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2篇
  免费   668篇
  国内免费   1008篇
安全科学   508篇
废物处理   81篇
环保管理   467篇
综合类   4334篇
基础理论   520篇
污染及防治   254篇
评价与监测   720篇
社会与环境   71篇
灾害及防治   83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257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229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249篇
  2014年   356篇
  2013年   297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226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194篇
  1997年   190篇
  1996年   155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199篇
  1993年   136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130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14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月20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十三五”以来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总体情况,围绕近期大气环境质量状况介绍相关情况,并展示2013年与2020年空气质量改善的对比。  相似文献   
2.
利用MERRA-2再分析数据,对1980~2020年中国区域黑碳、有机碳和硫酸盐质量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多时间尺度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典型区域黑碳、有机碳、硫酸盐浓度与大气自净能力指数之间的可能联系.结果显示:中国黑碳、有机碳、硫酸盐浓度都呈西部低、中东部高的空间分布特征,且京津冀、川渝、江浙沪、两广等4个区域的污染特征具有代表性;中国黑碳、有机碳、硫酸盐浓度均呈现阶段性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980—2020年期间经历了缓慢增加、快速增加和缓慢下降的过程;4个区域3种组分的季节变化规律有较大差异,其中黑碳浓度呈夏季低、冬季高的“U”型变化规律,有机碳和硫酸盐浓度无显著的一致性特征;大气自净能力指数与黑碳、有机碳、硫酸盐浓度的长期变化趋势上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大气自净能力指数越大(小),污染物浓度越低(高).  相似文献   
3.
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是评估重金属元素迁移性、生物可利用性和生态影响的关键参数。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GT)是一种原位被动采样技术,因其具有原位富集性、形态选择性,可提供被监测物质在监测时间段内的平均浓度等优点,可作为生物对重金属摄取的模拟替代物对环境介质中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度进行预测,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介质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测定。研究主要介绍了DGT技术的原理、组成和特点,评述了其近年来在水体、土壤、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态应用方面的新进展,提出了DGT技术未来要提高抗生物污染能力及寻找可与DGT技术联用的相关技术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利用TSI公司的APS和SMPS系统,于2017年4月在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点位连续一个月进行大气颗粒物数谱观测,结果表明,南京市春季典型月份大气颗粒物数浓度和体积浓度均值分别为1.64×104cm~(-3)和1.65×106μm~3/m~3;核模态、爱根核膜态、积聚模态和粗粒子模态数浓度占比分别为22.72%,53.52%,23.72%和0.05%,体积浓度占比分别为0.01%,1.76%,55.82%和42.41%;颗粒物数浓度平均日变化呈现双峰结构;PM_(2.5)体积浓度和质量浓度具有高度相关性;存在明显的新生粒子事件,3~10 nm颗粒物数浓度小时均值短时7 500 cm~(-3)。  相似文献   
5.
城市大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监测技术进展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臭氧及二次有机颗粒物(SOA)的主要前体物。近年来,我国逐步将VOCs纳入大气污染物控制体系。准确可靠的监测技术是大气VOCs研究及控制的重要前提保障。按照采样方法、分析方法 2个方面介绍并讨论了城市大气中VOCs的现有监测方法,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几类广泛采用的离线及在线监测技术,简要讨论了目前VOCs监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于洪  钱翌  郑江  王灵 《干旱环境监测》2015,(2):70-75,96
基于乌鲁木齐市多年监测的降尘数据,对乌鲁木齐市城区的降尘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乌鲁木齐市近10年来降尘的总体变化规律;利用方差分析方法检验了不同季节降尘的显著性差异,发现采暖期的降尘量明显大于非采暖期;按行政区分析降尘量的分布变化,结果为不同行政区存在差别;利用秩相关系数法对其进行了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的降尘呈下降趋势。利用Arc GIS9.3中的普通克里格插值方法绘制了乌鲁木齐市城市自然降尘的空间分布图。  相似文献   
7.
<正>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日前向媒体通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境保护部制定并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3-2015)、《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和《火葬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801-2015)等6项国家大气污染物  相似文献   
8.
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后,燃煤火电企业的依法治企自觉性不断提高,但由于不同的环保管理文件对超标处罚依据和处罚手段不同,造成政府对企业处罚的自由裁量权加大,对企业造成一定的压力与困惑。结合企业实际运行情况对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考核时间间隔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徐州2015年PM2.5和PM10逐小时质量浓度数据,分析了徐州颗粒物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基于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结合GDAS气象数据和空气质量数据,利用轨迹聚类及潜在源分析法研究徐州不同季节气流轨迹对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及PM2.5和PM10的潜在来源。结果显示,2015年徐州环境空气中PM2.5和PM10的年均值为65和122μg/m3,分别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86%和63%。各国控站点ρ(PM2.5)和ρ(PM10)月变化呈现一致的冬季高夏季低的"V"型变化特征,这与气象条件和气流轨迹特征季节性变化有关。秋冬季污染较高时期徐州主要受西北内陆性气团和较为稳定的气象条件影响,而春夏季来自较为干净的东部海洋性气团利于污染扩散。潜在源分析显示,山东、安徽、苏中南、浙西北等地区是影响徐州市PM2.5和PM10的主要潜在源区。各季节潜在源区分布范围有一定差异,冬季时潜在源区分布最广,并有明显向西北方向转移延伸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