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4.
一株甲基对硫磷高效降解菌的鉴定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长期施用甲基对硫磷(MP)的污染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以甲基对硫磷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生长的新型降解菌HS-D38,并利用该菌既降解MP.结果表明,该菌既在降解MP的同时,可对中间产物对硝基苯酚(PNP)进行降解.该菌既能利用苯胺类物质作为唯一的氮源生长,又能利用对苯二酚作为唯一的碳源生长.经SDS或吖啶橙消除质粒后,HS-D38降解MP和PNP的能力丧失. 表明该菌降解酶可能由质粒DNA编码.对该菌16S rDNA 进行PCR扩增、测序,运用BLAST检索分析并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结合生理生化鉴定结果,HS-D38被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相似文献
5.
中东部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地退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的遥感、地面调查及文献资料数据,分析了我国中东部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地退化特征。分析结果认为,耕地和林地是中东部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占该区土地总面积的68%左右;园地、居民和工矿及交通用地面积迅速增加;未利用土地面积明显缩小;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流失面积有所减少,但水土流失区域差异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仍在加剧;耕地人均占有量小,利用强度大,复种指数高;耕地用途不稳,转入转出频繁;耕地总面积与人均耕地面积迅速减少,2000年耕地面积比80年代初和1995年分别减少了913.15×104和151.31×104hm2;2000年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比80年代初期约减少了0.03 hm2;土壤污染严重,耕地质量不断下降,食品安全受到威胁。 相似文献
6.
从稳定运行处理NO废气的生物转鼓过滤器中筛选分离到1株好氧反硝化细菌DN3,该菌在好氧条件下能有效去除培养液中的硝酸根,培养28h后的反硝化率大于80%。菌株DN3为短杆菌,带有鞭毛,大小为( 0.4~0.8) μm× (2.0~2.5) μm,菌落表面呈现乳白色。通过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基因序列研究分析,初步判断菌株DN3为假单胞菌属中的Pseudomonas putida。菌株DN3的好氧反硝化性能测试表明,该菌的对数生长期较长,在pH为7.5时反硝化能力最强,而在pH低于5的酸性环境中无法存活。菌株DN3对浓度低于400 mg•L-1的硝酸根离子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碳源对DN3的反硝化作用影响明显,葡萄糖和琥珀酸钠优于甲醇、甘油和碳酸氢钠。 相似文献
7.
在低温(15℃)条件下,从东北制药总厂曝气池和氯霉素生产废水的集水池污泥中驯化、分离得到1株以硝基苯为唯一碳源的高效降解菌株cc-2,通过菌体形态、生理生化反应特性及16SrDNA测序结果分析,鉴定菌株cc-2为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同时,对菌株cc-2的生长和降解硝基苯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利用硝基苯生长的最佳条件分别是:接种量为10%、生长温度为15℃、pH值为7,它可在硝基苯质量浓度低于400 mg•L-1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代谢。当硝基苯初始浓度为200 mg•L-1时,菌株48h降解率达66.84%。 相似文献
8.
为了寻找在低温条件下能够净化城市污水的微生物,取南四湖人工湿地的底泥,对其中的微生物进行驯化后,从中分离出在低温条件下生长速率及代谢速率都较高的6株菌.根据这6株菌对模拟废水的去除效果从中筛选出去除效率最高的菌株E,其对模拟废水中COD、总磷、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62.92%、56.42%、50.63%.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ava),命名为Pseudomonas tiava WD-3.研究表明,菌株E最适温度、pH和盐度分别为16℃、6.0 ~8.0、1%,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蔗糖、蛋白胨.在最适生长条件下的去除试验表明,菌株E对模拟污水COD、总磷、氨氮的去除效果有明显的提高,分别是最初试验值的1.20、1.25、1.02倍,且去除性能稳定.因此,该菌株在湿地对城市污水的生物治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农药生产企业的废水处理系统中分离驯化出两株能够降解毒死蜱的菌株HY-2与HY-4,在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分析的基础上,又对其16S rDNA序列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其对毒死蜱和其它有机磷农药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2个菌株均属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ns),HY-4对毒死蜱的降解能力大于HY-2.2个菌株降解毒死蜱的适宜条件为:外加葡萄糖浓度3g·L-1,培养温度35℃,初始pH值8.0,毒死蜱初始浓度80mg·L-1,接种量20%(体积比,菌体密度:稀释到所配菌悬母液(OD600=2)的0.5倍).酵母膏含量对降解的影响表明,当添加3g·L-1的葡萄糖时,最适的酵母膏含量为1g·L-1,而不添加葡萄糖时,最适的酵母膏含量为5g·L-1.2个菌株对甲基对硫磷的降解研究发现,HY-2和HY-4对初始浓度为100mg·L-1的甲基对硫磷60h的降解率分别达64.7%和88.7%;然而,2个菌株对初始浓度为100mg·L-1的三唑磷60h的降解率仅为13.3%-14.2%,降解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呋喃丹降解菌AEBL3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富集培养方法,从长期受农药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能高效降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呋喃丹的菌株,命名为AEBL3,并对其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假单胞杆菌,正交试验得出该菌株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32℃,pH6.0,纱布3层,摇床转速250 r/min。该菌对呋喃丹的120h降解率可以达到96.2%,并还能利用其它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涕灭威和灭多威等)作为惟一的氮源生长。质粒消除实验证明,该菌的呋喃丹降解酶基因不位于质粒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