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兰炭是利用陕北榆林地区低磷、低硫、低挥发分煤经低温干馏得到的一种煤化工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产生大约15%左右的焦粉,目前主要作为冶金用还原剂或者低级燃料廉价处理,经济价值较低。为了开辟焦粉的高副价值利用新途径,对焦粉的石墨化技术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焦粉直接石墨化,2500℃时其石墨化度可达90%,而在铜粉、氧化铁和二氧化钛催化作用下,1800℃时焦粉的石墨化度达到90%以上,达到同样的石墨化效果,催化剂的作用可使石墨化温度直接降低700℃,焦粉石墨化过程能耗得到很大程度降低。另外,焦粉热处理温度越高,产物纯度越高,石墨化效果越好,Cu粉催化作用下产物的2H晶型趋于更完整。研究结果不但为焦粉的石墨化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而且为制备石墨材料开辟了新的原料来源,并促进榆林地区兰炭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蚕沙生物炭为原料,以KOH为活化剂,通过浸渍(KBC)和浸渍-热解(KBC400)活化工艺制备蚕沙基生物炭,用于吸附去除水体中的镉离子(Cd2+).运用一系列的表征技术分析了生物炭的形貌和性质,并通过批量实验考察了投加量、pH、共存离子、吸附时间和Cd2+浓度等因素对Cd2+吸附性能的影响.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活化的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研究聚酰亚胺(PI)膜在高温碳化、石墨化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演变,以及PI膜厚对石墨膜结构和导热性能的影响机制。方法 采用二步法制备2种不同厚度的PI薄膜,对其进行高温碳化、石墨化和压延处理,并系统研究薄膜高温结构演变规律和及其导热性能。结果 涂布法制备出的PI膜膜厚分别为32、67.5μm,经1 000℃碳化后,薄膜从无序结构转变无定形碳,并在2 800℃高温石墨化过程中转变为高度有序的层状石墨结构,经压延工艺处理后,其石墨膜厚度分别为17、40μm,压延工艺减少了石墨膜疏松孔洞和片层间间距,显著提高了石墨膜面内导热系数。结论 在一定范围内,薄膜越薄,越有利于杂质元素脱除和提升石墨化程度。所制得的17μm石墨膜面内热导率可达1 465 W/(m·K)。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聚酰亚胺基石墨膜材料的研究进展,简述了聚酰亚胺薄膜的分类、合成方法及其应用,详细介绍了聚酰亚胺制备石墨膜的方法,碳化和石墨化过程中涉及的分子结构和其形貌以及性能的变化过程。阐述了制备石墨膜过程中的机理,进而分析了影响聚酰亚胺基石墨膜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了化学结构、烧结工艺以及复合薄膜中掺杂组分对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其后,通过近年来国内外的专利情况,分析了石墨膜材料的应用方向,总结并展望了未来聚酰亚胺基石墨膜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