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2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Effect of aeration rate on composting of penicillin mycelial dreg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ilot scale experiments with forced aeration were conducted to estimate effects of aeration rat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composting penicillin mycelial dreg using sewage sludge as inoculation. Three aeration rates of 0.15, 0.50 and 0.90 L/(min·kg) organic matter(OM) were examined. The principal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were monitored during the 32 day composting perio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igher aeration rate of 0.90 L/(min·kg) did not corresponded to a longer thermophilic duration and higher rates of OM degradation;but the lower aeration rate of 0.15 L/(min·kg) did induce an accumulation of NH+4-N contents due to the inhibition of nitrification. On the other hand, aeration rate has little effect on degradation of penicilli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ngest phase of thermophilic temperatures ≥ 55°C, the maximum NO-3-N content and seed germination, and the minimum C/N ratio were obtained with 0.50 L/(min·kg) OM. Therefore, aeration rates of0.50 L/(min·kg) OM can be recommended for composting penicillin mycelial dreg.  相似文献   
2.
采用厌氧发酵处理庆大霉素菌渣,考察了含固率、接种比、接种污泥、发酵底物等因素对庆大霉素菌渣厌氧发酵的影响,并用累积净甲烷产量衡量庆大霉素菌渣进行厌氧发酵的可行性及发酵程度。试验结果证实了庆大霉素菌渣进行厌氧发酵的可行性,其中含固率和接种比对发酵的影响较大,最佳条件为含固率5%,接种比1/3;对比试验所用3种接种污泥,发现接种某造纸厂污水处理IC反应器的厌氧颗粒污泥效果最优,在最优含固率和接种比的条件下,累积净产甲烷量为28.21 m3/t;此外,试验还证实,采用不同菌渣的联合发酵表现出了明显的协同作用,在最优条件下,庆大霉素菌渣与林可霉素菌渣按1∶2的比例联合发酵的产甲烷量可达到37.5 m3/t。  相似文献   
3.
微量元素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聋用固体平板和液体摇瓶培养试验方法,研究了Zn2+、Cu2+、Co2+、Mo(VI)、Mn2+等5种微量元素对双孢蘑菇2796菌丝生长的影响。通过测定各处理组的菌丝干重、胞内多糖、过氧化物酶活和菌丝生长势等生长参数表明,双孢蘑菇在添加上述5种浓度为20—40mg/L的微量元素时,对菌丝生长势、胞内多糖量和胞外蛋白量等都有促进作用,加入的浓度不同其促进程度也不同。加入Mn2+促进菌丝生长的效果最明显,使菌丝干重达最高值(200mg/100ml),胞内多糖量高达23mg/100ml,分别比对照组增加200%和400%,但添加高浓度的微量元素则会抑制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含固率和接种比对林可霉素菌渣厌氧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林可霉素菌渣的中温厌氧消化摇瓶实验,比较不同的含固率(3%、5%、8%、10%)和接种比(0.5、1、2、3)对菌渣产甲烷能力的影响,以确定菌渣厌氧消化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研究参数范围内,含固率越低,接种比越高,越有利于甲烷的产生;经过10d的培养,在含固率为3%、接种比为3时的工况中,菌渣的挥发性固体(VS)累计净产甲烷量最高,为106mL/g;而含固率5%、接种比2的工况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因此,林可霉素菌渣的厌氧消化应采用含固率5%、接种比2的液态发酵工艺,此条件既能保证厌氧消化不受消化产物(胺和挥发性有机酸)积累的抑制,也可以缓冲菌渣中残留林可霉素对消化微生物可能产生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5.
林可霉素菌渣堆肥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林可霉素菌渣-猪粪为原料、污泥-猪粪堆肥作对照,研究了林可霉素菌渣堆肥过程中残留林可霉素的降解情况,并基于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分析了林可霉素菌渣堆肥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堆肥处理可以大幅度降解林可霉素菌渣中残留的林可霉素,经过33 d的堆肥处理后,林可霉素的残留量从最初的1 800 mg·kg-1降到483mg·kg-1,降解率高达73%.同时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由于高含量的林可霉素残留,在堆肥初期和高温期林可霉素菌渣堆肥中细菌群落的分布丰度和多样性指数均低于污泥-猪粪堆肥,但真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均高于污泥-猪粪堆肥.林可霉素菌渣堆肥中细菌主要以Paucisalibacillus、Cerasibacillus、Bacillus、Virgibacillus、Ureibacillus、Paenibacillus、Sinibacillus属为主,而污泥-猪粪堆肥中主要以Truepera、Actinomadura、Pseudosphingobacterium、Pseudomonas、Luteimonas、Ureibacillus属为主,两者堆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堆肥进入腐熟期,林可霉素残留大幅度降解,抗生素对微生物的胁迫减小或解除,林可霉素菌渣-猪粪堆肥和污泥-猪粪堆肥相比,无论是细菌还是真菌,其微生物群落已逐渐趋同.表明堆肥处理可以大幅降解林可霉素残留,增加微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实现林可霉素菌渣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6.
