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590篇 |
免费 | 2046篇 |
国内免费 | 20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681篇 |
废物处理 | 146篇 |
环保管理 | 1618篇 |
综合类 | 5271篇 |
基础理论 | 1172篇 |
污染及防治 | 662篇 |
评价与监测 | 711篇 |
社会与环境 | 828篇 |
灾害及防治 | 74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8篇 |
2024年 | 250篇 |
2023年 | 328篇 |
2022年 | 385篇 |
2021年 | 444篇 |
2020年 | 452篇 |
2019年 | 420篇 |
2018年 | 355篇 |
2017年 | 486篇 |
2016年 | 537篇 |
2015年 | 481篇 |
2014年 | 509篇 |
2013年 | 656篇 |
2012年 | 892篇 |
2011年 | 864篇 |
2010年 | 636篇 |
2009年 | 644篇 |
2008年 | 472篇 |
2007年 | 690篇 |
2006年 | 654篇 |
2005年 | 557篇 |
2004年 | 467篇 |
2003年 | 405篇 |
2002年 | 369篇 |
2001年 | 244篇 |
2000年 | 283篇 |
1999年 | 233篇 |
1998年 | 164篇 |
1997年 | 156篇 |
1996年 | 113篇 |
1995年 | 131篇 |
1994年 | 126篇 |
1993年 | 80篇 |
1992年 | 72篇 |
1991年 | 50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4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7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3篇 |
1972年 | 5篇 |
1971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以美国《化学文摘》收录部分环境科学文献为例,对收录前后标题、文摘进行探析,论述科技论文文摘的特点及写作方法;指出英文摘要写作时,应注意文体的严谨、准确、翔实、明了和科学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城市河流水质常规评价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我国河流水质评价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水质评价方法、水质评价项目,水质级别评价,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水质定性评价、河流及水系整体水质比较、水质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等作了明确界定,并介绍了在上海河流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6.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OCPs) such as DDT and DDE have been detected in the surface 0.2 m of Vertisols in the lower Namoi Valley of north western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even though they have not been applied to crops since 1982. However, their presence in the deeper soil horizons has not been investigated.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if OCPs were present to a depth of 1.2 m in Vertisols under irrigated cotton farming systems in the lower Namoi Valley of New South Wales. Soil was sampled from the 0-1.2 m depths in three sites, viz. the Australian Cotton Research Institute, ACRI, near Narrabri (149°36′E, 30°12′S), and two cotton farms near Wee Waa (149°27′E, 30°13′S) and Merah North (149°18′E, 30°12′S) in northern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The OCPs detected and their metabolites were α-endosulfan, β-endosulfan, endosulfan sulphate, DDD, DDE, DDT and endrin. The metabolite DDE, a breakdown product of DDT, was the most persistent OCP in all depths analysed. Endosulfan sulphate was the second most persistent followed by endrin > α-endosulfan > β-endosulfan > DDT and DDD. DDT was sprayed extensively in the lower Namoi Valley up to the early 1980s and may explain the persistence of DDE in the majority of soil samples. Dicofol and Dieldrin, two OCPs previously undocumented in Vertisols were also detected. The movement of OCPs into the subsoil of Vertisols may occur when irrigation or rain transports soil colloids and organic matter via preferential flow systems into the deeper layers of a soil profile. Persistence of OCPs was closely correlated to soil organic carbon concentrations. The persistence in soil of OCP’s applied to cotton crops grown more than two decades ago suggests that they could enter the food chain. Their presence at depths of 1.2 m suggests that they could move into groundwater that may eventually be used for domestic and stock 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7.
放射源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资源管理系统,是GIS技术与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管理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各种环境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的集成。系统为环保部门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的空间信息服务和管理工具,可以直观、方便地获取放射源的监控、管理等数据信息,为环境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评价体系是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定位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关键。从城市群视角出发引入生态位理论,界定生态文明位内涵,构建涵盖社会子系统生态位—经济子系统生态位—资源环境子系统生态位共29项指标的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相对生态文明位和生态经济指数的二维模型,测算京津冀城市群6个案例城市在2007—2011年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趋势以及地位。结果显示,2011年北京生态文明水平(相对生态文明位)最高,邢台生态文明水平最低,石家庄、秦皇岛、承德、天津生态文明水平分别排名第2、第3、第4、第5。2007—2011年,北京、承德、邢台生态文明水平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而秦皇岛、石家庄、天津呈现小幅上升趋势;但生态经济指数测算显示,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生态资源环境的占用消耗大,承德有较好的经济发展潜力。并基于该二维模型,将京津冀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分为4种类型:发展失衡型、相对和谐型、高质量发展型、资源环境优势型,分别确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自然恢复下4类不同年代样地的灰渣养分含量及重金属含量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含量随着自然恢复时间的增加呈现递增的趋势,全磷含量在各恢复阶段与对照样地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pH随着恢复时间的增加呈现递减的趋势。对灰渣综合质量指数进行研究发现,自然恢复长期、中期、短期与自然恢复初期对比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随着自然恢复时间的增加灰渣综合质量指数逐渐提高。对灰渣场锌、铅、铜3种重金属研究后发现,在自然恢复下随着时间的增加,灰渣中重金属含量均呈现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某典型化工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典型化工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构建适合该场地的修复技术筛选体系,筛选最佳修复方法。根据特征污染筛选结果、场地修复目标及业主需求等因素,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施工现场微调等方法,确定污染场地最优修复方案。结果表明,作为Cd、苯并[a]芘复合污染场地,根据筛选体系结合Topsis法进行评估,确定场地修复技术为异位化学淋洗。运用响应曲面法,采用BoxBehnken设计多因素实验进行室内模拟,确定最佳修复条件。采用0.6mol/L柠檬酸与20g/Lβ-环糊精进行复配的淋洗剂,在pH=3.0、淋洗温度35.00℃、液固比(淋洗剂与土壤的体积质量比)6.00mL/g、搅拌强度320.00r/min下,淋洗4次,每次淋洗3.4h,对某化工污染场地进行修复,修复后土壤中Cd、苯并[a]芘的去除量分别为69.88、39.20mg/kg,去除率分别达80.14%、70.50%,达到预期修复目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