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22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34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60年以来山西秋季连阴雨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栋  谭桂容  耿新 《灾害学》2015,(1):75-81,86
利用山西省66个测站1960-2009年秋季(9-11)月的逐日降水量,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累积距平法、EOF及Morlct小波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山西秋季连阴雨的变化趋势和时空结构特征,建立了秋季连阴雨强度指数模型。结果表明:山西秋季年际区域性连阴雨次数和阴雨日数呈明显的线性减少趋势,过程雨量呈波动上升趋势,连阴雨次数的累积距平表现为"三升两降"型变化;山西秋季连阴雨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1960-1970年代中期,有5~6年的周期变化,1990年代后期有2年的周期变化特征,年代际变化呈"波动状"变化规律;全省秋季连阴雨从南到北呈递减分布,除北部的天镇、山阴、繁峙等呈增加趋势外,各代表站表现为一致的减少趋势,南部、东南部及五台山为连阴雨多发区,大同盆地、忻州盆地、太原盆地为少发区;山西秋季连阴雨存在2~3年、8年左右的显著振荡周期。1970年代中期到1980年代中期,8年左右振荡周期的振幅最大,能量最强,是周期振荡最强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防灾博览》2014,(4):86-87
度过了暑热难挨的盛夏,时下已进入秋天。从初秋到深秋,人们应该如何度过?衣食起居等方面有哪些需要多加关照和防范的地方?医生的忠告不能当作耳旁风,尤其对于那些体弱多病的人来说。  相似文献   
3.
于2020年秋季对台州不同功能区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在线监测,分析了VOCs浓度水平和组成特征;利用O3生成潜势(OFP)评估了VOCs对O3污染的影响;运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解析VOCs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台州5个监测站点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体积分数日均值在30.0×10-9~52.9×10-9,均以烷烃和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为主;VOCs来源主要包括机动车尾气源、工业排放源、燃烧源、油品挥发源、溶剂使用源和植物源,其对VOCs的贡献率分别为27.42%、19.37%、17.36%、17.25%、11.18%、7.41%,其中城区和郊区机动车尾气源的贡献最大,而工业园区则是工业排放源贡献最大;对OFP贡献最大的源类是溶剂使用源(贡献率31.12%),其次是工业排放源、机动车尾气源、油品挥发源、燃烧源,贡献率分别为20.69%、16.37%、15.70%、10.99%,植物源对OFP贡献率最低,仅为5.13%。台州城区和郊区需重点关注溶剂使用源管控,工业园...  相似文献   
4.
2008年秋季珠江三角洲污染气象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8年10月15日至11月20日珠江三角洲从化、广州、开平三地的加强观测资料,分析了加强观测期间珠江三角洲的污染气象特征.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造成珠江三角洲空气污染的天气形势可分为冷锋前部型、高压底部型、高压脊控制型3类.冷锋前部型易造成珠江三角洲中部和东北部污染;高压底部型易造成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污染;高压脊控制型易造成珠江三角洲局地性污染.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污染与盛行东北风且日平均风速小于2m/s有密切关系,大部分时间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出现污染,是由于污染物沿着主导风向输送并累积造成.  相似文献   
5.
秋季平补     
晓黎 《防灾博览》2009,(5):82-83
中医曰“四季五补“,即春季“升补”,夏季“清补“,秋季“平补”,冬季”滋补”,四季宜“通补”。  相似文献   
6.
秋季北方城市植物群落对温湿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沈阳市城市植物群落的特点,对沈阳市的城市植物群落(样地1-P1、样地2.P2、样地3-P3、样地4-P4)的温度、相对湿度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城市绿地对周围小气候的影响.在秋季,气温的日变化呈单峰型,在14:00达到最高,桂对湿度的变化和气温的日变化相反,早晨最高,14:00最低.城市植物群落对周围环境具有一定的降温增湿作用,温度随着与植物群落距离的增大逐渐升高,相对湿度的变化也与温度的变化相反,随着与植物群落距离的增大逐渐降低.在城市植物群落面积相差很大的情况下(P1和P2),面积大的植物群落具有较好的降温增湿作用,尤其在12:00和14:00,P1的降温增湿作用均极显著地强于P2(P<0.01);植物群落面积大致的相等条件下(P3和P4),水体面积越大对小气候的调控能力越强,12:00和14:00,由于水分蒸发加速,水体面积大的水分蒸发量大,因此P4的降温增湿作用均极显著的强于P3(P<0.01).但植物群落与调控小气候之间的定量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植物群落的这种调控能力又受到城市交通的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7.
刁钻狡猾的大"鲇鱼"在南海虎视眈眈,吞吐巨浪5天后,最终于10月23日中午在福建漳浦沿海登陆,成为1949年以来登陆福建最晚、强度最强的秋季台风。纵观“鲇鱼”的发展历程,无论是路径还是强度都复杂多变,让人揣摩不定。  相似文献   
8.
以赵王河水为原水,在初秋和秋末冬初对以香蒲、睡莲、芦苇、鸢尾、美人蕉为栽培植物的水培样净化微污染河水的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初秋,各水培植物处理下河水高锰酸盐指数增加,鸢尾最高,各植物对河水TN去除都有效果,睡莲最高,去除率在30%~40%之间,植物存在对TN处理很重要,植物对TP作用较小。秋末冬初,植物在良好保温下可继续生存,但受植物内部生长节律的影响,植物对河水净化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9.
许天峰  马嫣  郑军  蒋友凌 《环境科学学报》2021,41(11):4353-4365
于2019年11月1日-12月4日在南京北郊对气溶胶光学特性进行观测研究,使用三波长光声黑碳光谱仪(PASS-3)对气溶胶吸收系数βabs和散射系数βsca进行了实时在线观测.结果表明,532 nm处的βabsβsca平均值分别为(31.58±16.84)Mm-1和(168.46±127.09)Mm-1,均低于南京以往的观测值.βabsβsca的日变化呈双峰型,早晚高峰均与交通排放有关.除早晚高峰以外,βsca在13:00-14:00略有回升,这与二次气溶胶的生成有关.本次观测期间气溶胶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在风向为东风、东南风和西风时易出现高值,东风、东南风时受到本地排放的影响,西风时受到外地污染物传输的影响,气溶胶的消光物质主要集中在细粒子上.对观测期间典型污染过程的分析表明,高湿度、低风速的不利扩散条件下本地污染排放与西北向污染气团传输的叠加,使得气溶胶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出现连续高值.吸收系数主要受交通排放影响,而工业源和交通源排放的SO2、NOx等气态污染物经过大气光化学氧化或液相氧化形成的二次气溶胶及其吸湿增长是导致散射系数增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日前,汉中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分两期在南区、北区举办“保护性耕作与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培训班”。相关部门负责人,鑫源、南区办事处的14个村和83个村民小组的村支书、村委会主任、村民小组组长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