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9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184篇
基础理论   72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The Yellow River is the second longest river in China and the cradle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Yellow River is the most important water holding area for the Yellow River, about 49.2% of the whole runoff comes from this region. However, for the special location, it is a region with most fragile eco-environment in China as well. Eco-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n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Yellow River has been a very serious ecological and socially economic problem. According to census data,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climatic information, during the last half century, especially the last 30 years,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eco-environment of this region. Such changes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temporal-spatial changes of water environment, deglaciation, permafrost reduction, vegetation degeneracy and desertification extent, which led to land capacity decreasing and river disconnecting. At present, desertification of the region is showing an accelerating tendenc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tatus of eco-environment degradation in this region supported by GIS and RS, as well as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indoor analysis, based on knowledge, multi-source data is gathered and the classification is worked out, deals with their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causes, and points out that in the last half century the desertifi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of this region are mainly attributed to human activ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egional climate changes. To halt further degrad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of this region, great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use land resources rationally, develop advantages animal agriculture and protect the natural grassland.  相似文献   
2.
While the world is going into different tourism expectations, the tourism understanding in Turkey is defined as tourism in the sea-sand-sun triangle. However, it is possible to contribute to the income and local development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 by developing nature-based tourism. Besides, with the sustainable use and preservation of the natural-cultural assets, the damage of the traditional tourism industry on the natur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could be reduced. In this study, it is aimed to bring up the nature-based tourism concept in Çanakkale by evaluating the nature-based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general of Turkey and assessing the natural-cultural resources that Çanakkale comprehends. The most important areas that have a nature-based tourism potential in Çanakkale and the tourism activities that are most suitable for these areas have been determined.  相似文献   
3.
分析生态系统质量与服务现状及变化特征,有助于准确了解流域生态系统状况与趋势,为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高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相对生物量密度与相对植被覆盖度指数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土壤保持、防风固沙、洪水调蓄、粮食生产)评估模型,评估2000—2015年长江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及服务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2000—2015年,长江流域森林、灌丛以及草地生态系统质量提升显著,56.56%的森林、45.65%的灌丛以及19.26%的草地生态系统质量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②研究期间,长江流域粮食生产、洪水调蓄、土壤保持、防风固沙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粮食生产能力增加13.7%,洪水调蓄功能提升10.1%,土壤保持服务提高19.5%,防风固沙总量增加30.0%.③长江流域生态系统质量不高,处于低与差质量等级的生态系统面积比例在25%~35%之间;受不同类型的自然和人类活动影响,长江流域生态系统质量与服务均存在局部退化现象.研究显示,在生态质量与服务评估的基础上,分区域、分类型实施不同的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途径,是今后长江流域加强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借助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突变检验对气象水文序列进行一致性分析,划分基准期(1961—1979年)和影响期(① 1980—1989年、② 1990—1999年、③ 2000—2016年),利用基准期校准的可变下渗容量(VIC)模型,采用步进式方法,探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伊逊河流域径流变化的波动影响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近56年年均气温显著升高,年降水量无明显变化趋势,流域年径流量下降趋势明显,季节尺度上流域非汛期降水量增加显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均会对径流产生显著影响且作用机理复杂,步进式方法对影响机理的研究较传统方法更能体现其变化过程;在降水丰沛的影响 ② 期,冬季降水量增加会显著增加流域径流量,而在降水略少的影响 ① 期和 ③ 期,蒸发量增加以及土壤含水量降低使得流域径流减少;人类活动耗水在影响 ① 期和 ③ 期引起流域径流减少并且影响作用逐渐增强,影响 ② 期由于城镇化和耕地扩张使得流域产流能力增强导致径流增加。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机制,可为流域水资源管理和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流域年径流及最大日流量变化影响的定量识别问题,以华南湿润区武江流域为例,分别采用HIMS(Hydro-Informatic Modeling System)模型和敏感性系数法,从日和年尺度定量模拟和评估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流域年最大日流量和径流变化的影响过程及贡献率。结果表明:HIMS模型在武江流域适用性良好,日尺度模型率定期和验证期的纳西效率系数分别为0.85和0.77,水量平衡误差绝对值分别为3.1%和3.3%;两种方法均表明气候变化是引起流域年径流量增加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导致了流域径流量的减少,但贡献率较小。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导致了流域年最大日流量的增加,气候变化对年最大日流量增加的贡献率为94%,而人类活动的贡献率则为6%。相较于年均径流量,气候变化对年最大日流量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生物质炭对Cd污染土壤团聚体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生物质炭对Cd污染土壤团聚体酶活性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向模拟Cd污染土壤中添加生物质炭并测定水稻根际土壤团聚体碳循环酶与氧化还原酶活性.结果表明:Cd污染土壤团聚体酶活性对添加量为2.5%的生物质炭响应明显,氧化还原酶活性指数值介于0.522~0.792之间.在2.5mg/kg的外源Cd条件下,2.5%的生物质炭比未添加生物质炭处理显著提高蛋白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至121%与653%.在Cd污染土壤中添加生物质炭,碳循环酶与氧化还原酶及综合酶活性均在0.5~1mm中等粒径土壤团聚体中产生富集效应,其酶活性随土壤团聚体粒径的增大呈先升后降最终趋于稳定的趋势.研究显示,在2.5mg/kg的外源Cd条件下,添加2.5%的生物质炭对水稻根际土壤团聚体酶活性影响显著,土壤酶活性受酶种类、生物质炭量与团聚体粒径的综合影响;在Cd污染土壤中添加生物质炭后,土壤酶活性随团聚体粒径的增大呈“∧”形变动规律.  相似文献   
7.
IntroductionInnatureCooccursintwooxidationstates ,Co2 + andCo3+ ,andformationofthecomplexanionCo(OH) - 3 isalsopossible .DuringweatheringCoisrelativelymobileinoxidizingacidenvironment,butduetoahighsorptionbyFeandMnoxides,aswellasbyclayminerals,thismetaldoesnotm…  相似文献   
8.
海南琼北火山监测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海南琼北火山地区火山地质构造、地震活动背景分析,阐明了以马鞍岭——雷虎岭火山为代表的历史喷发形式、构造类型、岩浆流的范围以及流向,论述了琼北火山是一个较典型的城市火山,是一个处于休眠状态的具有喷发危险的火山,并通过国内外火山活动监测与分析方法的对比,确定海南琼北火山活动监测、应急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作用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东南沿海自晚侏罗世到白垩纪火山活动分为二期、四个旋回,在空间上有迁移性,在时间上与侵入活动呈交替式演变。建立火山碎屑流等五种岩相模式,岩浆爆发占主导地位,同时存在蒸气岩浆爆发。确定破火山口、火山穹隆和锥火山为火山构造基本类型。由火山作用与区域构造作用、沉积作用控制形成火山沉积洼地、火山构造洼地和火山构造隆起。提出不同类型火山构造组合形式和相互演化关系。火山岩系列属高钾钙碱系列,晚期则具双模式性质。它们的地球化学型式兼具大陆边缘和大陆板内双重特性。  相似文献   
10.
赵晖  孙杰 《环境科技》2006,19(4):52-55
光催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技术,TiO2是光催化反应中的一种研究较为广泛的光催化剂,其在污水处理以及空气净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TiO2作为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TiO2光催化剂载体的研究及TiO2的改性研究。并结合我们在TiO2载体以及提高其催化活性方面所作的一些研究工作,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