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29篇 |
免费 | 417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9篇 |
环保管理 | 177篇 |
综合类 | 1327篇 |
基础理论 | 163篇 |
污染及防治 | 91篇 |
评价与监测 | 125篇 |
社会与环境 | 105篇 |
灾害及防治 | 3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0篇 |
2024年 | 42篇 |
2023年 | 79篇 |
2022年 | 60篇 |
2021年 | 89篇 |
2020年 | 78篇 |
2019年 | 58篇 |
2018年 | 49篇 |
2017年 | 51篇 |
2016年 | 83篇 |
2015年 | 65篇 |
2014年 | 108篇 |
2013年 | 78篇 |
2012年 | 81篇 |
2011年 | 94篇 |
2010年 | 76篇 |
2009年 | 95篇 |
2008年 | 80篇 |
2007年 | 76篇 |
2006年 | 55篇 |
2005年 | 53篇 |
2004年 | 51篇 |
2003年 | 51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43篇 |
1999年 | 65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45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水是自然界最宝贵的资源,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我国地表水年径流量约261亿 m~3居世界第六位,但按人均年径流量计,我国仅2700m~3,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我国的水资源并不丰富。全国不少地方存在着水源不足,供水紧张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年均受旱面积达3亿亩,有4000万人、3000万头牲畜吃水困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水质的污染,进一步缩小了可用水资源,加剧了我国水资源不足的矛盾。目前水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环 相似文献
2.
吴泽毅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89,1(2):27-32
化学耗氧量COD是对水中存在的易氧化物质的一种量度。在水质管理,水资源保护规划、污染源治理中COD是主要的控制指标之一,本文结合苏南大运河水文特征、污染现状,对苏南大运河COD的污染规律及大运河主河道衰减模式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苏南大运河的水文特征 苏南大运河从镇江谏壁闸起,向南穿过常州、无锡、苏州三市及其所辖的12个县(市)。沿线工副业生产发达,小城镇密集。江苏境内谏壁致平望段全长190公里,沿运两侧共有支流377条,常年有行水能力的共210条 相似文献
3.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5,17(6):26-26
2005年10月,太湖湖体平均水质为Ⅳ类,富营养化程度平均处于中富营养水平。与《太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湖体水质目标相比,西部沿岸区和东部沿岸区有超标现象,其余湖区各项指标均达到水质目标要求。江苏省境内太湖流域出入湖河流21个控制断面(苏州苏东河越溪桥因河道整治无法采样)中,有14条河流水质符合2005年水质目标类别要求,达标率为70.0%;9条主要人湖河流中有6条河流水质达标,达标率为66.7%。45个环湖河流行政交界断面中, 相似文献
4.
5.
6.
7.
8.
1前言太子河本溪城区段水质污染严重,出境断面(也是出城区断面)COD和挥发酚基本为劣Ⅳ类地面水,并经常有劣Ⅴ类现象,氰化物的污染也较严重。1997年本溪市开展的排放水污染物申报登记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本溪市污染物排放情况。本文根据申报登记结果和监测资料对主要污染物COD、挥发酚和氨化物,利用太子河本溪段的一维混合水质模型,讨论本溪市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污对太子河本溪出境断面水质的影响程度。2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污对太子河本溪出境断面水质的影响2.l重点工业污染源分布及排污情况本溪市排污申报单位共319家,经对这些单… 相似文献
9.
尽快从"水坝建设越多越好"的思维怪圈中走出来,在河流开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等各个阶段,均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目标,让水坝建设沿着科学、合理、有度、有序的方向健康发展,把"休养生息"的治水方略具体落实到我们的各项行动中去。 相似文献
10.
以天津市海河上游河段为研究对象,模拟计算暴雨径流由二级河道排入海河干流后所造成的影响。采用EFDC(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s Code)模型建立了海河干流上游河段的水动力和水质模型。在不同降雨重现期和干流入口流量的情况下,模拟了二级河道排放污染物COD、DO、NH3-N和TP等在海河干流的迁移转化规律。降雨重现期选取0.5 a、1 a、2 a、5 a、10 a和50 a。海河干流入口流量选取0、10 m3/s、20 m3/s、30 m3/s、50 m3/s、100 m3/s、150 m3/s和200 m3/s。海河干流的柳林控制断面为水质控制断面。当降雨重现期为10 a、干流入口流量为0时,柳林控制断面处COD、NH3-N和TP质量浓度分别超标73%、47%和197%,DO质量浓度只有3.16mg/L,水体污染严重。在保证柳林控制断面处水质满足水质要求的前提下,确定了各二级河道排干水质要求拟合曲线。当固定降雨量时,干流入口流量越小,二级河道排干水质的控制指标就越严;当固定干流入口流量时,降雨量越大,二级河道排干水质的控制指标就越严。根据二级河道排干水质控制指标,可计算各二级河道的排干水体的总截污量和DO补充量,为汛期海河水环境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