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4篇 |
免费 | 252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2篇 |
废物处理 | 7篇 |
环保管理 | 18篇 |
综合类 | 375篇 |
基础理论 | 135篇 |
污染及防治 | 42篇 |
评价与监测 | 33篇 |
社会与环境 | 4篇 |
灾害及防治 | 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28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51篇 |
2012年 | 36篇 |
2011年 | 40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6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研究城市大气PM2.5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和来源,于2017年的7月和10月及2018年的1月和4月,利用在线金属分析仪对郑州市大气PM2.5中的21种元素进行在线检测,分析了重金属浓度变化;通过富集因子、主成分分析和潜在源贡献等方法对重金属进行溯源;采用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其健康风险.结果表明,K、 Zn、 Mn、 Pb、 Cu、 As、 Cr和Se的浓度随污染等级的提高而增加;富集因子和主成分分析法结果表明,重金属主要来源为地壳源、混合燃烧源、工业源和机动车源;雷达特征图表明,地壳源主导的污染主要发生在春、冬两季,混合燃烧源主导的污染主要发生在冬季;Pb、 As和Ni受汾渭平原、京津冀和河南南部的传输影响较大,Cd受采样点西北部影响较大;As对成年人和儿童均有显著致癌风险,Pb和Sb对儿童存在显著非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2.
采用连续进水的进水方式对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系统中的Nitrospira富集培养并对其相关动力学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反应器亚硝酸盐浓度不高于2 mg·L~(-1)的条件下可以成功富集出以Nitrospira为优势种属的活性污泥,其最大比亚硝酸盐氧化速率(以N/VSS计)为48.72 mg·(g·h)~(-1).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Nitrospira占活性污泥总微生物量的75%左右,而Nitrobacter仅占总微生物的0.1%.此外通过对Nitrospira在20℃时的动力学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Nitrospira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温度修正系数τN为1.046,其基质半饱和常数KS和氧半饱和常数KO分别为(0.32±0.03)mg·L~(-1)和(1.52±0.09)mg·L~(-1).Nitrospira动力学参数的研究为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运行及工艺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污泥中重金属的形态及在小麦幼苗中的富集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采用BCR连续提取法研究了污泥中Cd、Pb和Zn的化学形态分布,并通过室内土培实验研究了其在小麦幼苗中的富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Pb和Cd在污泥中主要以残渣态存在,相对比较稳定;Zn则主要以可交换态和可还原态存在,具有较强的潜在生物有效性。污泥中3种金属的潜在生物有效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Zn>Cd>Pb。比较污泥中的Zn、Pb、Cd在小麦根和叶中的富集系数(EC),可发现3种金属在根中的富集系数均大于其在叶中的富集系数,说明小麦根部对这3种金属的富集能力大于其茎叶部分。3种金属在小麦中富集能力的强弱顺序在茎叶中为Zn>Cd>Pb,此结果与金属形态分析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Introduction Anumberofstudiesabroadhavedemonstratedthat atmosphericfineparticulatematter(PM2.5,dp<2.5μm)is notonlyassociatedwithatmosphericvisibilityreductionbut alsohasaclearcorrelationwiththenumberofdailydeathsandhospitalizationsasaconsequenceofpulmonarydisease(Chan,1997;Christoforous,2000;Schwartz,1996;Wilson,1997).On18July,1997,theU.S.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USEPA)promulgatednewandsevere standardsforfineparticulates(PM2.5)withthesizebelow2.5μm(15μg m3asannualaverage,65μg m… 相似文献
5.
Biofilm responses to marine fish farm wast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anz-Lázaro C Navarrete-Mier F Marín A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arking, Essex : 1987)》2011,159(3):825-832
The changes in the biofilm community due to organic matter enrichment, eutrophication and metal contamination derived from fish farming were studied. The biofilm biomass, polysaccharide content, trophic niche and element accumulation were quantified along an environmental gradient of fish farm wastes in two seasons. Biofilm structure and trophic diversity was influenced by seasonality as well as by the fish farm waste load. Fish farming enhanced the accumulation of organic carbon, nutrients, selenium and metals by the biofilm community. The accumulation pattern of these elements was similar regardless of the structure and trophic niche of the community. This suggests that the biofilm communities can be considered a reliable tool for assessing dissolved aquaculture wastes. Due to the ubiquity of biofilms and its wide range of consumers, its role as a sink of dissolved wastes may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transfer of aquaculture wastes to higher trophic levels in coastal systems. 相似文献
6.
7.
乌鲁木齐市不同区域大气降尘中重金属污染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城市不同区域间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含量及其差异性,沿城市走向梯度布设降尘采样点采集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仪测定样品中Cu、Cr、Mn、Fe、Ni、Zn、Cd、Pb和As等重金属含量,并计算富集因子来判断不同区域间的污染源类型,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探讨污染的来源。结果显示,所测重金属元素中除Mn外,均受到人为源的影响,且十分严重。从贡献率来看,不同区域间第一因子的贡献率虽有差异,但均为来自土壤的风沙扬尘造成;第二因子的贡献率也不尽相同,主要是燃煤产生的污染;第三因子出现了差异,市南区和市北区主要是受金属冶炼的影响,而市中区的影响可能来自垃圾焚烧;市南区未出现第四因子,而市中区和市北区的污染源也不相同。分析表明,城市大气降尘污染依然严重,做好防控风沙和建筑扬尘,减少煤炭消耗,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布局是整体减少大气降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植物对Cd-B[α]P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本研究采取实验室模拟实验的方法,通过种植黑麦草、芥菜、苜蓿和高羊茅,进行Cd、B[α]P污染土壤修复植物的筛选。结果表明,芥菜和黑麦草对土壤中有效态Cd均有富集能力。黑麦草对B[α]P污染土壤修复效果比苜蓿、高羊茅的修复效果强,75 d时,平均富集系数最高为1.1。在Cd-B[α]P复合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效果的研究中,选择在土壤中种植黑麦草,结果表明,黑麦草对Cd-B[α]P复合污染土壤中Cd和B[α]P 有良好地去除作用,75 d时,分别达到58.55%和89.95%。 相似文献
9.
铅锌冶炼区农田重金属污染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区域调查和空间分析明确济源市东部平原区农田土壤-小麦重金属污染特征,应用富集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Monte Carlo模拟方法评估区域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以及小麦Cd和Pb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土壤Cd、Pb、Cu和Zn平均含量分别为1.51、97.1、29.0和79.5 mg·kg-1,均高于河南省土壤元素背景值.其中74.2%和10.8%的样点Cd、Pb含量分别超过农田土壤风险筛选值,61.3%和40.9%的样点小麦Cd、Pb含量分别超过国家食品安全限量标准.富集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Cd污染程度最高.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西北部和中东部以铅锌冶炼为主的工业区.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研究区小麦Cd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高于国际推荐安全值的概率分别高达27.5%和100%.济源市小麦田Cd、Pb累积显著,需引起当地有关部门足够关注.空间分析与风险评价结果相结合,可以有效辨识高风险区域,进而为研究区污染防治和管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