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60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244篇
基础理论   56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5年   1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我国自2006年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到2020年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的15年时间,渤海湾陆源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的入海通量和海域水质变化趋势,应用压力−状态−响应法评估了渤海湾的富营养化状况。近15年来,渤海湾TN、TP和COD的年入海通量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分别下降了48%、55%和32%,但入海通量的年际波幅较大,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35%、66%和27%。相应地,近15年渤海湾海域溶解无机氮(DIN)和溶解无机磷(DIP)年均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分别降低44%和35%,RSD分别为25%和24%。受入海河流输入影响,污染物浓度呈现湾底部(河口区)高、湾中央和湾口低的分布特征。海域叶绿素a (Chl a)和底层溶解氧(DO)浓度则分别降低32%和升高14%,RSD分别为16%和7%。近15年渤海湾富营养化较为严重,但2015-2020年,渤海湾的富营养化程度有所缓解,但仍在“差”和“中”等级间波动。分析表明,实施陆源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以来,渤海湾水质污染和富营养化状况整体有所改善,但成效并不稳固,亟须巩固。  相似文献   
2.
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海水高密度养殖系统的典型模式之一,它是一种综合运用了生物学、信息学、工程学、流体力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的新兴水产养殖模式。与传统的水产养殖模式相比,它突破了气候、水文等外界条件的限制,且占地面积小、水资源利用率高、对环境几乎无污染,是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国内对于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鱼苗的选育、水处理技术、养殖设备的改进等方面,对于养殖池流场特性及其与鱼类相互影响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阐述了国内外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养殖池流场的研究方法、流场与鱼类的相互影响关系,对目前养殖池流场研究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可为以后的养殖系统流场的营造和养殖环境的优化提供借鉴,实现循环水养殖动物福利的改善和高效清洁的生产。  相似文献   
3.
微塑料在海洋环境中广泛分布,其作为新污染物受到世界关注.微纤维是微塑料的主要类别,然而目前对微纤维老化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紫外光照和机械磨损老化对微纤维的影响尚不明晰.本文根据海滩环境常见的微塑料纤维类型,选取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和聚乙烯(polyethylene,PE)开展为期 8周的紫外光照和机械磨损老化实验,结合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探究微纤维在老化降解过程中的特征变化.结果显示,PP口罩在紫外光照和机械磨损下可以破碎释放小尺寸(<0.8 mm)微纤维.紫外光照促进PP微纤维氧化生成新官能团,PET和PE微纤维官能团无明显变化.在粗沙和砾石机械磨损下微纤维表面逐渐粗糙,且随着老化时间增加出现明显断裂,经粗沙磨损老化生成的PP微纤维(6.2个/mm2)显著高于砾石磨损(3.4个/mm2).该实验结果有助于弥补现有海洋微纤维老化行为研究和数据的不足,为微纤维来源归趋、环境行为及其风险评估等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在北黄海近岸海域21个典型区域采集了可构成3个营养级的6种生物样品,分别为海带、裙带菜、牡蛎、扇贝、海参和黑鱼.采用HPLC-MS/MS检测6种生物样品中双酚A(BPA)、辛基酚(0P)、壬基酚(NP)、2,4-二氯酚(2,4-DCP)、对叔丁基苯酚(PTBP)和对特辛基苯酚(POP)质量比,并进一步采用生物富集因子(BAF)和生物放大因子(TMF)评价了北黄海近岸海域生物体内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富集作用与放大能力.结果表明,北黄海近岸海域生物体中6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质量比范围为检出限(nd)~1 796.26 ng/g,其中2,4-二氯酚具有较强的生物富集效应,辛基酚和壬基酚具有潜在的生物富集效应,同时营养级越高,生物放大作用越明显.研究表明,海洋生物体对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富集能力随营养级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四种人肠道病毒在大连金石滩浴场中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7年5~10月,每月一次采集大连金石滩浴场各站位10 L表层海水,用超滤的方法进行病毒浓缩,采用PCR方法分析了该浴场表层海水中的四种主要肠道病毒-轮状病毒、星状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和腺病毒.调查结果为:在所采集的24个样品中轮状病毒检出率为12.5%、星状病毒0.9%、脊髓灰质炎病毒和腺病毒分别达29.2%;每个月份均有病毒检出,依据病毒的阳性检出率,8月份该浴场受到的污染最严重,10月份和9月份次之.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迅猛发展,突发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呈现频发趋势。这往往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及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和严重的环境破坏。合理的风险防范对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大大减小环境污染的风险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结合环境风险的理论与实践,系统地提出区域突发环境污染风险的防范体系和分区防范策略。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开展区域突发环境污染风险分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分区突发环境污染风险的防范措施与对策,以期降低风险、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7.
根据异养细菌丰度、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与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分布及种类组成等现场调查结果和近期海洋渔业生产资料,论述了盘锦市近岸海域生物资源现状。并根据该地区油气资源开发和海洋生物资源(尤其是经济贝类资源)保护的需要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建立一种胶体金快速免疫层析检测贝类体内腹泻性贝毒主要成分软海绵酸及其衍生物鳍藻毒素的方法。合成偶联抗原OA-OVA,将适当浓度的偶联抗原和HRP标记的羊抗鼠IgG分别包被在试纸条的检测线和控制线上,胶体金标记的抗OA单克隆抗体包被金标垫,优化检测线的最佳包被浓度等条件以得到最低检出限。结果表明:该试纸条的检出限为16 ng/mL(OA,DTX1 & DTX2),检测时间为10 min。本研究所建立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贝类中大田软海绵酸及其衍生物鳍藻毒素的方法可以满足规定的160 μg/kg贝肉的安全阈值,可以应用于实际贝类样品的腹泻性贝毒的半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9.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虾塘底层残饵腐解对虾池水质的影响和更换虾池海水后底层水质质量的变化和清除覆盖于池底的残饵后池底底层水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由于池底残饵的腐解,使虾池水质变坏,DO降至零,pH下降至6.0,达不到生物存活的水平。更换虾池海水后,池义东质仍然受到一定的影响。涂除池义残铒后,由于沉积物的吸附作用,大量硫化物又释放出来,仍然严重影响虾池的水质质量。数据表明,在养虾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虾饵  相似文献   
10.
三维溢油预测模型在大连湾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溢油预测模型综合考虑了三维流场、剪流、湍流、风导输移和波浪破碎对海上溢油行为的影响,结合大连湾潮流的特点,预测了大连湾溢油的行为和归宿。旨在为大连湾海上溢油应急行动的决策和海岸油污染防范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