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35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95篇
综合类   352篇
基础理论   177篇
污染及防治   63篇
评价与监测   59篇
社会与环境   40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icroplastics (MPs) are frequently regarded as environmental and biota contaminants. Yet, research on the accumulation of MPs in living entities, particularly aquatic insects that serve as food resources in the aquatic food chain, is limited. This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accumulation of MPs in aquatic insects from water and sediment in an Egyptian wastewater basin. Four typical freshwater insect groups were used. The highest MP load per gram wet weight was reported by collector-gatherers (Chironomus sp. and Hydrophilus sp.), followed by collector-filterers (Culex sp.) with the second highest MP load. However, Predators (Aeshna sp.) had the lowest values. Also, the present results showed a reduction in the number of MPs in all insect taxa tested after a 24 h depuration time, with differences in the observed egestion ability. The mean number of MPs per individual significantly reduced after 24 h in both Chironomus sp. and Culex sp. larvae, where 53% and 40% of MPs particles were ejected from them,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ability of MP egestion decreases in Aeshna sp. nymph (25%), and the lowest proportion of ejection was observed in Hydrophilus sp. adults (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fibers were the most abundant type of MP in both sediment and water, followed by fragments (polyethylene and polypropylene). Yet, only polyester fibers were detected in the various insect species. The average length of fibers in the various insects was somewhat shorter than i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The current study reveals that MP ingestion by aquatic insects is not always related to levels of pollution in the environment, since other factors such as feeding strategies may play a role in MP ingestion. Based on these observations, further studi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on studies on toxicological impacts of MPs on freshwater/aquatic biota.  相似文献   
2.
人类生产和生活使用各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品,种类和数量急剧增长,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因此,亟需采用高效的方法对数量巨大的化合物进行毒性评价。对生理毒代动力学(PBTK)模型的建立过程及其在污染物生态毒理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PBTK模型,又称生理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是利用生理学和解剖学等原理,将生物体简化为用血流连接的肝、肾和脂肪等各组织器官房室,模拟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模型参数包括生理参数和生化参数2个部分,可用MATLAB等软件进行模拟。模型已应用于数百余种有机污染物在鱼体等水生生物体的毒代动力学模拟。已有模拟结果能够预测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有效剂量,对化合物毒性进行评估,并可用于不同物种、不同剂量和不同暴露途径间的外推,有力推进了污染物生态毒理研究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着生硅藻指数的梧桐河水生态健康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黑龙江省梧桐河,调查了13个点位的着生硅藻群落结构和水环境特征,应用8种硅藻指数对该河流水生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冗余分析、箱型图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梧桐河着生藻类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和8种硅藻指数在梧桐河的适用情况。结果显示:梧桐河存在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优势种以小型异极藻(Gomphonema parvulum)等耐污种为主。8个硅藻指数中,硅藻属指数(Generic Index of Diatom,GI)、澳大利亚河流硅藻生物评价指数(Diatom Index for Australian Rivers,DIAR;Diatom Species Index for Bioassessment of Australian Rivers,DSIAR)评价结果偏差较大,在梧桐河不适用;相似度指数(Jaccard Index,JI)与富营养化硅藻指数(Trophic Diatom Index,TDI)评价结果较为严格,评分明显偏低;硅藻污染耐受指数(Pollution Tolerance Index,PTI)、硅藻生物评价指数(Diatom Bioassessment Index,DBI)和生物硅藻指数(Biological Diatom Index,BDI)在梧桐河流域适用性最好。根据冗余分析(RDA),将梧桐河流域点位分为3组,第一组点位为中-重度污染,主要影响因子为流速和总磷;第二组点位为轻-中度污染,主要影响因子为磷酸盐、氨氮和溶解氧;第三组点位为轻污染-清洁,主要影响因子为p H和电导率。  相似文献   
4.
依据2017年5、7、9月对三江平原19处沼泽湿地(参照湿地6处,受损湿地13处)的水生无脊椎动物采样结果,应用生物完整性理论和方法,构建水生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健康状况。通过对27个候选指标的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总分类单元数、扁卷螺科百分比、龙虱科百分比、刮食者百分比4个指标构成水生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数核心指标。采用比值法计算各指标参数值,将各参数值加和得到水生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数值。根据参照湿地水生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数值的25%分位数值确定评价标准,对小于25%分位数的值进行三等分,确定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健康评价标准:≥2.58,无干扰;1.72~2.58,轻度干扰;0.86~1.72,中度干扰;0~0.86,重度干扰。结果表明:所调查的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有78.95%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其中47.37%受到了中重度干扰),21.05%属于无干扰。  相似文献   
5.
