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37篇 |
免费 | 910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69篇 |
废物处理 | 23篇 |
环保管理 | 11篇 |
综合类 | 816篇 |
基础理论 | 113篇 |
污染及防治 | 559篇 |
评价与监测 | 18篇 |
社会与环境 | 3篇 |
灾害及防治 | 4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9篇 |
2024年 | 72篇 |
2023年 | 63篇 |
2022年 | 109篇 |
2021年 | 112篇 |
2020年 | 115篇 |
2019年 | 124篇 |
2018年 | 75篇 |
2017年 | 143篇 |
2016年 | 151篇 |
2015年 | 118篇 |
2014年 | 97篇 |
2013年 | 85篇 |
2012年 | 101篇 |
2011年 | 70篇 |
2010年 | 83篇 |
2009年 | 93篇 |
2008年 | 73篇 |
2007年 | 56篇 |
2006年 | 41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6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声波-H2O2协同作用处理孔雀绿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声波(US)-H2O2协同作用处理含孔雀绿的废水(简称废水);考察了H2O2加入量、US功率、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废水色度、COD去除率的影响,并对US-H2O2体系降解孔雀绿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在US作用下,H2O2加入量对废水色度、COD去除率的影响较大;废水色度、COD去除率均随US功率和反应时问的增加而提高;在US~H2O2体系中,低温对处理废水有利,高温反而不利;US—H2O2处理废水具有协同作用。在废水量为100mL、pH为7.3、反应温度为40℃、H2O2加入量为10mL、US功率为240W、反应时间60min的条件下对废水进行处理,废水COD、色度去除率分别为97.5%,98.8%。 相似文献
2.
以西安汉城湖为研究对象,2015年4月对湖体沉积物进行现场调查和采样分析,共设4个采样点,研究不同温度下沉积物磷的吸附释放特性及沉积物磷形态的分布。结果表明,沉积物磷等温吸附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吸附特征符合修正的Langmuir模型,最大吸附容量Qmax的范围为507.21~786.77 mg·kg-1。磷动力学吸附主要发生在实验进行前12 h之内,吸附量基本达到或超过72 h吸附平衡时吸附总量的85%。磷动力学释放量范围为2.02~11.058 mg·kg-1,且在6 h达到最大值。沉积物总磷的含量范围为655.37~1.809.38 mg·kg-1,以无机磷为主,沉积物不同形态磷含量为TP > IP > HCl-P > OP > NaOH-P。沉积物富营养化风险指数ERI的范围为5.92~11.86,在10℃和20℃时,4个采样点的ERI均在10以下,属于低风险,在30℃时,4个采样点的ERI均在10以上,属于中等富营养化风险。 相似文献
3.
采用连续进水的进水方式对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系统中的Nitrospira富集培养并对其相关动力学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反应器亚硝酸盐浓度不高于2 mg·L~(-1)的条件下可以成功富集出以Nitrospira为优势种属的活性污泥,其最大比亚硝酸盐氧化速率(以N/VSS计)为48.72 mg·(g·h)~(-1).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Nitrospira占活性污泥总微生物量的75%左右,而Nitrobacter仅占总微生物的0.1%.此外通过对Nitrospira在20℃时的动力学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Nitrospira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温度修正系数τN为1.046,其基质半饱和常数KS和氧半饱和常数KO分别为(0.32±0.03)mg·L~(-1)和(1.52±0.09)mg·L~(-1).Nitrospira动力学参数的研究为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运行及工艺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简化微生物絮凝剂投加步骤,消除由于助凝剂添加而引起的环境二次污染问题,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修饰荷负电的微生物絮凝剂(~-54mV),从而获得荷正电的改性絮凝剂.实验结果显示,CTA与NaOH的摩尔比值是影响阳离子修饰效果的主要因素;阳离子修饰的的最佳条件为:10g微生物絮凝剂, 0.015mol CTA,20%含水率,CTA与NaOH的摩尔比为0.95,80℃反应2h后.在最佳条件下所得阳离子化微生物絮凝剂的Zeta电位可达+16mV,其对高岭土的絮凝率也由阳离子化前的60.5%上升至91%.由阳离子化絮凝剂的结构表征可知,阳离子修饰过程并未改变微生物絮凝剂的根本结构,只是在原微生物絮凝剂基础上引入阳离子基团,从而增加了絮凝剂整体分子量;同时,由于阳离子基团的大量引入,絮凝剂的结晶度增加,从而使其溶解度增加.将阳离子化前后微生物絮凝剂应用于去除铜绿微囊藻,当阳离子化后微生物絮凝剂添加量为40mg/L时,其对藻类的去除率超过98%;而未阳离子修饰的微生物絮凝剂对该藻几乎没有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淋洗剂易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选取具备高效、可生物降解、低成本的2种新型环保试剂聚丙烯酸(PAA)、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DTPMP),系统考察了2种淋洗剂去除土壤中重金属的能力;探究了淋洗前后土壤形态差异;采用结合强度系数(IR)和迁移指数(MF)计算土壤重金属稳定性和迁移性;并利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对淋洗前后土壤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内,淋洗去除效率随体积分数和接触时间的升高而增长。且酸性条件更有利于Cd、Pb、Zn的去除。综合经济和技术双重因素,选择淋洗最佳固液比为1∶10。相较于PAA淋洗剂,DTPMP显示出更优的处理效果,其在最佳条件下对Cd、Pb、Zn的去除率最高可达84.7%、75.8%、71.1%。此外,PAA和DTPMP淋洗剂减轻了淋洗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副作用,且有效降低了土壤重金属迁移率和生物利用度,大大提高了重金属元素稳定性,显著降低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腐蚀管道失效压力的预测精度并简化其计算过程,提出基于粗糙集(RS)和粒子群算法(PSO)融合极限学习机(ELM)的腐蚀管道失效压力预测模型。通过属性约简提取影响失效压力的关键因素,选用PSO优化ELM的输入权值和隐含层偏差,将归一化的核心指标数据代入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值基本一致,与单一ELM模型相比,预测结果的均方差(MSE)降至0.255;与其他蚀管道失效压力评价模型相比,该模型预测结果的绝对误差平均值降至0.32。 相似文献
7.
8.
9.
10.
超细TiO2粒子的超滤分离及回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TiO2超细粒子的超滤分离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操作压力、膜面流速、TiO2投量、pH、电解质等参数条件对膜通量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证实了浓差极化及滤饼层阻力是影响通量变化的主导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适宜的超滤工艺条件及膜清洗方式。以甲基橙为降解基质分别测试了经混凝与超滤分离后的TiO2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超滤不仅可实现TiO2粒子与水的彻底分离,且分离后TiO2催化活性与初次使用相当。研究表明超滤用于悬浮光催化体系的固液分离及催化剂再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