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85篇 |
免费 | 2118篇 |
国内免费 | 4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30篇 |
废物处理 | 30篇 |
环保管理 | 456篇 |
综合类 | 4443篇 |
基础理论 | 941篇 |
污染及防治 | 307篇 |
评价与监测 | 528篇 |
社会与环境 | 334篇 |
灾害及防治 | 38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72篇 |
2024年 | 383篇 |
2023年 | 511篇 |
2022年 | 505篇 |
2021年 | 568篇 |
2020年 | 527篇 |
2019年 | 404篇 |
2018年 | 285篇 |
2017年 | 315篇 |
2016年 | 331篇 |
2015年 | 358篇 |
2014年 | 499篇 |
2013年 | 308篇 |
2012年 | 344篇 |
2011年 | 300篇 |
2010年 | 269篇 |
2009年 | 228篇 |
2008年 | 286篇 |
2007年 | 229篇 |
2006年 | 176篇 |
2005年 | 185篇 |
2004年 | 119篇 |
2003年 | 117篇 |
2002年 | 98篇 |
2001年 | 97篇 |
2000年 | 76篇 |
1999年 | 64篇 |
1998年 | 60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46篇 |
1995年 | 25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根据1992年海岛调查57个站位资料,首次对该区硝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硅酸盐等营养盐的平面,垂直断面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并进行了营养盐与海水化学要素PH,溶解氧,盐度等相关分析,求出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具有Y=a-bx的线性关系,对海水营养化程度进行了评价,为海域养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统计分析和吸收系数描述了昆明西山土壤-植物系统中Fe,Mn,Ni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受试植物在土壤-植物系统中对Ni元素均表现出相对的稀释和绥冲作用;对Mn元素,除了菊科夏田菊,山紫金子和牛旁外,均表现出相对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3.
4.
本文讨论了用有机滤膜采集空气中TSP后,样品经过蒸馏水浸泡,超声波震荡,微孔滤膜过滤、电渗析予处理等处理后,离子色地快速分析样品中的硫酸根、氯离子、氟离子及硝酸有的含量,依此计算出单位体积内上述各离子浓度水平,从而找出包头市区在采暖及非采暖季节大气TSP中硫酸根等阴离子的含量水平和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5.
郭一博 《中国安防产品信息》2004,(4):44-46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化、信息化的各种业务迅速普及,现在通常采用的需要面对面进行的身份确认将逐步被远程的非面对面的身份确认所代替,对远程身份确认技术的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识别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使用的要求,人们开始探索更为可靠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7.
于2016年6月~2017年5月对陡水湖流域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40属(种),隶属4门6纲28科,其中节肢动物最多(18种),占总种数的45.0%,其次为软体动物(15种),占总种数的37.5%,环节动物最少(7种),占总种数的17.5%。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苏氏尾鳃蚓、椭圆萝卜螺、梨形环棱螺、放逸短沟蜷和河蚬。各采样点区系相似性分析表明陡水湖流域明显分为库区与入库河流。入库河流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476.64±28.91 ind./m~2和46.706±15.293 g/m~2,明显高于库区的平均密度(452.34±78.45 ind./m~2)和平均生物量(1.569±0.209 g/m~2)。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入湖河流物种多样性高于库区。典范对应分析显示总磷、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显著影响陡水湖流域底栖动物群落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8.
9.
薛勇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5,6(5):71-73
使用烟气净化测试系统,对燃煤手烧炉燃烧过程烟尘浓度变化进行了在线测定,对水浴净化前后烟气中的颗粒分散度进行了测定分析,并对SW型烟气净化装置的除尘效率进行了测定计算。实验表明,燃煤手烧炉的烟尘生成过程,与其加煤方式直接相关,且受燃烧温度的一定影响。在正常工作条件下,SW型燃煤炉窑烟气净化装置的平均除尘效率可达96.4%。 相似文献
10.
分别于2017、2018年的非冰封期(5—10月)对南海湖的浮游植物群落和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7门80属157种(含变种),其中绿藻门种数最多,其次是硅藻门和蓝藻门,时间上7月最多、10月最少,空间上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趋势。浮游植物密度为23.35×106~126.00×106个/L,平均值为66.78×106个/L。主要优势种有微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tenuissima)、水华束丝藻(Aphanizomenon flosaquae)和螺旋弓形藻(Schroederia spiralis)。南海湖水质总体处于中污染状态。冗余分析表明,TN、TP、pH和温度是影响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绿藻门与TN关系密切,蓝藻门与TP、温度关系密切,硅藻门与pH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