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完全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1.
为了解我国商品农药三氯杀螨醇是否具有明显的雌激素活性,利用整体给药方式检测了不同剂量三氯杀螨醇对未成熟小鼠子宫的作用。结果表明,较低剂量的三氯杀螨醇未使小鼠子明显增重,当剂量增加到4mg和8mg时,子宫重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结果相比 ,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三种常见农药毒死蜱、乙草胺和三氯杀螨醇对中肋骨条藻的毒性效应和生长影响,并采用毒性单位法评价了其二元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佐剂甲醇对中肋骨条藻的不可见效应浓度为0.10%(v/v);三种农药对中肋骨条藻的毒性顺序为乙草胺>三氯杀螨醇>毒死蜱,96 h EC50分别为0.0856、0.454和0.521 mg/L;在毒性比为1:1情况下,乙草胺-毒死蜱的联合作用96 h-∑TU为0.861,表现为协同效应,毒死蜱-三氯杀螨醇和乙草胺-三氯杀螨醇的96 h-∑TU分别为1.139和1.417,均表现为拮抗效应.  相似文献
3.
南海北部沿岸海域近江牡蛎体中的三氯杀螨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海北部沿岸23个观测站,于2008~2010每年春季分别采集成体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取其软组织进行均质,有机溶剂超声萃取,浓硫酸净化,硅土/氧化铝柱层析,然后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三氯杀螨醇(DCF)。测定结果(10-9,湿重)显示:DCF含量在65.2%样本中低于检出限,在其余样本中为0.244~4.42,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最大残留限量和国际组织的容许摄入量。牡蛎体中DCF的区域平均含量在北部湾顶明显较高(1.41),在粤西(0.278)和海南岛(0.199)相对较低,在珠江口(0.769)高于总体平均含量(0.547),在粤东为0.466。牡蛎体DCF含量的年际变化明显,总体在2009年(0.778)明显高于2010年(0.489)和2008年(0.373),在不同区域、不同测站的年际变化大小不一。  相似文献
4.
滴滴涕是《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中首批受控物质。本文调查了国内传统三氯杀螨醇生产工艺情况,分析了生产过程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滴滴涕环境排放途径及环境风险,结合公约中有关滴滴涕风险控制的相关要求,分析了有限场地封闭体系三氯杀螨醇生产的基本要素,提出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排放限值建议,明确了控制环境排放和环境风险的有效途径。为相关生产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实施自我考核以及相关部门开展监督管理工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更正     
《海洋环境科学》2012年第二期中刊登的论文《南海北部沿岸海域近江牡蛎体中的三氯杀螨醇》,由于第一作者李娟和通讯作者疏忽,致图4及其文字说明部分有误。本文通讯作者甘居利核对数据和图表后,作如下更正。"总体或珠江口的牡蛎在2009年的DCF含量>2010年的含量>2008的含量,粤西和北部湾顶的牡蛎在2009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