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完全免费   33篇
  综合类   9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影响因素与控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近一、二十年来国际上关于丝状菌尼膨胀的最新研究成果,从丝状菌的种类与特性,丝状菌污泥膨胀的机理,引起污泥膨胀的污水性质和运行条件等方面合成地论述了污泥膨胀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方法,对国内外污泥膨胀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该课题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SBR法处理工业废水中有机负荷对污泥膨胀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活性污泥中丝状菌与絮状菌的竞争生长污泥的性状发生变化,有机负荷对污泥膨胀的影响的一直有两种完成相反应的说法。我们对此作了专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反应器中溶解氧充足时,低有机负荷易引起污泥膨胀,提高有机负荷能有效的控制膨胀,高负荷下,引起污泥膨胀的原因往往是DO浓度不足,而提高DO浓度则能使污泥膨胀得到控制。这一结果也解释了高有机负荷发生泥膨胀的实质原因。  相似文献
3.
利用酵母菌处理色拉油加工废水连续小试初探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酵母菌处理色拉油加工废水的连续小试处理过程中出现的污泥膨胀进行了研究.根据鉴定,3属共5种酵母菌被用于连续小试处理(12 L曝气池).在进水COD 6000~7000 mg/L,油1500~1700 mg/L,污泥负荷1.2~3.2 kg COD/(kg MLSS(d)和0.2~0.9 kg油/(kg MLSS(d)时, COD和油的去除率分别在94%和98%以上,污泥发生膨胀后去除率明显下降,同时污泥中真菌丝逐渐替代假菌丝而成为优势形态.从膨胀污泥中分离鉴定出一株白地霉.  相似文献
4.
SBR法处理生活污水时非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发生与控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研究了低溶解氧条件下,有机负荷对污泥膨胀的影响和突然降温对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低溶解氧条件下,当有机负荷为0 20kg·(kg·d)-1和0 26kg·(kg·d)-1时,活性污泥中虽然有丝状菌存在,但并没有发生污泥膨胀.有机负荷达到0 57kg·(kg·d)-1时,菌胶团过量生长,发生非丝状菌污泥膨胀.提高溶解氧,降低有机负荷可使污泥沉降性能恢复正常.突然降温,也会导致非丝状菌污泥膨胀.恢复温度后,膨胀现象可得到控制.非丝状菌污泥膨胀除了没有丝状菌过量增殖外,还具有污泥有粘性,泥水混合液难过滤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污泥膨胀问题与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进一步探索污泥膨胀的影响因素,研究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简称SBR法)发生污泥膨胀的可能性。本文在参阅大量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在普通活性污泥法中引起污泥膨胀的本质原因、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与措施。试验结果表明,虽然SBR法的底物降解过程是一个理想的推流式,它确实是活性污泥法中最不易发生污泥膨胀的工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SBR法不可能发生污泥膨胀,通过大量试验发现,在低负荷和沉淀及闲置时间过长时.SBR法也会产生污泥膨胀。  相似文献
6.
低温下活性污泥膨胀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水质参数指标测定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了郑州某污水处理厂冬季间歇性污泥膨胀机制.结果表明该厂活性污泥的污泥容积指数(SVI值)的变化与季节温度变化有显著的负相关性,1~4月及12月易发生污泥膨胀,但是不影响出水水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发现污泥膨胀月份泥样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要显著不同于未膨胀月份.该厂发生丝状菌污泥膨胀的优势丝状菌为腐螺旋菌科Saprospiraceae和黄杆菌科Flavobacterium.因此,低温导致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是引起该厂活性污泥膨胀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丝状菌对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动态运行试验,针对丝状菌对膜污染过程的影响进行了跟踪观察和分析.结果显示,丝状菌与膜表面污染物形成过程及结构、附着形式密切相关.丝状菌以黏着、穿透膜材料等固定形式,增加膜表面污染物的附着强度.丝状菌以立体网状结构形式在膜表面污染物形成及其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严重影响膜-生物反应器的处理能力及膜清洗效率,丝状菌是膜-生物反应器中危害性严重的一类微生物.  相似文献
8.
乙酸钠为碳源时进水COD和总磷对生物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阮文权  邹华  陈坚 《环境科学》2002,23(3):49-52
研究了乙酸钠为碳源时,乙酸盐和总磷浓度对循序间歇式生物除磷工艺运行效果的影响,以及含高浓度乙酸盐废水不能有效除磷的原因结果表明:COD<600mg·L-1时,随着COD/TP值的增大,总磷去除率提高,COD/TP<50时,磷的去除率提高显著,但当COD/TP>50时,磷的去除变化不大;进水乙酸盐浓度过高(COD>600mg·L-1)使除磷效率逐渐下降,COD>1000 mg·L-1会使生物除磷系统完全崩溃;研究发现除磷效率的下降是由于过多的乙酸盐从厌氧段进入了好氧段,引起丝状菌的增殖、污泥膨胀,导致聚磷菌被洗出.  相似文献
9.
污泥膨胀的原因、类型与控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凯军 《环境工程》1992,10(6):45-49
根据污水水质与运转条件之间的关系将丝状菌的膨胀问题分为以下5类,即低负荷(低基质浓度),低溶解氧浓废,高H_2S浓废,营养物缺乏(N、P元素)和pH不平衡。根据分类结果提出了不同的膨胀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寒冷地区城市污水处理厂改进工艺的运行效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水平,在大庆乘风庄污水厂,通过调整曝气池第一廊道曝气量,造成缺氧,形成无内回流A/O工艺,考察了曝气池经简易改造后的污染物,尤其是营养盐的去除效果,并对曝气池中的污泥特性,特别是冬季发生污泥膨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可明显地提高其氮磷去除水平.冬季发生的污泥膨胀除与低氧低负荷有关外,低温也是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