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
各类组织中是否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EMS),这就需要通过记录提供证据,记录对于EMS的运行、以及法规条文的遵守情况是十分重要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是实现科学发展,积极探索中国农村环境保护新道路的必要举措。文章以铁岭市八棵树镇为典型,通过对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八棵树镇环境保护规划,并为搞好小城镇环保规划和生态建设给出一些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阐明孕哺期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染毒对大鼠及其仔鼠海马细胞钙稳态的影响,将妊娠Wist-ar大鼠30只,从妊娠第1天开始对实验组分别以7.2mg.kg-1(low,L)、14.4mg.kg-1(high,H)(以饲料中的PFOS计)的PFOS进行染毒至仔鼠生后35d。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机法(HPLC/MS-MIS)检测脑组织中PFOS浓度,使用Fura-2/AM荧光探针法测定母鼠和仔鼠海马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结果表明:PFOS可以在仔鼠海马组织中发生蓄积作用;7.2mg.kg-1、14.4mg.kg-1实验组母鼠海马细胞[Ca2+]i分别为(175.4±11.9)、(313.4±18.7)nmol.L-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5.6±11.9)nmol.L-1(p<0.05);在仔鼠出生后第1天(postnatal day1,PND1),高剂量PFOS染毒组仔鼠海马细胞[Ca2+]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PND28和PND35时,出生前后均进行高剂量PFOS染毒组仔鼠海马细胞[Ca2+]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出生前后均进行低剂量PFOS染毒的组别(p<0.01)。在PND28和PND35时,仅出生前高剂量PFOS染毒的仔鼠海马细胞[Ca2+]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仅出生前低剂量PFOS染毒的组别(p<0.01)。此外,随着仔鼠年龄的升高,仅出生前、仅出生后和出生前后均进行PFOS染毒的仔鼠海马细胞[Ca2+]i均有显著升高(p<0.05)。研究结果表明,孕哺期PFOS染毒可以诱导大鼠及其仔鼠海马细胞[Ca2+]i升高,这可能对大鼠及仔鼠的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实验生物,通过研究不同浓度(0、1、5、10、15、20 mg· L-1)的氧化乐果对小球藻生长发育及EC50,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了氧化乐果对小球藻的毒性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氧化乐果对小球藻96h-EC50值为4.88 mg· L-1;低浓度氧化乐果(1 mg· L-1)在前6天对小球藻细胞增长影响不大,高浓度氧化乐果(大于5 mg·L-1)则在初期就表现为抑制,氧化乐果浓度与细胞数量之间表现为负相关(R2=0.65755);在第8天,氧化乐果各浓度组的硝酸还原酶的相对酶活也表现“低促高抑”作用,但是仍然高于对照组的酶活,整体表现为促进作用;随着氧化乐果浓度的增加,小球藻叶绿素含量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土地是人类一切生产和生存的资源 ,它不仅是最基本和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而且还是一种价值很高的资产。然而 ,目前我国土地问题的形势却十分严峻 ,人均占有土地和耕地不断减少 ,人类对土地无休止的掠夺和破坏性的开采 ,使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资源枯竭、生态破坏、森林消失、绿地缩小、公害事件频频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如这样继续下去 ,土地资源能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文对此问题做些粗浅探讨。1我国土地资源现状1 1我国现有耕地缺少自有人类以来 ,地球就以其自身宝… 相似文献
7.
选取凡河流域中下游工农业复合型典型水生态功能区,在现状调查分析基础上对现有的流域生态环境现状、管理体制及其存在的问题作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水生态功能区的环境特征出发,理清水生态功能区发展中的需求和冲突,对所选取的典型水生态功能区进行6个生态服务功能综合分区,确定各区发展定位和发展导向,建立以水生态功能区为单元的村镇体系、道路交通、产业发展和文化体系等方面的综合的新型管理模式,实现凡河流域从单一的水质目标管理向水生态功能区综合管理的转变,对水生态功能区发展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为其它流域生态建设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木材加工行业砂光打磨过程中产生粉尘的性质分析,阐述脉冲式布袋除尘器在该废气处理中主要参数的选择及最终运行效果。通过研究分析,论述孔隙率、过滤效率和过滤阻力之间的关系,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说明了砂光打磨粉尘剥离率和剥离力的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9.
臭氧/活性炭协同作用去除二级出水中D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臭氧氧化和活性炭吸附对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中溶解性有机氮(DON)的去除机制,首先测定二级出水DON、溶解性有机炭(DOC)、UV254、pH值等指标.接着通过臭氧氧化试验和活性炭吸附试验来考察二级出水中DON、DOC和UV254变化,以及DON分子量分布和DON亲疏水性变化,并应用三维荧光光谱对二级出水中DON变化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臭氧投加量为8mg/L,DON的去除率大约为33.9%,DOC和UV254去除率约21.2%、66.7%;当活性炭投加量为2.0g/L,DON、DOC和UV254的去除率大约为43.4%、27.6%、92.2%;臭氧氧化和活性炭吸附组合试验时,对DON的去除率大约为83.3%和81.5%;臭氧氧化提高小分子量(6kDa)DON所占比例和降低大分子量(20kDa)的DON所占比例;活性炭吸附降低小分子量(6kDa)DON所占比例,提高大分子量(20kDa)DON所占比例为;臭氧氧化和活性炭吸附都提高亲水性DON所占比例,而降低疏水性和过渡性DON所占比例;三维荧光光谱证实,二级出水中DON变化与3个主要峰有关,分别代表物质为色氨酸类蛋白质、芳香族类蛋白质和富里酸类物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微生物调控对有机生活废物堆肥的理化性质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处理比对照处理提前1 d进入高温分解期,且高温(>50℃)持续时间为6 d,较对照处理的长3 d;pH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微生物处理的pH值对照处理的偏低;EC值呈"M"型变化规律,微生物处理的EC值较对照高;在整个堆肥过程中微生物处理的胡敏酸E 4/E 6值都低于对照,表明添加菌剂有利于生活垃圾腐殖化;以发芽指数GI均大于80%这一标准评判,微生物处理比对照提前8d腐熟. 相似文献