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6篇
  免费   1481篇
  国内免费   77篇
安全科学   235篇
废物处理   270篇
环保管理   146篇
综合类   2291篇
基础理论   463篇
污染及防治   751篇
评价与监测   59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5年   49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PH为2-3的条件下,Fe3+与EDTA作用可生成稳定的配合物FeY-。FeY-在紫外光区有强吸收峰,可于259nm波长处以去离子为参比用EDTA标准溶液光度滴定铁(Ⅲ)。该法操作简便且不需加指示剂,测定结果可靠(变异系数为0.84%,回收率为97.91-100.90%)。  相似文献   
2.
基于阳树脂交换酸性矿井水中阳离子的泄漏顺序,用树脂法分离出酸性水中的铁和铝,使酸性矿井水中的用成分得到合理利用。处理后水用Ca(OH)2进一步中和处理时,沉泥的沉降性能得到很好的改善,处理水更适应湿地处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统计分析和吸收系数描述了昆明西山土壤-植物系统中Fe,Mn,Ni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受试植物在土壤-植物系统中对Ni元素均表现出相对的稀释和绥冲作用;对Mn元素,除了菊科夏田菊,山紫金子和牛旁外,均表现出相对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4.
赵明 《环境教育》2013,(11):104-104
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汉铁高中)创建于1947年,是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湖北省示范高中。汉铁高中秉承“绿色、人文、科学、创新”的办学理念,重点推进“教育国际化、教育多元化、教育优质化、教育人文化”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海底铁锰氧化还原过程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金明 《环境化学》1993,12(1):29-35
本文用室内海水-沉积物平衡箱研究了沉积物间隙水中铁、锰的垂直变化分布和随时间变化的分布,Fe~(2+)随深度、时间的变化幅度大,在六个月的实验期内均是如此,而Mn~(2+)在放置三个月后即趋于稳定;Fe~(2+),Mn~(2+)产生的宏观经验动力学表明:Fe~(2+)受pH影响远比Mn~(2+)大,且随着深度的增加更为明显,Fe~(2+)在较下层产生速率大,而Mn~(2+)反之;Fe~(2+)的扩散转移是上覆海水向沉积物中转移,扩散量为-60.7ug/m~2d,Nn~(2+)转移方向相反,扩散量为1746.2ug/m~2.d。  相似文献   
6.
孙延芳  韩晓宇  张树军  李星  曹相生 《环境科学》2017,38(10):4302-4308
为保证出水水质稳定并提高氨氮去除率,实现CANON工艺的优化,利用SBR反应器进行了基于实时控制技术的CANON工艺稳定性研究.试验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1℃,pH 7~8,通过反应过程中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和pH、DO、ORP的变化规律,制定了可行的实时控制策略.结果表明,进水氨氮浓度为917~1 540 mg·L~(-1)时,以6 mg·L~(-1)的剩余氨氮浓度作为控制参数可以满足工艺稳定性的要求,但氨氮传感器存在费用昂贵和误差较大等问题.采用pH、DO和ORP曲线的平台和特征点作为自控参数,可以维持CANON工艺的长期稳定运行,保证氨氮去除率平均维持在99%以上且出水水质稳定.  相似文献   
7.
提出利用阴极氧还原和阳极微生物产电作用的产电生物可渗透反应栅(CORE-PRB)方法用于被有机物污染的地下水的修复,并以不锈钢毛为电极建立模拟反应装置验证了CORE-PRB的技术概念。实验中考察了分别以蔗糖+醋酸盐和不同浓度的污泥消化液为进水时的反应电流,并研究电极距离对反应电流的影响。由于氧还原阴极阳极反应能力的限制,随着与阴极室距离加大,模拟反应装置各阳极室的电流迅速减小。有机基质的可生化性对模拟反应器的总电流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Fenton试剂氧化降解苯酚过程中Fe(Ⅱ)浓度的变化,并通过实验探讨了其变化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在Fenton反应发生的第1 rain内,Fe(Ⅱ)浓度可降低到初始浓度的60%左右,随着反应的继续Fe(Ⅱ)浓度在大约20min降低到最小值,然后开始增大,说明了Fe(Ⅲ)还原作用的存在;Fenton试剂氧化降解苯酚的中间产物包括对苯二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和苯醌等,其中前三者能对Fe(Ⅲ)有效还原,是Fenton试剂氧化降解苯酚过程中Fe(Ⅲ)还原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通过高分子水凝胶包裹技术,研究了不同的团聚体模拟体系中金属离子的吸附-生物还原解吸机制。结果表明:无定形铁矿物模拟团聚体对于金属离子的吸附量高于针铁矿模拟团聚体,且交联密度1.0%包裹组金属离子吸附量小于0.3%包裹组。在希瓦氏菌的作用下,凝胶包裹的铁矿物体系中亚铁浓度先升高后下降,而铁矿物上吸附的Cu2+和Mn2+则随着生物还原作用而解吸释放;针铁矿组的解吸量低于无定形铁矿物,而交联密度高的1.0%包裹组金属离子解吸量高于0.3%包裹组。在凝胶包裹的水稻土团聚体体系中,生物还原作用同样会引起铜/镍/钴/锰离子的溶出,从而影响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迁移转化。  相似文献   
10.
针对常规方法难以去除水中Br3-的问题,采用浸渍煅烧法制备了负载型纳米Pd/Al2O3粒子电极,研究了该电极电催化还原BrO3-的效果.催化剂的结构表征表明该反应实现了Pd纳米晶的均匀负载,纳米Pd/Al2O3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和较低的能耗,其最佳反应条件为3% Pd负载量,0.9 mA·cm-2电流密度和1 g·L催化剂投量,酸性条件可促进BrO3-的直接或间接还原.ESR检测证实了Pd的负载增强了反应体系活性物种[H]的生成,进而促进了BrO3-的间接电催化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