保持在表层0~20cm的砂层中,不易随水淋溶进入水体;一旦进入水体,其消解速度很慢,易对饮用水造成污染,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6.
用于控制太湖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的透水坝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田猛  张永春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0):1665-1670
为了控制太湖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结合人工湿地原理和快速渗滤机理,开发了透水坝技术并进行了运行试验.该技术利用平原河网地区现有河道的容积来承受农村面源污染水量、水质的冲击负荷,通过控制透水坝的渗流量,拦蓄径流为后续的处理单元提供自流动力.4个月的运行结果表明,使用梯形渗流模型进行透水坝的渗流量计算比较准确,透水坝达到了拦蓄5天处理雨量为1400Om3的降雨径流的设计要求,同时透水坝的TN、TP去除率分别为15.59%和23.44%.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药环境优先控制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减量使用农药是当今国际环境保护发展的必然趋势。农药使用量的减少首先是控制那些环境危害较大的农药品种的生产使用。针对近年来我国农药环境污染与危害日趋严重的状况,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农药环境优先控制品种的筛选程序方法。筛选出16种我国近期应优先控制的农药品种,以此作为加强农药环境管理,从宏观上根本控制我国农药环境危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前置库技术在太湖流域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前置库技术控制流域面源污染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国内外的进展情况,分析了太湖流域利用前置库技术的可能性、可行性,研究提出了适合于太湖流域面源污染控制的强化净化前置库方案,为太湖地区及其他平原河网地区面源污染控制提供了一个可以考虑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发达国家茶叶质量检测标准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中国茶叶对欧盟、日本等主要出口国出口量逐年下降。有机茶产业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产业模式,旨在实现茶叶质量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实现环境优化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是21世纪中国茶叶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涉及众多要素,同时又需要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空间格局。层次分析法在多要素综合评价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GIS技术拥有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将GIS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应用于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可以充分发挥两种方法的优势。首先,根据江苏省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确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基本评价单元,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出每个评价单元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和分指数;然后运用GIS技术,根据每个评价单元的质量指数和分指数,自动生成江苏省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等级图;在此基础上,对江苏省生态环境整体及各不同侧面质量状况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基本上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与自然环境状况的空间格局大体吻合,但局部地区有差异。表明自然条件对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起决定性作用,但社会经济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同样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成为决定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