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6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123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冠状病毒是一类具有包膜的RNA病毒。当包膜被消毒剂破坏后,RNA也非常容易被降解,从而使病毒失活。由于有这个包膜,冠状病毒对化学消毒剂敏感,75%酒精、乙醚、氯仿、甲醛、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紫外线均可灭活病毒。针对近期公众对消毒剂使用需求的急剧上升,下面为大家介绍各类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大气污染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研究表明,灰霾天气中的大气颗粒物上附着有多种可吸入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大气颗粒物中的部分有机物质能够与这些微生物相互作用,进而改变颗粒物上附着微生物的致病性和持久性.大气颗粒物及其所吸附的病原微生物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并由于大气污染加重而越发显得重要.本文结合以往文献资料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一些实验观察数据,综述了大气颗粒物附着的微生物种类、影响微生物存活的环境条件、与疾病流行的内在关系、大气颗粒物对所附着的可吸入微生物的影响和与疾病相关的毒性效应等5个方面,进一步为大气污染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一个似曾相识却又陌生的名词——埃博拉,突然成为令世人心惊肉跳的名词;这种迄今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传染病,曾经离我们是这样的遥远,但倏忽间已逼近我们眼前。这种源于非洲的恶性瘟疫早在1976年便被发现、命名,迄今已经历过至少三次大规模流行和十多次中小型流行,造成非洲数以千计人死亡。感染这种恶性传染病的患者,会高烧、肌肉疼痛、全身无力,上吐下泻,  相似文献   
4.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称,西非埃博拉病毒的爆发大幅促进个体防护设备的市场需求。这种医护人员所穿的聚乙烯纤维增强防护装备,可分为Tychem C防护服和Tyvek外套,由杜邦公司生产,可保护医护人员不受病毒感染。因需求旺盛,杜邦公司近期产量已扩大三倍。而Kleenguard 防护服生产商金百利克拉克增产之日也已为期不远。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导致的疾病已造成全球大流行,是当前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疫情的重灾区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南半球开始有明显的增加趋势.随着北半球夏季的来临,环境温湿度变化对病毒传播的影响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已有若干研究从不同角度出发,探究环境温湿度与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关系.本文通过总结相关主要研究,总结目前研究的进展及有待完善之处,为今后相关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摘     
《民防苑》2014,(2)
正世卫组织:尚无证据显示H7N9可持续性人际传播世卫组织新闻发言人格伦·托马斯近期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从2013年3月出现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至2014年2月4日,全球已确诊286例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者,死亡60例,其中6例出现在中国香港和台湾,其余病例均出现在中国内地。托马斯强调:目前尚无证据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具备持续性人际传播  相似文献   
7.
担负着创新、教学、质量监督等职责的实验室分布在各个行业、人口密集区域,数量巨大,危害因子众多,安全却常被人忽视或遗忘。2004年新加坡、台北、北京三地发生的实验室SARS病毒泄漏、2011年东北农业大学师生实验室感染布氏杆菌传染病,是典型的实验室安全事故。敲响了实验室安全管理警钟。  相似文献   
8.
ENN精粹     
徐芳  夏威 《世界环境》2014,(6):94-95
<正>有前景的埃博拉疫苗处于研发状态ENN环境新闻网新闻2014年10月27日并不是每个染上埃博拉病毒的人都会死亡,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存活率大约30%左右,这表明用疫苗来应对埃博拉病毒是完全有可能的。虽然目前已经有了应对埃博拉病毒的实验和疫苗,但是都尚未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大规模的测试(2期临床试验)。国际免疫学会联盟(IUIS)日前在其官方杂志上发表了一份声明,前沿免疫学迫切需要有足够的资金用于临床试验的候选疫苗和疫苗试验者,并且还得尽快  相似文献   
9.
在星期四的下午,我们去了医疗废物处理站。那里的厂长姓李,是一个和蔼可亲的李伯伯。我们坐上了大巴车直奔医疗处理站,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工厂,这个工厂是医疗废物处理站,周边精河县、温泉县、博乐市、农五师大大小小的医院运过来的医疗废物,都要到这里来杀菌、焚烧、掩埋。我们去的时候,刚好有一辆医疗废物转运车从精河运过来。我们观察了车间里有一排一排的小洞,李伯伯给我们解说了,说这个是紫外线把病菌杀死。再去一个大罐子里,去高温消毒,135摄氏度,经过45分钟,医疗废  相似文献   
10.
病毒是海洋中丰度最高的生物,全球海洋中大约有1030个病毒,海洋病毒的宿主包括从细菌到大型海洋生物等几乎所有的海洋生物.海洋病毒在调控种群结构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病毒可以通过水平基因转移来操控宿主的代谢活动.藻类病毒能够通过裂解藻类从而起到控制赤潮的作用.随着藻类病毒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分离到大量的藻类病毒,包括双链或单链的DNA病毒及RNA病毒,其分布于细胞质或细胞核中.本文简要概述了海洋病毒研究方面的发展现状,及海洋病毒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集中综述了藻类病毒(包括原核藻类病毒和真核藻类病毒)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海洋藻类病毒与赤潮生物的关系.介绍了藻类病毒在赤潮控制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展望了藻类病毒调控赤潮的前景.我国在藻类病毒方面的探索研究还只是刚刚起步,研究藻类病毒的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