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6篇
基础理论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5 毫秒
1.
张春燕  汪涵  朱建华 《化工环保》2004,24(Z1):123-125
介绍了国内外无机高分子铝盐絮凝剂的制造方法、无机高分子铝盐絮凝剂对各种废水的处理效果以及无机高分子铝盐絮凝剂的研究方向 .  相似文献   
2.
丰富的中低温地热资源是松辽盆地北部重要的清洁能源,它可广泛应用在采暖、种植、水产养殖、旅游观光等方面。论文通过对各种地质、水文地质、综合物探、钻井资料的综合解释和处理、不同深度地温场的分析及热储特征研究对松辽盆地北部的地热水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滨北地区①圈出了地热资源的有利富集层位、有利富集地带和有利资源远景区,并进行了资源量的估算。  相似文献   
3.
海拉尔盆地乌9井煤含水热模拟生烃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丽 《地球与环境》2003,31(2):100-104
通过对海拉尔盆地乌 9井煤进行含水热模拟实验 ,结果反映出煤在早期阶段产气率较小 ,且以生成非烃气为主 ,35 0℃后产气率明显增大 ,随模拟温度的增加烃类气体的组分碳同位素序列由正碳序列变为同位素序列倒转 ,说明了温度对天然气的组分碳同位素序列有影响。热模拟煤中可溶有机质表现出低饱和烃和高非烃、沥青质的特点 ,色谱上具有较高的Pr/Ph。煤具有两次生油高峰 :即未熟 低熟油生油高峰 ,对应Ro =0 5 % ,产油率为 0 .85 % ;第二次生油高峰Ro为 0 .85 % ,产油率 0 .93%。煤显微组分组成特征决定了煤的生油特征。  相似文献   
4.
以油气成藏体系理论为指导,对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下古生界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塔河地区早古生代成藏体系的油气来源于阿克库勒凸起南部和满西斜坡带的中、上奥陶统烃源岩,油气先充注塔河南部古岩溶和礁滩相储集空间中形成古油藏,海西末期断裂和不整合面连通油源,油气沿断裂垂向运移,遇见不整合面和高效砂岩输导体作侧向运移,进入塔河主体的以海西早期岩溶为主的奥陶系碳酸盐岩孔、洞、缝储集体.喜山期烃源岩再次成熟,成熟-高成熟油气沿断裂垂向运移,同时受到东南方向局部地区的高成熟气侵入.结果表明,塔北早古生代成藏体系的烃源岩、输导体系和圈闭均为分离状,油气来源单一,为塔北早古生代单源三位成藏体系.  相似文献   
5.
腈纶、丙烯腈生产废水生化处理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龙弟  洪梅  朱建华  王薇  尤丽梅 《化工环保》2004,24(Z1):218-220
测定了腈纶、丙烯腈生产所排出的各股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考察了共基质、酸化水解以及A/O/O工艺处理腈纶、丙烯腈混合废水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一株聚丙烯酰胺降解菌降解聚丙烯酰胺及原油性能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以聚丙烯酰胺为能源和碳源从油田采出水中分离到一株菌,根据其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及生长试验,该株菌被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D 1菌株.对该菌的性能进行了评价,证明该菌能够在含原油、聚丙烯酰胺的水环境中生长,并对原油和聚丙烯酰胺具有降解作用.化学分析表明,在细菌的降解下,原油物性发生改变,姥鲛烷 nC17和植烷 nC18以及∑C-22和(C21+21 ∑C+C22)/(C28+C29)的比值明显增加,原油部分分解为丙酸、烯酸、十六烷酸;同时,聚丙烯酰胺的分子结构受到破坏,粘度降低,相对分子量由原来的1×107变为1×105~1×106,分子链上的酰胺基水解成羧基.  相似文献   
7.
有机膜的无机改性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无机纳米氧化铝粒子作为无机添加剂与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采用相转换法合成了有机-无机共混超滤膜.通过测定膜与纯水的接触角,表征膜的亲水性;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了膜的表面结构、表面孔分布和断面孔的结构及纳米颗粒在膜中的分散情况;利用杯式超滤装置对改性膜的透过性能、截留性能以及抗污染性能进行了测试;用强度测定仪测定了膜强度.结果表明,纳米Al2O3 的加入改善了PVDF膜的表面亲水性、通量、强度和抗污染性.  相似文献   
8.
油藏微生物群落分布及提高采收率的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取自大庆油田各类油藏的126个地层油水样品中部分微生物进行了培养计数和分析,检测出大庆油田地层水中含有好氧和厌氧微生物9类.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的物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激活油藏地层水中的微生物,可以使油藏压力上升0.2MPa,并提高采收率幅度9%以上.  相似文献   
9.
为弄清楚非烃 +沥青质热演化过程中的生烃情况 ,对未熟非烃 +沥青质进行了低温模拟生烃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非烃 +沥青质在低温条件下 (<2 5 0℃ )生成烃类气体量很少 ,主要以生成液态烃为主 ,液态烃转化率最高可达 388mg/g ,所生成的液态烃表现出明显的奇碳优势 ,为未熟 低熟油。原始母质类型不同的非烃+沥青质模拟产物特征有所不同。非烃 +沥青质对未熟 低熟油的生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分子微生物生态学技术在中国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微生物生态学技术近年来在研究油藏环境中微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指导微生物采油技术开发和应用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本文较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利用分子微生物生态学方法研究油藏微生物群落结构的进展,其中包括大庆油田和西北部油田的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胜利油田16SrDNA的荧光标记末端多形态限制性片断分析技术(T-RFLP),以及吉林油田应用的DNA基因跟踪检测技术,并指出了存在问题和研究方向.图1参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