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8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13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9 毫秒
1.
李萍  闫翠霞 《环境工程》1993,11(6):50-53
本文选择207和221nm为测定波长,采用双波长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河水中的NO2,NO3和其它10余种离子。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抗干扰强。  相似文献   
2.
在双台子河下游潮汐河段NO3^--N的测定,采用酚二磺酸比色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比色法,并通过数理统计中的t检验法对比及加标回收率的实验提出;感潮河段应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比色不测定水中的NO3^--N。  相似文献   
3.
利用甲基蓝与亚硝酸根反应,根据双波长处吸光度的加和值与NO2^-浓度的线性关系,提出并建立了测定亚硝酸根含量的新方法。线性范围0.05-1.20mg/L,用于样品中NO2^-的测定均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4.
进水氨氮浓度不变,低DO下启动并运行了短程硝化试验,考察了反应器内的氨氮氧化和亚硝酸盐积累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反应器内氨氮几乎全部被氧化,污泥浓度从4500mg/L下降到870mg/L,此时亚硝酸盐的积累率为55%,说明只控制DO的浓度很难实现高的积累率,同时受到温度和污泥龄等的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溴酸钾氧化酚红催化光度法测定亚硝酸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在亚硝酸根催化下溴酸钾氧化酚红的褪色反应,根据亚硝酸根灵敏的催化作用,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该方法在室温下进行,操作尤为方便。灵敏度为7.60×10-10/mL亚硝酸根,线性范围为0.08~1.6μgNO-2/25mL,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用于测定几种环境水样中亚硝酸根含量,其相对标准偏差为4.3%~6.6%,水样加标回收率为94.7%~98.2%。  相似文献   
6.
基于在pH为2.7的一氯乙酸缓冲溶液中亚硝酸根对溴酸钾氧化亮绿具有催化作用,建立了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亚硝酸根的流动注射催化光度法。在室温下,当溴酸钾浓度为0.15mol/L、亮绿溶液浓度为1.12×10-3mol/L时,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4~0.36mg/L,检出限为7.44×10-4mg/L,测定频率为60次/h,相对标准偏差为1.1%(n=11)。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亚硝酸甲酯的制备方法、危险性、急救措施和操作储存注意事项;分析已有的亚硝酸甲酯物性,针对缺乏的重要数据做了基础研究,得到了亚硝酸钾甲酯爆炸极限和分解热,明确了今后亚硝酸甲酯物性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通过控制进水pH值实现曝气生物滤池的短程硝化。工艺运行结果表明,对于进水pH值为8.22~8.57,NH4+-N平均容积负荷为0.5 kg/(m3.d),水温为17.5~20.2℃,曝气生物滤池溶解氧质量浓度平均为4.5 mg/L的条件下能够同步实现95%的NH4+-N去除率和80%的NO2--N积累率。通过分析FA和FNA沿滤池高度的变化特征,发现滤池底部(0~5 cm)区域短程硝化反应主要由FA控制,中部(5~15 cm)区域是由FA和FNA共同掌控;而上部区域(15~50 cm)则是由FNA控制,FNA沿滤池高度的快速增加是确保工艺实现稳定亚硝酸盐积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以模拟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反应器,对3种运行模式(M1:常规模式,M2:缺氧好氧模式、M3:缺氧好氧交替模式)下系统的脱氮性能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各模式下CAST反应器的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率,并对各模式下典型周期内氮基质浓度变化进行了考察,以确定系统的脱氮模式。结果表明,在氨氮去除不成为限制条件(去除率〉90%)的条件下,3种运行模式下系统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7.3%、70.6%和82.4%,以缺氧好氧交替模式下的最高;M1、M2和M3均可实现亚硝酸型硝化,但随着温度的升高,亚硝酸型硝化逐渐消失。静态实验分析表明,3种模式下系统的氨氧化速率大小次序为:vN:M1〉vN:M2〉vN:M3,反硝化速率大小次序为:vDN,M2〉vDN,M3〉vDN,M1。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对于低(超低)COD/NH4^ 条件下废水的脱氮效果很差,甚至没有脱氮效果,因为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在反硝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电子供体。亚硝酸型硝化和厌氧氨氧化有机结合构成新型的生物脱氮工艺,为低碳(超低碳)高浓度含氮废水提供他一种崭新的生物脱氮工艺。但其间的反应机理,控制条件等都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