菌株HX5对多种染料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研究了HX5生长菌体对分属活性、酸性、碱性、直接和分散5大类的26种染料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HX5生长菌体可在5h内完全吸附直接染料和分散染料,碱性染料在生长菌体上完全吸附脱色的时间为12h,其次是活性染料,最不易吸附的为酸性染料.染料在生长菌体上的吸附由染料分子的结构和性质所决定,直接染料分子呈线性平面结构、疏水性较强,易于吸附,完全吸附脱色的时间为5h;分散性染料水溶性较差,在静电力的诱导之下即可在较短时间内完全吸附脱色;碱性染料分子带正电,与带负电荷的菌丝球表面异性电荷相吸从而发生吸附脱色;活性染料分子中的氨基质子化后与菌丝球表面相互吸引,氨基质子化的程度越高,吸附效果也就越好;酸性染料分子中氨基质子化程度受到结构本身的限制,以及不存在带正电荷的基团,因而吸附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7.
烟束曲霉菌丝球对Cr(Ⅵ)的去除—还原与吸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隽  胡勇有  仲海涛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10):1585-1592
采用投加烟束曲霉(Aspergillus fumisynnematus)菌丝球的方法去除含铬废水中的Cr(Ⅵ),通过研究模拟含铬废水中Cr(Ⅵ)与总Cr浓度及pH值的变化规律来确定烟束曲霉菌丝球对Cr(Ⅵ)的去除作用.结果表明,烟束曲霉菌丝球对Cr(Ⅵ)的去除作用包括还原与吸附,以还原作用为主,兼有一定程度的吸附.适宜条件(30℃,150 r·min-1,pH=1.30,投加量10.0 g)下菌丝球能在48 h内将100 mL浓度为10~200 mg·L-1Cr(Ⅵ)溶液中的Cr(Ⅵ)全部去除,其中对总Cr的吸附率为30%~50%,对Cr(Ⅵ)的还原率则达到了99%以上,吸附平衡后解吸出来的Cr的形态95%以上为Cr(Ⅲ).考察了溶液初始pH值、Cr(Ⅵ)初始浓度、菌丝球投加量及温度对菌丝球去除Cr(Ⅵ)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丝球只有在低pH值时才能达到对Cr(Ⅵ)较好的去除效果.溶液初始pH值及Cr(Ⅵ)初始浓度的降低、菌丝球投加量及温度的升高均能提高菌丝球对Cr(Ⅵ)的去除率,溶液初始pH值的降低及菌丝球投加量的增加均可提高菌丝球对总Cr的吸附率,温度则主要通过改变菌丝球的结构形态来影响菌丝球对总Cr的吸附作用.菌丝球对Cr(Ⅵ)及Cr(Ⅲ)均存在吸附作用,吸附在菌丝球上的Cr(Ⅵ)在酸性环境下易被还原成Cr(Ⅲ).  相似文献   
8.
日光辐照H_2O_2-草酸铁氧化法处理棉浆粕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日光辐照H_2O_2-草酸铁氧化法处理棉浆粕废水.最佳工艺条件为:正午日光辐照10 min,废水pH5.00,废水体积150 mL,H_2O_2加入量2.0 mL,Fe_SO_4·7H_2O加入量0.600 0 g,K_2C_2O_4·H_2O加入量0.290 9 g.在此条件下COD由初始时的3 200 mg/L降至608 mg/L,COD去除率可达81.0%.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处理前后的废水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可有效去除废水中大部分有机污染物.  相似文献   
9.
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估铁路弃渣场的综合风险,建立基于改进投影寻踪聚类(PPC)模型的风险评价模型。首先建立了6个维度共19个因素的指标体系,并制定相应评价标准;然后借鉴K均值聚类思想来确定PPC模型关键系数-密度窗宽R,以解决传统方法造成的聚类效果差等问题;同时将遗传算法(GA)作为模型优化算法得到最优投影方向和样本投影值等关键数据;最后以贵昆线铁路的10座弃渣场作为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弃渣场边坡条件”和“地形与地基条件”2个维度对弃渣场的综合风险影响最大;验证了所建模型的科学性,评价结果能够规避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更加与实际情况相贴合。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了活动态铊的提取条件和极谱测定方法,并用此法测定了多个沉灰渣样品中活动态铊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