While factors influencing perceptions of drinking water have been well studied, those of aquatic ecosystems have been to lesser extent. We conducted a review to improve awareness of these factors. Environmental factors found to influence public perceptions of aquatic ecosystems were presence/absence of water plants and algae, presence/absence of floating debris, the odor, movement (for flowing waters) and clarity/turbidity of the water, and the type, condition, setting, naturalness, and overall aesthetic appeal of the ecosystem. Sociocultural factors found to influence public perceptions of aquatic ecosystems included age, education, gender, and place-based knowledge. We provide perspectives of how managers can better meet the diverse social demands placed on aquatic ecosystems. The importance and benefits of considering these perspectives may be especially beneficial where significant multi-generational and culturally relevant place-based knowledge exist.  相似文献   
6.
我国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推导的物种选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旨在保护水生生物不受水体中化学物质的有害影响,是水质基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区域水生态系统的生物区系不同,导致基准值也会存在差异.在综合研究美国、欧盟、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在推导水生生物水质基准的物种选择及其考虑因素的基础上,初步研究我国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推导的物种选择原则.结果表明:推导我国水生生物水质基准需要选择来自8科的水生生物,分别为鲤科鱼类、硬骨鱼纲中的另一科、两栖动物纲的一科、浮游动物中节肢动物门和轮虫动物门各一科、底栖动物中节肢动物门和环节动物门各一科及一种最敏感的大型水生植物(或浮游植物),可全面代表我国水生态系统不同的营养级和生命形式.  相似文献   
7.
高水生植物毒性污染物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普遍认为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敏感性比动物低的观点开展研究.查阅和筛选了ECOTOX毒性数据库里的污染物水生生物毒性数据,对美国国家水质基准(2009)里的120项优先控制污染物的毒性数据进行了分析.参考美国的水生生物基准技术指南的数据筛选原则,初步筛选出6种具有高植物毒性的污染物,分别为1,1,1-三氯乙烷、2,4-二氯苯酚、4-硝基苯酚、邻苯二甲酸丁苄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N-亚硝基二甲胺.结果表明,确实存在高植物毒性的污染物,对于这类污染物,水生植物比水生动物更为敏感.然而,由于水生植物毒性试验远远少于动物毒性试验,并且资料的积累极为欠缺,因此,需要对水生植物毒性效应的研究和应用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五种水生植物对水中铀的去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水培实验,研究了浮叶植物野生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漂浮植物浮萍(Lemna minor L)、满江红(Azolla imbircata)、沉水植物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挺水植物空心莲子草(Alligator Alternanthera Herb)在初始铀浓度分别为0.15、1.50和15.00 mg·L-1水中的生长状况及它们对水中铀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在21 d的水培试验期内,满江红对铀表现出了最强的抗性,0.15、1.50和15.00 mg·L-1的铀对满江红的生长抑制率分别只有4.56%、2.48%和6.79%,而满江红对水中铀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4%、97%和92%.进一步的试验表明,每1 L水中种植7.5 g满江红,可以获得最大的铀去除率,将初始铀浓度为1.25、2.50、5.00和10.00 mg·L-1的水体降至国家排放标准(GB 23727—2009)规定值(0.05 mg·L-1)以下分别需要17、19、23和25 d.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铀污染水体植物修复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湖滨湿地恢复方案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查阅国内外湖滨湿地恢复资料的基础上,以恢复湿地水质净化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功能为双重目的,整理形成了适用于我国富营养湖泊湖滨湿地的恢复方案,从恢复湿地的设计、恢复的前期处理、恢复过程中的植物种植与管理、恢复后的维护管理和生态监测等5个阶段进行了恢复技术的综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美淡水生物区系中汞物种敏感度分布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收集无机汞对中国与美国淡水水生生物的毒性数据,构建了脊椎动物(包括鱼类)、无脊椎动物(包括节肢动物和非节肢无脊椎动物)及所有物种对汞的物种敏感度分布(SSD: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曲线,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和美国不同类别生物对汞的敏感性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美国各类生物及所有物种对汞的SSD敏感性分布曲线没有显著差异.然而,中国淡水水生物种对汞短期暴露的HC5(hazardous concentration for 5% of the species)较美国淡水物种的阈值小,尤其是非节肢无脊椎动物,汞对美国非节肢动物的HC5值是我国对应物种的7.4倍.在保护95%的物种水平下,中国不同类别试验生物对汞的敏感性排序为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其中节肢动物>非节肢无脊椎动物>鱼类;而对应的美国生物对汞的敏感性排序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其中节肢动物>鱼类>非节肢无脊椎动物.另外,中美所有节肢动物对汞的敏感性要强于所有鱼类和所有非节肢无脊椎动物.所以在使用所有物种推导水质基准时应考虑其中各类别物种敏感度分布的影响,且需要注意采用美国淡水水生物种推导的水质基准可能会对我国淡水水生物种造成"保护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