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篇
基础理论   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02年,应用RS、GIS高新技术遥感手段和美国大型图像处理软件ERDAS,对全盟生态环境现状进行1996年、2000年、2002年度定量动态对比监测;应用arc/info v8.0建立生态环境现状本底数据库.定量动态对比监测GIS数据结果显示:阿拉善盟沙尘源区域荒漠化问题继续存在,沙漠、戈壁面积在继续增加,草地覆盖度下降,导致地表裸露程度增强,沙尘源物资增多,草场生产力不足;梭梭林面积减少,乔木林演变为灌木林;腾格里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扩大速度较快;动态分析表明沙漠治理速度尚赶不上沙漠扩大速度,全盟"握手"沙年度间呈较快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2.
魏振铎 《青海环境》2002,12(3):93-96
文章在分析了青海灌木林的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灌木林主要功能及其在青海生态建设中的地位,提出了恢复与发展灌木林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4.
香港桃金娘灌木林的年凋落物量在两年的测定中分别为429.3和525.2g/m2,枯枝和花果的凋落物年间差异十分显著。叶子和杂物则没有明显的年间差异。按1989年和1990年平均计算,桃金娘灌木林年凋落物中的氮、磷、钾量分别为2845、164和892mg/m2。灌木林年凋落物量及养分值小于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可与马尾松林相比。气候因素对灌木林的凋落物及其养分的季节动态影响较大。养分利用效率的研究表明,桃金娘灌木林比常绿阔叶林及马尾松林养分利用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5.
米娜 《安防科技》2013,(11):42-42
住宅火灾更容易在冬季发生,因为人们习惯性地使用壁炉、电暖器和电热毯等取暖。虽然住宅火灾大多发生于冬季,但夏季也给人们带来新的威胁,即灌木林火灾。澳大利亚历史上最严重的灌木林火灾包括2009年发生于维多利亚州的"黑色星期六"(死亡173人)火灾、1983年发生于南澳州和维多利亚州的"灰烬星期三"火灾(死亡76人)和1939年发生于维多利亚州的"黑色星期五"火灾(死亡71人)。澳大利亚的灌木林主要是由桉树组成。桉树叶可以释放出高度可燃的挥发气体,使得火势蔓延极快,难以控制和扑灭。澳大利亚温根村附近有一座"火山",其砂岩下的藏煤已经燃烧了数千年。该地区居民最初以为从地面下散发出的烟雾是火山爆发所致。  相似文献   
6.
香港地区桃金娘灌木林的凋落物及养分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港桃金娘灌木林的年凋落物量在两年的测定中分别为429.3和525.2g/m^2,枯枝和花果的凋落物年间差异十分显著。叶子和杂物则没有明显的年间差异。按1989年和1990年平均计算,桃金娘灌木林年凋落物中的氮、磷、钾量分别为2845、164和892mg/m^2。灌木林年凋落物量及养分值小于热带、亚热带常绿叶林,但可与马尾松林相比,气候因素对灌木林的凋落物及其养分的季节动态影响较大。养分利用效率的  相似文献   
7.
煤矿开采是全世界应对不断增加的能源需求的主要手段.但随着煤矿开采,区域生态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碳汇”能力下降.植被恢复是矿区退化的生态系统和固碳功能恢复的基础.然而,目前尚未对全球范围内煤矿区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SOC)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因此无法准确预测全球SOC库对植被恢复的响应.通过搜集同行评议的112篇文章中植被恢复的土壤理化性质,以评估煤矿区植被恢复类型、土壤深度、恢复年份、年均温、年降水量和海拔等对SOC的影响,并明确相关的关键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受损煤矿区通过植被恢复能够显著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植被恢复后土壤相较于未恢复或自然恢复SOC储量提升了39.02%.当不考虑环境因素时,利于SOC储量积累的植被恢复类型为:农田>林地>草地>灌木林.4种类型的植被恢复对表层(0~20 cm)SOC储量均得到显著增加,草地和灌木能显著增加深层(>40 cm)的SOC储量,而林地和农田类型下深层的SOC储量与未恢复或自然恢复后的SOC储量无显著差异.植被恢复后SOC储量的增加趋势会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具体的植被恢复策略应根据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植被类型.受损煤矿区在年均温<0℃和年均降水<500 mm的环境下,固碳效应较高的植被恢复类型为草地和灌木林,而在年均温>15℃和年降水量>800 mm的环境下,林地和农田恢复类型能够更好地增加SOC储量.TN、BD、AN和AK是影响土壤固碳能力的主要因素.研究可为量化受损煤矿区不同植被恢复措施的固碳效果和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1983年到2005年的林地基本数据的基础上,文章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模型分析方法结合GIS对广东省森林资源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森林资源的时间变化,包括数量的动态变化、变化速度以及区域变化差异,总结出广东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几个特点:①林业用地1987年最少,有林地持续稳定增长,先由无林地和疏林地大面积减少转化为有林地,后来主要是非林业用地转化为林业用地.防护林面积有大幅度上升,薪炭林呈下降趋势.②幼龄林占绝对比重,近过成熟林比重低但在逐渐增加.活立木总蓄积持续上升,幼龄林、中龄林和近成过熟林蓄积基本随着面积变化而变化.③灌木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有相当幅度面积的增加.④1996-2004年,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林地相对变化率大多数在10以上,比平均变化大得多.文中对成因有简单的探讨,明确了广东省森林资源变化特点和规律,这将为广东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决策部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