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废物处理   3篇
综合类   1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含有二乙二醇(DEG)和乙醇胺(ETA)的双组分解交联剂降解废旧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PU硬泡),并利用降解得到的低聚物多元醇与木质素复合制备出性能增强的再生PU硬泡。通过对制备的再生PU硬泡的红外光谱、密度、吸水率、抗压强度、热稳定性、导热系数、热重曲线等进行分析测试,考察m(DEG)∶m(ETA)对再生PU硬泡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DEG)∶m(ETA)=1∶3时废旧PU硬泡的降解效果最好;木质素加入量为2.0%(w)时再生PU硬泡的密度低、抗压强度高、保温性能良好,达到国家标准《建筑绝热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GB/T 21558—2008)的品质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醇胺类吸收剂富液中CO_2的解吸及后续处置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解吸方案——钙法.通过CO_2负荷试验和Ca(OH)_2投加量试验确定了该法理想处理负荷为0.84 mol·L-1,理想投加比例为C∶Ca=1∶1(摩尔比),此条件下反应15 min和30 min的解吸率达到52.17%和55.02%,这表明钙法矿化解吸乙醇胺富液中CO_2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pH、温度和搅拌强度对CO_2解吸固定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O_2解吸率随着pH和搅拌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当pH和搅拌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解吸率增长放缓甚至出现下降.较高的解吸温度尽管解吸率更大,但高温条件下无法达到矿化固定CO_2的目的.CO_2二次吸收负荷试验表明经钙法解吸后的MEA再生液具有良好的可重复使用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Aspen Hysys软件进行了单乙醇胺液捕集燃烧烟气CO_2装置流程模拟,模拟了25wt%单乙醇胺溶液在填料塔吸收CO_2和板式塔解吸CO2的过程,分别按贫胺液中CO_2负荷0.1、0.15、0.2、0.25、0.3、0.35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利用模拟计算结果对装置进行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4.
张兆云  刘超  吕晓英 《化工环保》2017,36(5):557-561
采用乙醇胺、乳酸及乙醇合成了乙醇胺乳酸盐,并将其与水复配制得含水量为15%的乙醇胺乳酸盐离子液体脱硫剂(ELIL脱硫剂),探讨了中试脱硫试验过程中脱硫剂的SO_2吸收性能及重复使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长达72 h的吸收过程中,该脱硫剂的硫容(以SO_2计)与吸收时间呈一次函数关系;在硫容达到3.0%左右时,ELIL脱硫剂的黏度达到最大值;以w(SO_2)为0.69%的模拟烟道气连续中试运转72 h,尾气中的SO_2质量浓度远小于50 mg/cm~3,达到GB 13271—201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使用5次后,ELIL脱硫剂的饱和硫容基本稳定在4.6%,重复使用性良好;随着重复使用次数的增加,SO_4~(2-)积累量逐次增加,可通过加入Ca(OH)_2除去SO_4~(2-),提高ELIL脱硫剂的脱硫性能。  相似文献   
5.
捕集低浓度二氧化碳的化学吸收工艺及其综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CO2捕集成为减缓全球变暖的重要技术,但是迄今为止没有一种技术能够大规模商业化运行。在现有技术中,化学吸收法最具前景,而化学吸收法中研究最集中的吸收剂为单乙醇胺、哌嗪碳酸钾溶液、离子液和氨水。为了了解各个化学吸收工艺的特点和应用情况,有必要对上述工艺进行综合比较。通过各种吸收剂的特性、工艺特点、研究进展和能耗等方面的比较,显示单乙醇胺工艺成熟度较高,联合氨法工艺前景非常好,而离子液和哌嗪碳酸钾工艺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7.
描述了采用常压蒸馏法对炼油厂排出之乙醇胺废液进行回收处理的试验研究。经小型试验及工业应用证明,采用此法回收MEA,降低了MEA废液对污水系统的冲击,既有社会效益又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填补了国内乙醇胺废液处理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在人体血液和血清中被广泛检测到,因此其潜在危害性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Mahiba Shoeib等通过对加拿大温哥华市152户家庭的室内、外空气,室内灰尘及干衣机中的绒毛采样分析,调查研究了全氟化合物及其中间体的污染来源及污染途径.样品分析指标有稳定态氟化物[如:含氟调聚物醇(FTOHs)、全氟辛烷磺酸胺(FOSA)、全氟辛烷磺酸乙醇胺(FOSE)]和离子态氟化物[如: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羧酸(PFCAs)].研究表明:室内空气中调聚全氟辛基乙醇(8:2FT0H)的含量最高,平均浓度达2900pg/m3;FOSAs和FOSEs中甲基全氟辛烷磺酸乙醇胺(MeFOSE)的浓度最高,平均浓度为380pg/m3;PFOA是室内空气样品中主要的离子态全氟化合物,平均浓度约为28pg/m3,而PFOS浓度则低于检出限,这是北美首次在室内空气中检测出离子型全氟  相似文献   
9.
通过培养和驯化酸化污泥、好氧污泥,对乙醇胺废水中的COD和氨氮进行降解试验,考察微生物降解乙醇胺废水中的COD和氨氮效果。  相似文献   
10.
乙醇胺(MEA)/N-甲基二乙醇胺(MDEA)体系(简称二元复合胺体系)中加入少量活化剂三乙烯四胺(TETA),研究了MEA/MDEA/TETA三元复合胺体系(简称三元复合胺体系)对烟气CO2的吸收和再生情况。结果表明,MEA、MDEA、TETA3种组分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使得三元复合胺体系中的CO2吸收速率、CO2饱和吸收量均分别小于二元复合胺体系与TETA单体系的CO2吸收速率、CO2饱和吸收量之和。三元复合胺体系的再生温度稍高于二元复合胺体系,其一次再生率约为83.5%,比二元复合胺体系低了约13百分点,三元复合胺体系的再生较二元复合胺体系更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